墜樓女子砸中保安
吳永寧當時並未立即死亡。勘查現場的民警在知乎上透露,吳永寧從“60層樓樓頂的裝飾玻璃墻墻頂掉到頂樓平臺,14米左右,當時沒死,從掉下來的角落爬到壹處門口坐著。”
不知道過了多久,由於沒人發現,本打算第二天拿著8萬彩禮去女友家討論婚事的他,就這樣與世長辭了,他的生命永遠的停在2017年11月8日。
據《瀟湘晨報》報道,吳永寧的伯父馮勝良證實,“侄兒說,11月8日他要在長沙的壹棟高樓上錄壹個兩分鐘的視頻。他說如果‘火了可以拿10萬’。”
澎湃新聞統計,以“極限-詠寧”為名的吳永寧在各大平臺擁有的粉絲數超130萬。其中,微博有4萬多粉絲,微信公眾號單篇閱讀數最低也破8000,美拍賬戶有24萬粉絲。目前,快手、火山小視頻已無法檢索到詠寧的賬戶,據快手工作人員提供的截圖,詠寧在快手有2.5萬粉絲;另據微博網友曬出的截圖,詠寧在火山小視頻有99.1萬粉絲。
封面新聞引述吳永寧好友的話稱,很多平臺與吳永寧有簽約,要求他提供視頻增加流量。
明知危險卻沒做保護措施
吳永寧並非沒有遇到危險的時刻。今年7月中旬,在海拔1000米的張家界翼裝飛行平臺表演時,手太滑,就曾差點失手。
這次險些讓他付出生命代價的表演,卻讓他收到了史上最高的打賞:288.5元, 而之前他發的其他視頻得到的打賞很少超過10塊錢。
他的朋友童虎在接受采訪時也曾談到,在吳永寧做動作搖頭時,就表示他體力快耗盡了,因此,童虎還曾救過吳永寧兩次。
很多時候,他會給視頻配上“危險動作,請勿模仿”的警示文字。他曾戲謔自己是在“作死”、“玩命”,雖然知道風險存在,但他卻並沒有在實際冒險時做任何保護措施。
是什麽讓他無視生命的威脅
明知有危險的事情,還要去嘗試的人無非出於兩種可能性。壹種是愛好,壹種是為了利益 。像吳永寧這樣,關註來自各短視頻平臺贊賞、為了10萬商業合作費而冒險、直到最後搭上生命的年輕人,基本上是出於經濟利益。
吳永寧之前只是收入微薄的群眾演員。為了生計,他不斷探索提高收入的途徑,終於無意間,找到這條賺錢比較快的路。通過挑戰風險在短視頻平臺上吸引關註度,得到粉絲贊賞,隨著平臺上積累粉絲的增加,名氣增長,壹些主動找過來的商業合作也能給他帶來收入。
吳永寧從小家裏經濟條件不好。他是壹個乖巧、孝順的孩子,他母親身體壹直不太好,家庭條件也很差,家裏的房子今年才簡單裝修了壹下,粗粗地給內墻刷了壹層白漆。
他原來做群眾演員時,收入非常微薄,即便自己沒掙到多少錢,還是偶爾會給媽媽寄回來壹點。今年中秋節打電話回家,好像壹下突然有錢了,說今年準備結婚,給家裏添置了熱水器、洗衣機,給繼父買了蘋果手機,給媽媽買了新衣服鞋子。
父親早逝,母親多病。就醫要錢,娶妻成家也需要錢。無疑,這些是讓吳永寧甘願冒著生命危險而賭上壹把的主觀原因。所以,他並不算真正意義上的極限運動愛好者,他只是把冒險當成能賺錢的賭註。
在他的選擇範圍中,想更快賺到錢,直播、短視頻可能是最好的壹個選擇,於是他像抓住救命稻草般,不斷挑戰極限,活躍在直播平臺上;可萬萬沒想到的是,就是這壹根看起來要改變艱苦生活的救命稻草,這麽快讓他失去了年僅26歲的鮮活生命。
什麽時候,人會賭命換錢
有人會說,不管是為家人更好的生活,還是僅僅為了自己的物欲,最後因為10萬元沒到手的商業合作,付出生命,這都是他自己選擇的。
不經歷過這樣的處境,大概永遠不會明白: 對很多像吳永寧這樣的人來說,壹生能抓住改變貧窮命運的機會近乎渺茫 。當終於等到壹點看似能改變命運的希望時,我們看來再微弱的壹絲曙光也可能耀花他們的眼,讓他們瞬間忽視了眼前的危險。
而多年貧窮的記憶和經驗,讓他們習慣了命比紙薄的觀念,手上唯壹的資源就是這條命,如果能博壹次勝算怎舍得錯過?所以,才會有那麽多人,為了些我們冷靜分析起來完全不值得的物質,而奮不顧身地以命相搏。
就像《思考,快與慢》中說,緊急情況下,我們會無意識地依據情感、記憶和經驗快速做出判斷。雖然判斷很快,但卻很容易上當,引導我們做出錯誤的選擇。像吳永寧,面對突然能改變命運的機會,他自然地做出這樣的選擇。
今年8月珠海臺風時,壹位中年男子在狂風暴雨中,用身體拼命去頂住家裏買回來不到兩周的新車,然後不幸的是,血肉之軀終究頂不過天,貨車在狂風中倒塌,他被壓在車下身亡。
這位中年男子面對巨大的經濟威脅時,根本顧不上冷靜思考。他當時大概只想到這個家承擔不了這項經濟損失的壓力,下意識地想要去保護家庭的財產,所以悲劇緊接著就發生了。
前不久,微博上有個讓人心酸的故事,杭州壹癌癥患者,當了20多年出租車司機,剛開始身體不舒服時壹直拖著,拖了兩年病重住院時確診是肝癌晚期。呼吸困難的他,卻舍不得吸氧,說希望給孩子多省下兩塊錢用。
長期的貧窮生活,讓人逐漸忽視個人的感受,誤以為自己的生命並沒有那麽值錢。所以,這位父親會覺得自己吃點苦,哪怕呼吸困難,能省下些錢就是值得的。
所以,很多時候在我們眼裏,為了壹輛車、幾塊錢的氧氣、或者像吳永寧這樣,為了還沒到手的那10萬塊錢,冒著巨大的風險,賭上自己的性命根本就不值。 但換位思考,以他們當時當地的處境,那條命可能是他唯壹可以做賭註的資源。
不是這些平臺,他還能拿命賭10萬元嗎?
