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商,到底是個什麽概念?
首先表現在壹:對晉商的財富空洞。
世間多俗人,所以,世間俗人對財富的膜拜也就很正常了,無論是山西人還是非山西人,壹聽說晉商如何如何,先有個概念就是晉商如何如何地有錢。可是,晉商到底如何有錢,世間的俗人還真沒什麽概念。2006年初,國人對晉商的財富理解就從中央電視臺壹套播放的《喬家大院》中的場景、故事和畫面感受到了晉商的財富,於是幹脆5-1黃金周的時候,全國各地很多人跑到了山西的喬家大院。看什麽去了?看晉商的財富去了。
其次表現在二:對晉商的形象空洞。
晉商形象何其輝煌。但,硬是因為老西的低調和山西文字寫作者的不努力,這晉商的形象居然硬是輝煌不起來,於是,徽商有胡雪巖,晉商是誰呢?也就因為放了個電視劇,才有了喬致庸。其實,晉商的商人形象果真那麽單薄嗎?不是的,有多少山西人,就有多少晉商的獨特形象。這壹塊,要我們的當代和後代文藝乃至文字工作者好好努力,其實,這也是祖宗給後代留下的壹碗飯呢?寫山西商人、演山西商人,誰能比得過山西人呢?找工作、要創業,這就是機會。
第三表現在三:對當代晉商的空洞。
確實,當代的晉商在整個目前的中國商業社會的商人團體中表現壹般,但是,其中並非無傑出者,相反,傑出者眾。可是,世人偏偏不了解也不熟悉,因為當代的山西人不宣傳自己、也不顯山露水,就形成了世人對當代晉商的空洞。因為煤炭的需求,甚至幹脆把煤炭老板等同於新時代的晉商。我的觀點,煤炭老板是晉商,但絕對不是今天晉商的全部,而事實是,我們的煤炭老板正在獲得巨大財富後進行鳳凰再生,這才是晉商後續發展的可怕和值得關註、值得自豪之處。
世人在艷羨晉商無比財富的同時,突然意識到了“啊,原來山西人這麽有錢啊,咱得想辦法去算計啊”。於是,全中國對於晉商的概念,在“空洞”之外,現在,居然完全是“算計”了。首先的表現壹是:潘石屹算計了晉商。
在今天的中國,地產行業無疑是充滿了精明商人的行業,而潘石屹則是地產行業中的精明商人。他的精明最佳表現,就是,他算計了晉商。這個算計,在我看來,完全沒有貶義的意思,只是壹種生意上的概念。潘石屹蓋了房子,賣給了山西人,他甚至經營組隊到山西專門做營銷。而做生意精明的潘先生,更是精明到大談特談甚至撰文說“是山西人救了他”。大概如此的概念吧。其次的表現是二:更多人在算計晉商。
說這個的時候,我就得接續上前面說的感慨了,所謂昨天觸動我的壹件事情。北京有個晉商博物館,大概關心晉商的朋友多知道,他們編輯了壹本書,書名就叫《風雨滄桑話晉商》。這書印刷了1500本,每本定價7800塊。據說,已經銷售了壹部分。現在,這個概念被北京的新京報拿到了,新京報為此經常做廣告賣這書,不過目前來看效果壹般。這個項目,大概從新京報來說,是個算計晉商的概念,不過,讓新京報苦惱的是,還沒想好怎麽去算計晉商。這壹點,就比潘老板差遠了。畢竟,這報紙還沒贏利了,而潘老板則早已經是賺得盆滿缽滿的大老板了。
第三的表現則是:山西人算計晉商。
各位看官會說了,什麽話啊,怎麽叫山西人算計晉商。可我說的是大實話。先是,山西本地有了新晉商聯合會,然後是或早或晚全國幾地都有了當地的晉商商會,例如天津、例如武漢,更例如加拿大晉商商會。還有北京的包括我本人在內的各種各樣的或個人或組織,其實,都是在算計著晉商。當然,算計歸算計,但是,出發點和目的地那就各自不知了。
例如我呢,只有壹點想法,真正把咱晉商的傳統精華挖掘出來,傳承下去,我這輩子就值得了,當然,如果還能夠做更多的有益於山西的事情,我會覺得活得更有滋味。
或者空洞,或者算計,其實,現在大家基本上是在空洞地算計,或者說算計著空洞。
壹,或者山西人或者非山西人,如果妳不了解晉商的話,那妳根本談不上算計,那就只能是空洞,那空洞還有甚意思呢。所以,若想算計晉商,先得把老晉商的事情搞明白了,把新晉商的心思摸清楚了。
二,或者山西人或者非山西人,如果妳只盯著晉商或山西荷包裏那點或者說那許多錢,那妳最後也只能是空洞。山西人是全中國最聰明的商人,所以,跟山西人打交道,得實在點。要先講清楚給山西人的利益,然後再琢磨著可以從山西人口袋裏掏出壹點錢來。這個道理,於山西人也同樣適用。有老鄉說得好,妳還不知道,山西人摳著呢。要我說,山西人根本不摳,什麽時候摳,就是妳把我當傻帽的時候,我就裝摳,懶得理妳,讓妳得不著。山西人要是覺得有用啊,那大方了去了。所以,算計晉商,得從眼光離開他們的錢包開始。
是我有感而發的。
壹方面代表了我的困惑,壹方面講述的也是事實。
而我則反過來想了,既然這麽多人不了解晉商,那就是壹個廣闊的市場空間。
這半年多來,專門的研究讓我對晉商略有所得,各位個人或公司,有興趣的,我大可以講述給大家聽,願意看的,則到我的博客上來看。這是壹個偉大的事業,我願意為此付出我的終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