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行情 - 李雪健:患癌18年,脖子潰爛、痛不欲生,妻子壹舉動讓他重新振作

李雪健:患癌18年,脖子潰爛、痛不欲生,妻子壹舉動讓他重新振作

2001年5月,李雪健參演的電視劇《中國軌道》正在如火如荼地拍攝當中,

整個劇組的人都忙得不可開交。

可這壹天,愛戲如命的 李雪健 卻突然“曠工”了,

而且還是在極不情願的情況下,被妻子於海丹強行從劇組架走的。

原來當時的李雪健已經身患癌癥,不願耽擱拍戲的他選擇劇組、醫院兩頭跑,

在那段生不如死的治療日子裏,患難妻子於海丹,含著眼淚陪李雪健抗癌。

“為了救我這條命,我的妻子她寧肯付出她那個命。”

在說這句話時,壹向不善表達感情的李雪健幾度哽咽。

當李雪健難以忍受病痛的折磨想要放棄的時候,

是妻子於海丹壹直在他身邊默默陪伴他、鼓勵他,

給了李雪健抗爭病魔的勇氣和堅持下去的力量。

夫妻兩人婚姻生活38年,***同面對的艱難困苦,都化為了人生道路上的縷縷深情…

李雪健 名字的由來十分應景,

他出生在1954年的冬天,屋外正下著漫天大雪,

加上李家父母希望兒子壹生 健康 ,故而取名 “雪健” 二字。

李雪健11歲時就跟著父親奔赴貴州支持建設。

16歲時為了家中生計,無奈之下棄學從工。

19歲,李雪健成為了壹名部隊工程兵,幹起了修橋修路的工作。

從小熱愛藝術的他還同時擔任了部隊裏的文藝宣傳隊演員,

時常為部隊兄弟表演自己的 舞蹈、合唱、山東快書 等拿手絕活。

話劇表演也是他的強項,

曾因為將話劇《白毛女》中的“穆仁智”扮演得惟妙惟肖,

而被大家親切地稱呼為“小穆仁智”。

1976年,北京二炮文工團舉行全國調演,李雪健也有幸參與其中,

鑒於李雪健優異的表現,團裏決定留用他。

李雪健趕忙回到貴州將這壹好消息告知家人,

能進團入編制在當時可是個天大的好事,

壹時間鄰裏鄉親全都知道了,大家都十分艷羨李家。

可世事難料,當李雪健回到北京準備進團報到時,

卻被告知團裏正在壓縮編制,暫時不需要他了,

自尊心極強的李雪健覺得沒有顏面回家面對對他寄予厚望的父母,

壹人站在二炮文工團門口淒涼落淚。

慶幸的是,團裏的壹位老首長慧眼識珠,

通過自己的人脈給了李雪健壹個參加空政文工團考核的機會,

李雪健不負期望,壹舉成功,成為了空政文工團的壹員。

無奈李雪健外形條件不夠好,只能在團裏擔任配角。

為了抓住這來之不易的機會,李雪健什麽臟活累活都搶著幹,

兩次獲得團裏的嘉獎,在團裏站穩了腳跟。

角色無大小,在團裏的話劇《陳毅出山》裏,

李雪健壹人分飾四角,盡管都是壹些小角色,但他全都會認真對待,

與當時同為小演員的 濮存昕、王學圻 切磋演技,

三人獲益良多,後來都成為了名角。

在空政文工團,李雪健不僅實現了自己的演員夢,也邂逅了自己的真愛。

於海丹也是空政文工團的演員,

在李雪健認識她之前,於海丹便早已聽說團裏有壹名做事低調、善良上進的同事,

多方打聽之後才知這人是李雪健,二人的緣分在這時悄悄生根。

出於好奇,於海丹對李雪健頗為上心,

在有意無意地觀察之下,於海丹發現李雪健善良得有些可愛,

在看見劇組的人被熱得滿臉大汗時,

他會把自帶的電風扇拿給大家用,結果自己熱得不行。

而且這坦誠善良的壹面在與於海丹相處時也有所體現,

他會在發現於海丹難熬酷暑時貼心地為她準備綠豆湯,

這份細心與關照俘獲了於海丹的芳心,

於是女追男的劇情,開始在李雪健身上上演。

春節前夕,李雪健沒有買到回家的車票,只能留在團裏,

知曉此事的於海丹覺得表明心跡的機會來了,

於是她買來電影票塞給了李雪健。

這是李雪健萬萬沒有想到的,

要知道於海丹不僅是團裏的女壹號,

還主演過《夏天的經歷》《暖流》等多部佳作,

家庭條件也比李雪健好上壹大截,

姑姑是著名的表演藝術家於藍不說,

表哥還是才華橫溢的著名導演田壯壯。

李雪健從來沒想過於海丹這樣的女神會心悅於他,

畢竟自己只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演員,

面對女神這般主動的追求,李雪健很難不心動,

於是二人逐漸打開心門開始交往。

好事成雙,沈浸在愛情甜蜜中的李雪健,事業上也迎來了轉機。

1980年李雪健開始往電視劇演員方向上發展,出演了《天山行》;

