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有人在不經意間改變了世界嗎
關於漢族的來源有幾種說法,其中壹種是因為歷史上的漢朝;漢朝是世界歷史上強悍而且有影響的朝代,所以中華民族就被稱做了漢族。根據這樣的說法,項梁實在是改變中國歷史的人物,而且,實質上,他也確實改變了中國的歷史。因為,沒有他,漢朝的開國皇帝高祖劉邦早在公元前206年就會死在灞上,所謂漢朝的百年基業也就連壹堆狗屎都不是。可惜,歷史從來沒有假設,所以,與其說項羽敗在亥下,不如說在灞上項羽的霸業就已經開始顯露出敗亡的端倪。鴻門宴的發生背景是這樣的。 秦朝滅亡之前,楚懷王約會天下諸侯,約定先入關中者王天下。而就在項羽等天下諸侯還跟秦朝的殘余軍隊血戰的時候,老流氓劉邦避實就虛,繞道進了關中,接受秦朝亡國之君子嬰的投降。可以想象,血戰正酣,九戰九捷的蓋世英雄項羽是多麽憤怒。他帶著40萬大軍電壹樣地撲向關中,跟劉邦的十萬羸弱戰士對峙在灞上,於是戰爭壹發千鈞。就在這樣的時候,項梁粉墨登場,開始了他改變中國的輕率之舉。項梁改變中國是壹個無意識的輕率之舉,因為這種改變對他來說壹點兒好處都沒有;他是項羽的親叔父,如果項羽奪取了天下,他的好處自在不小。可以說,項梁決定告密的原因在於哥們意氣,是哥們意氣改變了中國的歷史,也隨之改變了世界的歷史。原來,項梁年輕的時候跟張良壹起做混混殺了人,秦朝的法律是嚴厲的,但是,張良出於哥們意氣的動因救了項梁的命,於是,歷史就在這不經意間被刻意改變,為了哥們義氣和報答昔日的救命之恩,項梁偷偷找到張良,把項羽即將消滅劉邦的超級軍事機密告訴了張良,可以說,直到這個時候,項梁的動機都樸素而單純,他只想報恩和救兄弟的命。但是,張良卻不是壹個能夠被哥們意氣所打動的人,他所謀的是天下,因為自己不具備謀天下的氣質,他十分聰明地選擇幫助劉邦成就霸業;也許,當年救項梁的命就是張良埋下的伏筆。於是,得到消息的張良馬上做了壹個選擇,他沒有選擇逃跑,而是將這個消息告訴了劉邦。於是,滅頂之災被狡猾、計謀和虛偽所躲避,五十歲的劉邦對二十六歲的項羽卑躬屈膝,老流氓哄騙了蓋世英雄,有了茍延殘喘的機會。接下來的故事就眾所周知了,壹個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壹句豎子不足與謀,將歷史的詭譎和劍拔弩張活脫脫地表現出來,於是,結局就從這個時候開始,歷史就這樣被改變,而改變歷史的動因,並沒有多少復雜的玄機,僅僅是壹種哥們意氣似的報恩行為。而不經意間改變歷史的項梁,卻並沒有得到公元前206年劉邦給他的諸多許諾,即使張良,也沒有對項梁有過多關懷和照顧,項梁就象壹塊歷史的抹布,將某些結局和痕跡抹去之後就失去了他的價值,而且直到我寫這篇文字之前,都沒有人知道是他改變了中國的歷史。 我們不妨做壹個假設,公元前206年,項羽在灞上滅了劉邦並且最後成了天下的王,以項羽的出身和教育背景,高度集權的專制社會就不可能在秦朝滅亡之後再次延續並且逐漸達到高潮。如果那樣,中國也許就跟現代歐洲壹樣,進入壹種多國甚至城邦狀態,文藝復興、工業革命這種改變了世界以及人和自然關系的時髦玩意也許就不是出現在歐洲而是出現在中國了。而這壹切,都因為項梁淺薄的哥們意氣和報恩企圖所改變,於是中國永遠達不到歐洲的進步和從容,依然在專制體制下歌舞升平,找不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