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非物質文化遺產
常錫文戲:據《江蘇戲曲誌》載,早在1772年,常武地區就有了“灘簧”戲,那時,人們常在勞動時唱民歌對對子,這種兩個人的對子戲,後來演變成為七八人表演的折子戲,以小生和花旦為主,並逐漸流傳到無錫;1921年,“灘簧”更名為“常錫文戲”,戲中增加了老生、老旦、醜角等人物。解放後,由於許多著名的“灘簧”藝人都住在無錫,而無錫錫劇團的《珍珠塔》壹劇又深得群眾好評,錫劇就成了“灘簧”在新時代的新稱謂,但“錫劇源頭在常州”已在戲曲界形成***識。
儺舞:溧陽社渚鎮的儺文化目前已發現有3種表現形式:嵩裏跳幡神、蔣塘竹馬燈、乘馬圩跳祧神。“跳幡神”是壹種祭祀歌舞,相傳起源於明末清初,主要用於年終歲首祭祀山神、求祥納福,是南方農耕文化與北方遊牧文化相交融的產物。“竹馬燈”相傳起源於明朝中後期,是當地人民為祭奠反朝廷義軍將士及戰馬而創立的,後演變為春節、元旦等節日祈求天下太平、五谷豐登的表演。“跳祧神”是壹種祭祀舞蹈,起源於明朝中期的祧神廟會,通過表現神靈們精湛的武功,來象征天堂地府的神靈團結友愛,百姓安居樂業。3種表現形式至今均基本保存完整,目前各有六七十人從事其表演,成為蘇南地區不多的幾項活態儺文化遺存,在長三角地區也相當罕見。
留青竹刻:起源於唐代。竹刻家僅利用薄薄的壹層竹青和襯托竹青的紅色竹肌,巧施全留、多留、少留、微留,不留的技藝,使作品現出層次明暗濃淡,翻轉掩映,給人以文靜、淡雅、清秀、高雅古樸的藝術享受,已成為常州壹絕。史料專著上稱:“清末,江蘇常州留青竹刻獨占鰲頭。”
此外還有被稱為“鄉土奇葩”,距今3000多年歷史的手繪梳篦、流傳於溧陽地區的太平軍鑼鼓、劉海粟表妹楊守玉創立於上世紀20年代的亂針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