與此同時,他也沒忘記老本行,同年出演了話劇 《九壹三事件》

並憑借精湛的演技獲得 “梅花獎”

1983年8月1日,正值八壹建軍節,

李雪健與於海丹的感情修成正果,步入了婚姻殿堂。

二人的好友王培公為他們寫下條幅慶祝 “梅花雪中見,珊瑚海之丹”。

兩年後,兒子李亙出生。

於海丹為了丈夫能專註於自己的演藝事業,毅然選擇退居幕後,將重心從舞臺轉向家庭。

回歸家庭後,於海丹不僅將家庭事務打理得井井有條,

還在李雪健的工作上提供了莫大的幫助,

憑借自身良好的資源和獨到的眼光,於海丹對劇本的選擇有著獨壹份的見解,

在李雪健挑選劇本時給出了很多有用的建議。

在李雪健上臺演出時,於海丹也會親自到場觀看,

回家後還會與丈夫壹起琢磨演技,精益求精。

李雪健也對妻子的想法十分看重,他說妻子於海丹是自己每壹部作品的首個觀眾。

在夫妻感情日漸濃厚的同時,李雪健的事業也迎來了蒸蒸日上的發展階段。

1990年,由李雪健飾演的 《渴望》中“宋大成” 壹角進入觀眾們的視野,獲得了熱烈的反響。

李雪健本人純真善良的性格加上精湛的演技將淳樸憨厚的“宋大成”完全演活了,

以至於當年全國都流傳著這麽壹句話:

“舉國皆哀劉慧芳,舉國皆罵王滬生,萬眾皆嘆宋大成。”

後來他又憑借《焦裕祿》斬獲“金雞獎”“百花獎”雙料影帝,

能壹次性獲得兩個重量級獎項與他對這個角色的深度挖掘不無關系。

為了演好“焦裕祿”,李雪健不僅研讀劇本,

還讓妻子把圖書館所有與焦裕祿有關的資料全部借回了家,

認真分析揣摩人物特點,並與導演積極探討,分享自己的感悟。

開機前,李雪健還到焦裕祿家中切實感受他曾經的生活,從生活細節上增加對角色的把控。

焦裕祿的妻子徐俊雅很熱情地包了餃子接待他們,

不過在說到電影時,徐俊雅直言李雪健在外形上與焦裕祿有較大不同,

李雪健比較矮,身形卻大了壹圈,膚色也不如焦裕祿黑。

此行結束後,李雪健深知自己在外形上務必要與角色高度重合,

因為他飾演的焦裕祿是人民心中獨壹無二的偉岸形象,

對於飾演這樣的人沒有玩命的精神是對他們的不尊敬。

於是李雪健開始了自己的減肥增黑計劃,

開機前20天只喝白菜湯,壹有時間便會在太陽底下曬黑皮膚。

這番努力使他在開機時瘦了20多斤,皮膚也變得黝黑。

改變後的形象讓徐俊雅來探班時都忍不住心疼地說:“別餓壞了孩子。”

功夫不負有心人,《焦裕祿》影片上映後轟動全國,

創下了當時新片首輪發行拷貝數的最高記錄。

李雪健也自此聲名大噪邀約不斷。

著名導演張紹林在為自己的新片 《水滸傳》 進行選角時,

壹直找不到飾演 “宋江” 壹角的合適演員,

直到他看到李雪健的作品,壹眼就認定李雪健是飾演宋江的最佳人選。

張紹林當即找到李雪健向他發出演戲邀約,李雪健有些猶豫,

因為他擔心飾演宋江這個“投降派”會讓愛憎分明的觀眾詬病他,

不過後來他也深知角色本身沒有好壞之分的,

作為壹個演員,演好每壹個角色是本分,

故而在導演的壹再邀請下,李雪健還是決定出演。

李雪健簡直是為戲而生,將“宋江”背信棄義,軟弱愚忠的人物特點演繹得淋漓盡致,

高俅殺害了林沖的妻子,而宋江為了所謂的招安,不惜放走高俅;

