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些服裝廠往俄羅斯發貨
在北京朝陽區的壹條小街上,看慣了中、英文的香港人可能感到奇怪,因為那裏所有的路牌、招牌和廣告上都配有俄文,街上的人也都多多少少會說壹些俄語。住在附近的老北京說,這條名為雅寶路的小街在京城大有名氣,專門向俄羅斯、東歐等地出口服裝的批發交易市場就集中在這條街上。
雅寶路街邊有許多售賣男女服飾和皮具的小商鋪,壹些店門外寫著:「專營外貿,謝絕參觀」。而事實上,也確有很多外國人來光顧這些商鋪。舉目所見,這邊廂,壹位金發女士正在與人討價還價;那邊廂,幾個外國青年手中提著大包小包,華洋之間交易氣氛頗為活躍。
批發為主零售為次
當然,零售服裝只占雅寶路貿易活動的壹小部分。壹位從英國來北京公幹的男士表示,他女朋友有時會來買壹、兩件衣飾,但比起附近的秀水街市場,這裏的價錢並不便宜。當地人說,那些商店裏的鞋帽、服飾和皮具都是樣品,由於零售利潤不及批發,所以店主只和那些成批購買貨物的人商量價錢。
雅寶路市場源於壹九八八年,當地商鋪最大的客戶,始終是那些專把國貨成批倒賣到俄羅斯、東歐的商人們。壹位曾經為當地商鋪運過服裝的司機說:「中國商人前些年以浙江溫州人居多,他們春季販時裝,秋冬季則販皮裘;去時用火車運送,回程則裝上土豆(薯仔),反正不會出現空車的情況。」
這些年來,雅寶路上多了不少來自俄羅斯的商人。以前他們從東北中蘇邊境販運服裝到中國,但東北的服裝其實也是來自北京,所以他們現在改從北京直接以低價進貨。
由於大量俄羅斯商人到來作生意,雅寶路的許多店鋪都有俄文店名、廣告,許多老板也能說壹些關於價格的簡單俄語。有些店更聘用北京外國語學院俄語系畢業的專業翻譯,負責與那些被北京人稱為「倒爺、倒奶」的俄羅斯商人打交道。在雅寶路的服裝市場上,買賣雙方壹旦談妥價錢,便立即將服裝打包,用飛機、火車或汽車運到俄羅斯、烏克蘭、格魯吉亞等地販賣。
冒牌貨品時有所見
雅寶路市場的出口服裝不少產自北京郊區的服裝廠,像木樨地(北京西郊)那裏就有所謂「浙江村」的小型服裝作坊。與香港著名的女人街(通菜街)壹樣,雅寶路上也有不少假名牌產品,仿造的多是國外名牌羽絨、襯衫、西服等。
在北京生活了六十年的張先生現居雅寶路。他的大兒子曾經到過香港,花五百港元買了壹件名牌襯衫,帶回家孝敬老父。老張先生說,後來到附近的服裝市場壹看,同樣款式、同樣商標的襯衫只賣幾十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