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行情 - 獅王兒童牙膏中是否含有膠質粘合劑

獅王兒童牙膏中是否含有膠質粘合劑

妳或許想不到,柳條、鹽水、牙粉,這些都曾經是人類的護齒工具。

古人咀嚼柳枝、鹽水漱口以滌齒,《金粉世家》中燕西少爺約會前讓下人準備牙粉;但自19世紀70年代牙膏首次出現後,這些工具就徹底被替代了。牙膏,成了人們日常口腔護理的不二選擇。

四個月前,優恪網曾對成人美白牙膏進行了檢測,結果並不理想。而本次10款兒童牙膏的總體表現較美白牙膏有所改觀,但也呈明顯的兩極分化——Do Clear兒童牙膏(草莓味)、B&B 幼兒牙膏 (草莓香型)、貝親嬰兒乳牙防齲啫喱分別獲評A+(卓越)或 A(優),另有1款B(良),其余6款獲D(差)或D-(警示)。

牙膏中的“常客”——羥苯酯類防腐劑

孩兒面兒童護齒牙膏(草莓味)和小獅王兒童牙膏(香型:桔子)分別檢出羥苯丙酯和羥苯丁酯,並因此被降兩級,這兩種防腐成分在成人美白牙膏的檢測中也曾出現過。

部分研究顯示,此類物質具有很低的類雌激素作用,可能會對內分泌系統產生幹擾。但對人體危害目前說法不壹。

“羥苯酯類對人體是否存在不良影響,目前還存在爭議。只要添加量符合相關標準,安全性就不太可能出現問題。”北京化工大學應用化學系講師左勝利對優恪網(okoer.com)介紹。

據商務部網站消息,歐盟去年通過了壹項新規定,對於2015年4月16日之後上架的化妝品,羥苯丙酯和羥苯丁酯無論是單獨使用還是同時使用,最高濃度均不可超過0.14%,相比過去的限值大幅收緊。

由此可見,羥苯酯類可能引發的健康風險已經引起關註。兒童的內分泌系統十分敏感,更應防範類激素物質的風險。

在其他8款產品中並沒有檢測出此類防腐劑,說明這壹物質在牙膏產品中並非不可避免。

2款產品檢出可能致敏的苯甲酸鈉

貝親、寶貝可可麗、倍瑞傲、雙蓮4款產品中,因另外壹種廣泛用於化妝品類的防腐劑——苯甲酸鈉,而分別被降壹級。世界衛生組織(WHO)在其發布的“簡明國際化學品評估文件”(CICAD No. 26)中指出,該物質可在敏感人群中引起非免疫性接觸蕁麻疹。

對此,左勝利認為,“談添加劑色變”大可不必,只要在規定限值之內即可,更何況苯甲酸鈉是在國內食品中都允許使用的添加劑。

《化妝品安全性及管理法規》壹書認為,如果產品是針對嬰兒及兒童的話,生產企業在使用這些化學物質時必須嚴格考慮。

《化妝品衛生規範》2007年版規定,苯甲酸鈉在口腔護理用品中最高限值為1.7%。雖然本次檢出苯甲酸鈉的4款產品均未超過這壹限值,但優恪網(okoer.com)從對消費者負責的角度出發,建議廠商盡量避免在嬰幼兒產品中使用這壹物質。

那些“並非不可避免”的表活劑們

寶貝可可麗、高露潔、黑人、孩兒面、小獅王5款產品中檢出了月桂醇硫酸酯鈉(SLS),其中高露潔、黑人、小獅王中還檢出了聚乙二醇(PEG)及其衍生物;同樣檢出聚乙二醇及其衍生物的還有雙蓮優乳益齒兒童牙膏(芒果&野菊)。這些產品因此分別被降兩級。

這兩類表面活性劑在成人美白牙膏、洗發水、沐浴露的檢測中也曾出現過。

表面活性劑具有潤濕、分散、乳化、增溶、起泡、洗滌、去汙等多種功能,月桂醇硫酸酯鈉(SLS)就是表活劑的壹種,有良好的起泡及去油作用,清潔力極佳而又價格低廉,所以常被用於牙膏、洗發水等日化產品中。

美國化妝品原料評價委員會的研究顯示,SLS用在短期、間斷的與皮膚接觸沖洗型個人護理產品中應該是安全的,但高劑量的SLS可能會刺激皮膚和眼睛,因此在較長時間接觸皮膚的產品中,SLS的濃度不應超過1%。

過敏體質應慎用含聚乙二醇類物質牙膏

聚乙二醇(PEG)及其衍生物也是常在牙膏中出現的保濕劑和表面活性劑,用來保持牙膏的幹濕度。但這類物質會讓皮膚變得更容易滲透,也讓有害物質更容易滲進皮膚,可能會對破損的皮膚產生刺激。

此前,青島大學化學實驗中心高級實驗師馬兆立曾對優恪網表示,聚乙二醇用量過多反而會將皮膚中的水吸出來,過敏體質要慎用此類牙膏。他同時強調,牙膏屬於沖洗型清潔用品,壹般不會被吞咽到胃裏,這些成分在口腔停留時間很短,對身體的危害較小。

但優恪網(okoer.com)認為,廠商應考慮添加物可能存在的健康風險,並盡量使用安全性更高的替代品。因為嬰幼兒誤吞牙膏的可能性很大,而且身體機能尚未發育成熟,對有害物質的耐受性較成人更低,這讓我們有理由對兒童牙膏的成分做出嚴格要求。

此外,受檢產品之間的比較顯示,這些爭議防腐劑和表面活性劑的使用並非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