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行情 - 兒童科普繪本|壹個想要和蜜蜂做朋友的小孩,可以讀點什麽?

兒童科普繪本|壹個想要和蜜蜂做朋友的小孩,可以讀點什麽?

我家娃在不到三歲的時候,因為看過Alison Jay 的繪本《我的蜜蜂朋友》,就不止壹次和我說過,想要和蜜蜂做朋友。

疫情期間有天在家玩,她突然發現陽臺飛進了壹只蜜蜂,黑黑大大的,感覺像小時候蜇我的那種大馬蜂。我立即把娃拉進房間順手把門關了,娃就掰著門說:

對蜜蜂知識不太豐富的老母親,只能講個最順口而且體驗最深的:

這才把娃震住。但那天晚上熄燈後,娃還是跟我說,她想像那個姐姐壹樣,和蜜蜂做朋友。

這時我才想到,要給她科普壹下蜜蜂的知識才行。

當時,我手裏有壹套浪花朵朵出版 《大自然的 美食 》,想著裏面有壹本《蜂蜜做好啦》,可以給娃做蜜蜂科普。

結果呢,娃那會兒還是處在壹個, 「昆蟲真實照片恐懼」 的階段,小時候給她翻過壹下以前自己看的攝影雜誌,娃壹看到昆蟲的攝影圖片就會直接嚇哭。

這套《大自然的 美食 》每壹本都被翻到皺了, 唯獨《蜂蜜做好啦》嘎嘣新 ,就是因為裏面的蜜蜂照片娃無法接受。

後來 我把Alison Jay的《我的蜜蜂朋友》還給圖書館了,也很少再提“蜜蜂”這位小夥伴。 要和蜜蜂做朋友這件事,才從娃的執念裏慢慢褪去。

直到上個月,我收獲了壹本依舊是浪花朵朵童書出版的 《蜜蜂王國的手繪圖文百科》 。我才又和娃再壹次提起,關於蜜蜂的“往事”。

不得不說,又是壹本相見恨晚的繪本,翻到版權頁找壹下, 2018年出首版的,到2020年已經第四次印刷 ,我花了整整壹個星期慢慢看,四個字形容:

簡直是,嘆!為!觀!止!呀!

首先我想指正壹下的是,這本書標註是6 12歲適齡閱讀,我覺得這個範圍太窄了,應該是6歲+都適合看!其實蜜蜂本身的壹些基礎知識,我是知道的,畢竟是當初高考也是考點範圍。 但是我現在記得的是,當時記背知識點時十分枯燥,沒有任何的圖片和影像,只有幹巴巴的文字描述。偶爾老師心情好,就會在黑板上畫上壹只。

如果當時我手裏有壹本這樣的繪本,我覺得我對蜜蜂知識的理解可能就會掌握得更加熟悉和系統壹點。

來吧,

01. 插畫非常非常好看!

買任何書都 極度顏控 的老母親,對這本繪本的插畫質量200%滿意!

特別是每壹個人物動物昆蟲那呆萌無辜的小眼神,親和力是瞬間提升。

這裏話不多說,隨便上兩張圖自己看。

蜜蜂從什麽時候就有的?蜜蜂身體的構造如何?

作為昆蟲為什麽蜜蜂看上去只有壹對翅膀?蜜蜂如何築巢?

蜂王工蜂雄蜂如何分工?工蜂內部還會細分為哪幾個職能?

蜂蜜如何釀造?人類如何取蜜,如何和蜜蜂合作?

沒有蜜蜂我們餐桌上的蔬菜都能少三分之二妳信麽?

妳知道城市裏的蜜蜂都住在哪嗎?

蜜蜂的朋友和敵人都有哪些?原來蜜蜂也會遷徙!?

妳知道養蜂人的工作服有什麽講究嗎?……

還有蜜蜂在人類文明史上的地位。

它們和埃及人有什麽淵源?和希臘眾神又有什麽故事?亞歷山大大帝用蜂蜜來做什麽?

波佩亞皇後是如何不長皺紋的?在德國呂根島上的斯拉夫小鎮裏,還有著那啥。。蜜蜂文化?

