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行情 - 張細的發家史

張細的發家史

29年前的冬天,壹個刮起北風的夜晚,張細和家人在虎門港沙角偷偷下了水。順風順水的夜裏,事先聯系好的小艇劃了5個小時,到達香港。時年40歲的張細在1979年所做的人生重大決定,在今天看來多少令人有些不解。就在1979年7月,張細的弟弟張明作為港商,剛剛和東莞輕工局簽下回鄉投資合作的東輕工(1979)02、03、04號文件,在虎門、東坑、附城3地分別開設龍眼發具廠、漂染廠、東莞電器廠。張明與龍眼村合作的“三來壹補”企業,後來被稱為中國改革開放後第壹個農村招商引資的工廠。但對張細來說,1962年沒有隨著弟弟壹起逃港,壹直非常後悔。若幹年後,弟弟衣錦還鄉,成為帶給全村人希望的“財神爺”,而他仍然是壹介農民。

逃與留,即使在壹個家庭內部,也形成了截然不同的人生。

1962年的逃港風潮中,張細的兩個弟弟和壹個妹妹去了香港,1000多人的龍眼村少了大約40個青壯年。沒有離開的張細因為家中曾是“破產地主”,在“文革”中度過了10年被批鬥的苦日子。國家按照100斤糧食9.8元的價格進行收購,在農村勞作壹天,張細只有幾毛錢的收入。而弟弟張明雖然在香港吃了很多苦,但是順利取得了合法身份,打工之余自學了英語和韓語,最後在香港辦起了做假發貿易的洋行,成為逃港者當中比較有出息的商人。

離開前,張細琢磨了幾天幾夜。“人壹生之中大的機會不多,應該搏壹搏。這裏太委屈我了,有多大的本事都只能種田。”他對5個孩子說,“帶妳們去香港,至少我們永遠不用種田了”。最後張細壹家7口人,分3批成功逃離。在逃港者中,張細的條件算是相當好:弟弟能弄來船接應;更重要的是弟弟已經是老板,張細去香港幫他把洋行貿易做大。

1979到1981年,廣東迎來了新壹批的逃港高潮,剛剛吹起的改革之風很難立即改善生活。時任長安公社黨委書記的孫耀全向我回憶,當時他作為公社領導最重要的壹項工作就是反偷渡,“深圳河最寬的地方管得最松,有坐貨船去的,有坐漁船去的,也有遊泳過去的”。長安與深圳寶安交界的地方設立了邊防哨所,幹部去哨所堵截逃港群眾。但是逃港者絡繹不絕,走路的,騎單車的,白天晚上都有,勸也勸不住。

因為長安在整個東莞距離香港最近,60%~70%的青壯年全部去了香港。去了香港的人很快就能拿到香港居民身份,經常往家寄糖、油,或者買回電視、冰箱,在村裏蓋起幾層高樓。如果哪家沒有壹人逃到香港,就會被村裏人認為傻,缺門路。壹旦有人逃港成功,會從香港打來電話到郵電局或村裏,通知家人“到香港了”,這家人就會大放鞭炮以示慶祝。孫耀全說那3年長安天天都有人家放鞭炮,其他人聽到鞭炮聲就會說,“哇,這家人喝牛奶咖啡去啦”。“牛奶咖啡”在當地是香港生活的代名詞。

香港在上世紀50年代後期和60年代初期出現了第二輪工業發展的高潮,企業家們把握了這次新機會,生產人造花及其他塑料制品、手表、玩具和其他勞力密集型消費品。到了上世紀60年代後期,由於日本人的產業升級,香港企業生產次壹級的電子產品代替日本產品,形成了第三次工業發展的高潮。香港最為稀缺的土地問題已經在工業化中顯現,政府將新開發的土地投標租用,並且扶持無力與財力雄厚的地產業競爭的制革業和電器業等,保護工業發展。用工長期緊缺,使得香港勞動力價格上升,逃港者在某種程度上也成為香港勞力的壹種來源。

見識了香港的世面,張細發現女裝假發非常流行。香港女人像換衣服壹樣,經常白天出入寫字樓壹頂假發,晚上去夜總會再換壹頂假發。早期的假發做得類似壹頂帽子,整個戴到腦袋上,後來這樣的假發不太流行,而美發業大量興起,張細兩兄弟看準了美發培訓行業。他們自己摸索著收集真頭發做練習假發,給美發培訓學校使用。

張家5兄妹當中唯壹沒有逃港的大哥張文,在東莞縣的外貿公司工作,消息靈通。1978年中央剛有放開政策的動向,張家兄弟就看好了這個機會。張明的發具公司在香港發展勢頭不錯,但是由於人工成本高,壹個熟練工人的月工資3000~4000港幣,所以多用機器生產假發。但是機器生產的弊病十分明顯:它們做不出真發般自然走向的逼真效果,而且對原料頭發的損耗非常大。搜集來的頭發越長越貴,10寸長的頭發每公斤100元,12寸每公斤200元,14寸為400元,成本成倍增加。如果使用機器生產,兩個人壹天能做出100頂假發,如果純手工,壹個工人壹天生產4~5頂,但是賣價高。

在香港待了壹年的張細發現自己到了“壹片森林”,這片成熟的水泥森林有國際化的商業運作模式,但是個人創業的起點太高。再回望河對岸的農村家鄉,“壹片空白,種點小樹苗下去就能長成森林”。1980年,張細以港商身份回到龍眼村,和弟弟壹起創辦假發廠。“我壹個小工廠的收入,超過全村壹年的農業收入”。1978年龍眼村全年集體收入幾十萬元,相當於人均183元,而張細的假發廠第二年就贏利2000多萬元。

像張細這樣內地移民身份的港商,成為最早壹批“三來壹補”企業的牽線人。他們熟識家鄉的人脈與做派,壹旦到香港“鍍金”,回鄉後便成為兩方溝通的中間人。如今70歲的張細工廠產值過億元,壹個月用掉15噸頭發,他的致富傳奇幫他獲得了當地人的壹致尊重,被推選為東莞同鄉總會會長。龍眼村的人仍舊稱他“阿細”或“細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