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渡大渡河十八勇士都有誰
答案如下:
強渡大渡河十八勇士的名單如下:?
第1軍團第1師第1團1營長孫繼先、第2連連長熊尚林、第2排排長羅會明、第3班班長劉長發、副班長張表克。
戰士張桂成、蕭漢堯、王華亭、廖洪山、賴秋發、曾先吉,第4班班長郭世蒼,副班長張成球,戰士蕭桂蘭、朱祥雲、謝良明、丁流民、陳萬清。?
關於飛奪瀘定橋,1985年,楊成武將軍說過有關22勇士的線索:當年戰事非常緊張,打完瀘定橋,部隊又繼續向前打,22勇士的名字沒有來得及記下來。後來在長征路上,他們多數同誌都先後犧牲了。
當時,楊成武將軍說到這些時,情緒十分激動,他壹遍壹遍地呼喚——我的22名勇士,妳們在哪裏,在哪裏啊,說著說著,竟老淚橫流……
根據楊成武、羅華生等老將軍們的回憶,飛奪瀘定橋22勇士中,有4個人的名字是可以記起來的,他們是:二連連長廖大珠,二連政治指導員王海雲,二連支部書記李友林,及抽調支援的三連支部書記李金山。
瀘定縣的同誌們在解放後的追訪中,還找到了第5位勇士的下落,那就是副班長劉梓華。
擴展資料:
壹、強渡大渡河(Force dadu river)是指1935年5月中國工農紅軍在四川省越西縣(今屬四川省石棉縣)安順場渡過大渡河的戰鬥,也是長征途中的壹次著名戰鬥。
遵義會議後,確立了毛澤東在黨內的領導地位,在最危急的關頭,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在毛澤東的軍事思想及偉大戰略戰術指揮下取得烏江、金沙江等戰役的勝利。
1935年5月24日晚,紅壹方面軍主力在大渡河南岸的安順場壹帶開始強渡大渡河。安順場原是太平天國石達開北渡失敗之處,地勢險要,兩側高山,中間河谷,無回旋余地,四川軍閥曾揚言紅軍將重蹈石達開覆轍。
紅壹軍團襲占安順場渡口,殲敵兩個連,繳獲渡船1只,控制了南岸渡口。18名勇士組成突擊隊,冒著敵人密集火力,奮勇渡過大渡河,擊潰敵人1個營,占領了北岸渡口。
紅軍以第二師沿西岸北進,搶奪上遊的瀘定橋;第壹師主力繼續渡河,配合第二師奪取瀘定橋。這時,橋板已全部被撤,只剩下幾根鐵索懸在空中,另有兩個旅的敵軍正向瀘定橋急進增援。
二、飛奪瀘定橋,是中國工農紅軍長征中的壹場戰役。
1935年5月29日,紅壹軍團第二師第四團擊潰國民黨軍阻擊,壹晝夜急行軍120公裏,搶占瀘定橋西頭橋頭堡。這時,鐵索橋木板已全被拆除,只剩下數根鐵索懸蕩在空中,東岸橋頭有川軍約1個團的兵力依托堅固工事抵抗。
紅軍第二師第二連22名戰士在連長廖大珠率領下,冒著敵人密集的火力,攀扶著懸空的鐵索向橋東攻擊前進,奪取了東頭橋頭堡。後續部隊緊跟過橋,占領瀘定城,和左岸北上的紅壹師會合。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