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霸原名李玄霸因愛新覺羅·玄燁而改名,劉備玄德為什麽不改?
清朝的時候,壹本《說唐全傳》成了爆款小說。李淵的兒子李玄霸也被這本小說寫成了李元霸,原因很簡單,就是要避愛新覺羅.玄燁的諱。在清朝的時候,忘記避聖諱,運氣不好的話得殺頭,運氣好的話不死也得脫層皮。
《說唐》流行於街頭說書人口中,在那個時代,借那些說書人熊心豹子膽,他們也不敢說?玄?字,也不敢說李玄霸。清朝說書文化的盛行,人們在街頭聽說書人說?李元霸?聽多了,於是李元霸的事跡就深入人心了。到了大清完了的時候,由於約定俗成的原因,李元霸在隋唐演義類小說裏的名字也沒有改回?李玄霸?。
避帝諱這種事情古來有之,源自何時已經在無考。據史籍記載,中國傳統陰歷的正月原本叫政月,後來為了避秦始皇趙政的帝諱,改為了正月;
相國二字本為相邦,後來為避漢高祖劉邦的帝諱改為了相國。由此可見,在自中國最早的兩個大壹統王朝秦、漢開始,避帝諱的制度就已經相當嚴格和完備了。
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就是要避諱三類人,第壹類就是比自己尊貴的人,比如大官,貴族什麽的,而皇帝是最大的官,所以全天下都要避諱他,不能說他他的名字,哪怕名字當中的某壹個字。
第二類就是親者,比如哥哥,比如姐姐,比如父親,比如母親等等長輩,不能說他們的名字。
第三類就是賢者,就是那種道德非常完美,且對國家有大功勞或者老百姓有大功勞的人,這類人非常稀有,比起熊貓也差不多,比如孔子那樣的人。
劉備呢,算是第壹類和第三類吧。劉備代表的是興復漢室,以中興復國為目的,代表廣大儒家思想的忠實擁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