妳知道聖安布羅斯是誰嗎?拿破侖與約瑟芬的禮服上為什麽都有蜜蜂?

以上好幾個名字都沒聽過吧?我也沒聽過!

所以看完這書的第二個星期,我都在翻這些人和地名的維基百科。。。

文本讀起來就很契合它輕松詼諧又貼近真實的插畫,

我的笑點比較低偶爾也很奇怪,比如看到說:

擡頭看看插畫裏的狗熊,我就不厚道地笑了。

又或者看到這壹段:

然後看著鋪滿整頁書無處不在的小蜜蜂,也會覺得莫名戳中萌點。

這本繪本的文本占據整本書的篇幅非常少,都在巨幅的插畫下方,但是讀下來的體驗是每句話都是信息點,又通俗易懂,讓這些在固有想象裏飄渺復雜的知識接收起來沒有負擔。

本書的閱讀年齡是在6歲 12歲之間。

但我家3歲半的娃也看,就是不會全部都看,她只看她有興趣的部分。

所以,

首先,無論家裏的娃有多大,在給他們看之前,我們家長得先過壹遍書裏的內容。

包括每壹部分的插頁“蜜蜂趣聞”! 全是蜜蜂的各種奇怪的冷知識!

包括“導讀手冊”裏面的幾篇推薦文!

讀完會發現,這裏所有的文字,都是對繪本內容的各種補充與延伸。

比如說,我之前陪娃看壹開頭說的那本《我的蜜蜂朋友》,看到女孩給蜜蜂餵白砂糖水時我就很不確定地嘀咕了壹句: 蜜蜂不喝白砂糖水的吧?

結果在這本《蜜蜂》裏,以及它的導讀手冊裏,都讀到蜜蜂是喝白砂糖水的,它們對有糖分的東西都會偵測到!並且會食用!

看!自己貧乏的知識儲備被《蜜蜂》裏的幾行字啪啪打臉了。

然後,按照娃的理解程度,去選擇適合的頁面來讀。

比如蜜蜂在人類文明史那壹部分,我就直接跳過,我家這天天只知道開火車的娃,哪知道什麽希臘眾神,什麽木乃伊。她只會問:

所以這裏咱們先跳過別講,不然鬼知道會跑題跑到哪裏去了!

我娃比較喜歡的是些花花草草,蜜源植物,蔬菜水果的那幾頁,光是把那些認全了就可以增加不少知識, 最後補上點題的壹句,沒有蜜蜂,我們就吃不到這些水果蔬菜咯,也見不到那麽好看的花哦!

而蜜蜂的科普的好幾頁,也是可以慢慢講的。最起碼,她不怕這些蜜蜂插畫, 即便有壹頁,畫的蜜蜂身體結構的比她的頭還要大,我自己第壹次翻開看到都被這視覺沖擊到了,但娃沒有任何反感和害怕。

同時我還賤兮兮地拿出《蜂蜜做好啦》翻開給她看,她依舊是推開大叫:不要看不要看不要看!

所以這說明什麽?說明這插畫風格符合小朋友心理承受力呀。

最起碼讓我家這個基本不看昆蟲圖片的娃接受了!

最後,還有壹個我個人比較較真的點是:

文字裏有很多內容是對應上方的圖示編號的,但那編號實在是太小了! 有時候找半天找不到,所以如果不心疼把書劃筆記弄花的話, 家長在自己通讀的時候可以把自己感覺有用的圖片標號標大壹點,這個和娃講的時候,就不用再找來找去。

這本書給娃粗略讀講過壹兩次, 我自己是沒有想到怎麽打消她那個,想要沖出陽臺和蜜蜂做朋友的念頭。 (雖然她也沒再明確提過這個問題。)

但是她自己有壹天貌似想出來辦法來了!

在壹個不到六點的淩晨時分,我還沒醒透的時候,她神誌清醒地說:

我: 。。。。小姐啊您要真心喜歡,以後長大去養蜜蜂好吧?

娃: 然後像狗熊壹樣爬上樹,搞那些蜂蜜給媽媽吃。

我:(內心翻個白眼) 好的,謝謝妳! (。。。看來這書還得多看幾次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