換個角度看,如果要冒這麽大的風險,也沒有這10萬元,吳永寧還會去拍視頻嗎?是誰允許他、鼓勵他、並給他用生命賭10萬元的機會?
吳永寧出事後,有網友質疑,火山、快手等平臺是否存在誘導其進行危險動作表演的嫌疑。
對此,快手回應稱,“快手是壹個用戶分享的平臺,沒有合作發視頻的事情,且幾個月前快手已對其賬號進行處理。”然而截止發稿前,我們卻發現,雖然快手把吳永寧的視頻和賬號處理了,卻冒出了更多的假冒賬號,聲稱馬上恢復:
新京報記者則發現,6月18日,“火山小視頻”官方微博發布了壹條吳永寧在高空腳手架上做仰臥起坐的視頻,配文稱“臥槽哥們兒妳是真的不要命啊,看得我心驚肉跳”。
沒有直接合作發視頻,就能說明沒有誘導的嫌疑嗎?壹次次讓吳永寧冒著生命風險的視頻上熱推、上焦點,從而引來更多關註,這不是鼓勵、誘導又是什麽?如果沒有壹次次上熱推上焦點,沒有流量的支持,怎麽實現100萬粉絲的增長,變成平臺的頭部大V?
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的極限挑戰節目,雖然同樣也有很多驚險的畫面,但他們的背後有著充足的保護措施,比如保險繩索、防護工具等。只是為了節目的效果,這些保護措施不讓觀眾看到。比如圖片這樣驚險的照片背後,其實有壹整個安全團隊保護,而且石頭本身離地的距離並不高,甚至可能還會加入PS等來營造驚人的效果。
回頭看看火山、快手這類平臺,明知道用戶的行為是實實在在冒著巨大的生命危險,卻不僅審核通過了內容,還壹次次將其推上焦點。關註平臺本身的流量、用戶的活躍度、時刻盯著KPI的平臺們,妳們對於生命本身的敬畏到底在哪裏?
追求流量的平臺們,壹條命在妳們這值多少?
像吳永寧壹樣,為自己賺贊賞,為平臺帶流量,冒著生命危險上短視頻平臺的人不是少數。有人靠直播吃電燈泡、炸褲襠、生吃死豬肉引發大量關註,前不久14歲少女靠炫耀年紀輕輕懷孕來博眼球,還有人直播家暴、侮辱警察來嘩眾取寵……
這些平臺大V養成、走紅的案例不斷向後來者表明,要想在這些短視頻直播平臺走紅,要想賺錢得走什麽樣的套路。即使平臺聲明只有技術和算法,沒有人工幹預。
不作為,真的沒有錯嗎?
後退壹萬步說,即使平臺用戶行為是自願的,那麽火山、快手們是否有考慮過,鼓勵這些用戶做的各種行為對社會其他人群會造成什麽危害?吳永寧們每壹次高空挑戰視頻都有極大可能墜落,那麽,平臺是否有考慮過,墜落不僅對吳永寧本人的生命會有危險,同時可能對行人造成極大的危害?
這樣的情況不是沒有發生過。12月10日就發生過這樣的事件。西安壹名保安,不幸被墜落女子砸中,雙雙墜亡。
如果吳永寧墜樓,或者未來趙永寧、錢永寧、X永寧錄制高空挑戰視頻時,不幸墜落砸中行人,造成人員傷亡,那麽平臺真的能完全不承擔壹點社會責任?
我們理解資本逐利的本質,在從風口走向爆發的關鍵期,火山小視頻、快手等各大短視頻平臺誰都不願意倒在曙光前。但真的出於資本的壓力,就可以只顧吸引看客的眼球,就可以壹切以流量為原則、就可以唯利是圖藐視生命、就可以徹底喪失社會責任感了嗎?
吳永寧們的悲劇,到底是誰之過?
壹個個用力過猛的表演、壹條條不堪入目的短視頻還在繼續著,它們依然像病毒壹樣傳播著。雖然有些還不至於馬上危及到生命,但我們無法預測,未來哪天,另壹樁吳永寧似的悲劇會發生。
不可否認,悲劇的發生確實是他們自己的選擇,他們自己本身對生命的敬畏不夠,所以,當事人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但另壹方面,長期物質和資源的匱乏同樣是悲劇產生的壹個重要原因。貧窮限制了吳永寧們他們改變命運的選擇範圍,也限制了他們的思維方式。
而火山、快手等短視頻平臺,給予他們在絕望的生活中壹絲虛假曙光的同時,讓他們以為通過自虐、通過冒著生命危險博人眼球可以改變命運,從而鋌而走險,某種意義上是不是將他們推向懸崖的幫兇?
關於作者為舒:職場白骨精,北大碩,學過醫,懂妳也懂娃。 歡迎關註為舒,與妳分享職場故事,育兒心得 ,壹起遇見更好的自己,讓當下就是詩和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