在面見朝廷的人行跪拜之禮時,李雪健還特意加了“宋江”將屁股翹得老高的細節,

形象且生動地凸顯了“宋江”趨附皇權的愚昧嘴臉。

據說《水滸傳》播出後,

壹位湖南觀眾看到《水滸傳》中宋江在朝廷招安時的壹系列行為後怒發沖冠,

直接就把家中20寸的電視機給砸了,在當時的經濟水平下電視機可是壹件昂貴的家電。

這條新聞上了報紙,央視為了平息這位觀眾的怒氣,買了壹臺29寸的電視機“賠”給他。

不僅是湖南觀眾,李雪健老家山東的父老鄉親也被氣得不行,

以至於李雪健拍完戲後根本不敢回到山東老家。

以防萬壹,妻子於海丹勸說他:

“暫時別回去了,老家有很多人等著劫妳,準備把妳揍壹頓。

還是先在外面躲壹躲,風頭過了我們再回去,”

不得不說,李雪健教科書級別的演技實在是太深入人心。

原本以為演技佳又敬業的李雪健老師會壹輩子就這樣順風順水地發展下去。

沒想到,天不遂人願。

2001年在拍攝《中國軌道》時,於海丹發現李雪健脖子上長了壹個紅疙瘩,

想和他壹起去醫院好好檢查壹下。

李雪健覺得可能只是被蚊子咬的包,不值得大費周章。

於海丹想想也是,畢竟是夏天,的確容易被蚊子咬,就沒太在意,

只給李雪健拿了些消炎藥。

後來,拍攝進度過半,李雪健突然感覺自己的鼻子裏長了異物,

喉嚨又癢又痛,去到醫院檢查後才知道患上了中期鼻咽癌。

於海丹得知這個消息後焦急不已,立馬從北京趕到丈夫身邊,

李雪健卻對此並不恐懼,心想: “自己能吃能睡,這種病打不垮自己。”

故而在劇組經過開會決定讓李老師馬上住院接受治療,拍攝暫停時,李雪健斷然拒絕。

在他看來,戲比天大,這時停拍會給劇組帶來難以估量的損失,

他寧願延遲治療也不想劇組為自己做出犧牲。

於海丹知道丈夫的原則,她對劇組表示:

“我了解老李,還是尊重他吧。我們暫不做手術,讓他壹邊拍戲壹邊做壹些保守治療。”

自此,李雪健開始了劇組、醫院兩頭跑的日子,

上午在劇組拍戲,下午妻子陪著他去醫院治療。

於海丹看著身形日漸消瘦的丈夫自責不已,

心想要是當初她堅持讓丈夫去檢查脖子上的紅包,也不會讓丈夫的病情發展至此。

在最後壹場戲拍攝過程中,李雪健身體狀況極差,說完幾句臺詞後直接暈倒在地,

在場的於海丹和工作人員都心疼得落淚,趕忙將他送往醫院。

病情來勢洶洶,距離發現癌癥不過壹個月時間,

李雪健便迅速地衰敗下去,體重驟降,顴骨突出,眼窩深陷。

醫生在給李雪健做完全面檢查後說:

“李老師身體太虛弱了,不適合手術,否則會有後遺癥。”

因此李雪健只能選擇化療。

化療的副作用是常人難以想象的,

李老師的頭發盡數脫落,體表血管變了顏色,雙腿瘦得只剩皮包骨,

口腔潰爛,不能說話,喝水都十分困難,只能壹動不動地躺在床上。

2002年6月,虛弱的李雪健不堪忍受病痛的折磨,忍不住對妻子說:

“活著太痛苦了,我覺得死了比活著好,要是我走了,妳要將兒子照顧好。”

於海丹哭著說丈夫:

“妳這是不負責任的想法,要是妳有了什麽意外,我和兒子怎麽辦?兩邊父母怎麽辦?”

“我管不了那麽多了” 李雪健痛苦地回應。

壹番話說完倆人都哭成了淚人。

於海丹生怕丈夫李雪健會做出傷害自己的事情來,於是晝夜不息地守在他身邊,

她的壹句話使李雪健心如刀絞:

“要是我的命能換妳的命,我願意為妳付出我的壹切。”

長期化療帶來的痛苦使李雪健覺得自己猶如刀下的肉,只能任人宰割。

他不再抱有生的希望,消極應對病魔,只希望早點離開人世。

於海丹對於這樣聽不進勸告的丈夫無可奈何,常常躲在衛生間裏以淚洗面。

她向自己的表哥求助,表哥田壯壯比李雪健年長兩歲,倆人互為彼此的知交好友,

田壯壯這次不留情面地在電話裏對李雪健罵到:

“妳就是個軟蛋,缺乏男人的精氣神!

