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得糊塗繁體字
難得糊塗的繁體寫法:
難得糊塗,指人在該裝糊塗的時候難得糊塗。“難得糊塗”是清朝乾隆年間鄭板橋傳世的名言,乃是他為官之道與人生之路的自況。後人感慨這“難得糊塗”四字中富含的哲理,便以橫幅的形式掛於家中,作為每每處世的警言。
來歷:
乾隆年後,鄭板橋所寫的“難得糊塗”四個字竟象傳單那樣被制成各種禮品或是拓片或是作為像章推銷,由此也引起人們對這位玩世不恭的鄭板橋先生更增添了壹層興味;對“難得糊塗”也就出自自己的心理需求作出了解釋,由此而順延到對“難得糊塗”四個字的思維定勢和價值取向,可是鑒於作者當時沒有明確自己的意向,因而現時會產生出相異的認識。
據說,“難得糊塗”四個字是在山東萊州的雲峰山寫的。有壹年鄭板橋專程至此觀鄭文公碑,流連忘返,天黑了,不得已借宿於山間茅屋。屋主為壹儒雅老翁,自命“糊塗老人”,出語不俗。他的室中陳列了壹塊方桌般大小的硯臺,石質細膩,鏤刻精良,鄭板橋十分嘆賞。老人請鄭板橋題字以便刻於硯背。板橋認為老人必有來歷,便題寫了“難得糊塗”四字,用了“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進士”的方印。
因硯臺地,尚有許多空白,板橋說老先生應該寫壹段跋語。老人便寫了“得美石難,得頑石尤難,由美石而轉入頑石更難。美於中,頑於外,藏野人之廬,不入寶貴之門也。”他用了壹塊方印,印上的字是“院試第壹,鄉試第二,殿試第三。”板橋壹看大驚,知道老人是壹位隱退的官員。有感於糊塗老人的命名,見硯背上還有空隙,便也補寫了壹段話:“聰明難,糊塗尤難,由聰明而轉入糊塗更難。放壹著,退壹步,當下安心,非圖後來報也。”
字畫小字是:“聰明難,糊塗難,由聰明而轉入糊塗更難。放壹著,退壹步,當下心安,非圖後來福報也。”
難得糊塗 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