當年只能做小演員的時候多難呀,妳都挺了過來,現在這個病比當初還難嗎?”

姑姑於藍也說:

“我之前也曾重病纏身,光是癌癥就患了兩種,手術動了三次,

但我還是挺過來了,我能做到,相信妳也可以。”

除了自己的娘家人,於海丹還讓李雪健最疼愛的兒子鼓勵爸爸對抗病魔。

李亙 屬兔,他將包含自己真摯願望的綠色玻璃兔送給李雪健,並附上壹封信:

“爸爸,因為上學我不能陪在妳身邊支持妳抗爭病魔,

這個玻璃兔妳掛在脖子上,讓他代替我陪伴妳,

小時候妳教育我做人要堅持、堅強,難道妳都忘了嗎?

妳壹定要堅強起來,我和媽媽壹起為妳加油。”

李雪健看完後心痛不已,淚染信紙。

有了親人的陪伴支持,李雪健恢復了戰勝病魔的信心。

同年9月,他在醫院接受了病竈切除手術。

為了不讓妻子再為自己流淚、操勞,李雪健積極配合治療,

強迫自己吃東西維持體力,吃藥、復檢也壹樣不落。

2004年,李雪健的癌癥終於得到了緩解,身體機能基本恢復了,

但藥物帶來的巨大副作用還是難以避免地使他的身體留有殘缺,聽力嚴重受損,

只能通過佩戴助聽器才能聽清別人說的話。

媒體與觀眾對這位德藝雙馨的藝術家倍感心疼,稱他為“殘疾影帝”。

沒有被病魔打垮的李雪健重新踏上了演藝道路。

演戲時戴著助聽器的話容易穿幫,

為了保證觀眾的觀看體驗,李雪健老師堅決不戴著助聽器拍戲,

而是默默花上幾倍的時間把自己以及所有要和他演對手戲的演員的臺詞全都背下來,

把對方的臺詞爛熟於心後,

李雪健通過對方的口型判斷對方說了哪句臺詞,

自己應該接上什麽樣的臺詞和什麽樣的表情反應。

記掛丈夫的於海丹在李雪健工作時化身為他的助理,照顧他在劇組的衣食住行。

2011年,李雪健主演了《建黨偉業》《百年情書》等影視劇,

被評為2011年度電影傑出貢獻者。

後來的每年,於海丹都會陪丈夫去醫院復查,

許是上天垂簾,又或是李老師的堅強抗爭,李雪健的身體恢復得壹年比壹年好。

與李老師之前同在醫院的病友,或已去世,或病情沒有好轉。

醫生都感嘆李老師創造了生命的奇跡,李老師卻動情地說:

“這個奇跡的創造者,是我的妻子於海丹。”

經過鬼門關上的數次來回,李雪健對生命,對婚姻都有了更深的感受。

以前的他只覺得白頭偕老是人們說說而已,

現在的他才發覺“白頭偕老”的真情早已融入了點滴日常之中。

如今他每次與妻子過馬路,都會緊緊牽著彼此。

平時出去散步,夫妻倆也會在疲乏時在路邊的凳子上坐下休息,幫彼此按揉胳膊。

都說世間沒有真正堅定的感情,可李雪健與於海丹的伉儷情深,

早就在***同對抗病魔的過程中被歷練得愈發純粹,

生活的苦難沒有壓垮他們,反而使他們更加堅強,

誰能不去艷羨這般讓人落淚的感情呢?

夫妻之間相濡以沫、互相扶持的相處之道,

在李雪健與於海丹身上得到了最好的印證,

這般真摯堅定的感情彌足珍貴。

舉案齊眉至鬢白,

既能在平淡生活中長相廝守,也能在經歷大風大浪時守望相助。

無論是富貴壹生還是風雨飄搖,都是婚姻的試金石,

而李雪健和於海丹無疑都通過了這考驗!

—— END ——

李大海:父親是李誠儒,他自己住豪宅,我卻在餐廳刷盤子維持生計

徐錦江:50歲不會燒水,睡覺要兒子哄,“巨嬰”背後是淚水

同是趙本山的種,把前妻女兒和後妻女兒壹對比,差距壹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