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大學人文傳播學院的科研學術
作為最高層次的語言藝術,詩歌是我們傳承民族靈魂和溝通人類情感的重要信息載體,中國是壹個詩的國度,從詩經、楚辭到唐詩宋詞,再到今天的新詩,詩的傳統代代嬗傳。海南是壹座詩的島嶼,宋代著名詩人蘇東坡在海南島上播下了詩歌的種子,開始了詩歌的教化和流播。今天,不論是對海南大學人文傳播學院的教學與研究,還是弘揚大學的人文教育,詩歌研究中心的設立和工作將會成為海南大學人文精神的重要象征。在海南大學建設“中國詩歌研究中心”對於我們進壹步弘揚詩歌傳統,開展人文教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據悉,海南師範學院已經成立“中國散文研究中心”,作為海南師範學院校級重點學科,該中心已經申報海南省高校首個校級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並有望申報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詩歌中心”在海南大學的成立將和中國散文中心互為呼應,***為聲氣,互相扶助,為海南的文學之教育、文化之流播盡微薄之力。
“中國詩歌研究中心”成立後將致力於教學、詩歌批評和詩學理論研究工作,研究中心成立後,將以現當代文學為學科基礎,申報碩士點。除教學工作外,具體的研究設想如下:1、整理和出版中國詩歌資料,翻譯並出版西方現當代的優秀詩作,逐步建立起中國的詩歌資料庫;2、參與世界文化交流和對話,建立與歐洲大學漢學系和中國詩歌研究機構之間的交流與聯系,參與國際國內的各種詩歌交流活動,舉辦關於詩歌的學術會議、朗誦和學術講座;3、創辦壹份詩學雜誌;4、積極與國際國內的壹些基金組織建立聯系,合辦國際詩歌節。總之,我們將竭盡全力,弘揚海南大學聲名和詩歌風習,擴大海南大學和詩歌文化之影響。
中心成立當年,即準備與國外基金會合作,在海南大學舉辦國際詩歌節,爭取在二年內申請到現當代文學的碩士點。在條件成熟時創辦詩學雜誌。
海南大學 “中國詩歌研究中心”,已經引進或正式在編的有著名詩人多多教授,詩評家耿占春教授,現代詩學研究者、北京大學在讀博士段從學。正在引進中的還有現在深圳電影制片廠任職的著名詩人王小妮(深圳大學客座教授)、現在作家出版社工作的資深評論家唐曉渡和旅居德國的著名詩人蕭開愚(上海音樂學院客座教授)等。
可以預期,在壹批具有廣泛影響詩歌界人士的努力和帶動下,在海南大學學校領導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扶持下,“中國詩歌研究中心”能夠在教學、科研方面產生紮實的成果,並且成為國內大學詩學研究和現當代文學研究方面壹個具有特色的引人註目的學科,在國際學術交流方面走出壹條新路。促進人文精神在海南重新崛起和興盛,讓海南大學成為新時代的詩歌聖地和詩歌中心。 海南島的原住民是黎族,他們是歷史上開拓海南島的先驅。是中國目前10個人口超百萬的民族之壹。黎族在海南島上的歷史,有史可證的年代距今已有3000年以上。黎族歷來都是以土著自居,稱島上其他民族為“美”(客人的意思)。主要分布在五指山、三亞、東方、陵水、樂東、保亭、昌江、白沙等9個市縣。以五指山區為中心向南呈扇形分布。部分散居在儋州、萬寧、瓊海、屯昌等市縣的12個民族鄉鎮。分布面積為1.87萬平方公裏,占全省陸地面積的55.02%。人口約124.86萬人(2000年統計數字),占全省總人口的15.87%。黎族人民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上,創造了燦爛而獨特的文明,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生活的進步,以及社會文化的趨同化傾向,黎族文化的多樣性逐漸消失。其中很多物質民俗和文化民俗的遺產,如不加以搶救性挖掘與整理,必將永久消亡。這對中國民族文化多樣性傳承是不可彌補的損失。目前,這方面的工作還很不夠。這不僅是在保留歷史,更重要的是整固壹個民族的精神家園。
從學術角度對黎族民族文化的研究,始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並在20世紀50-60年代形成高潮。這期間有些學者做過壹些調研,出版過數種著作。期間,標誌性的研究成果是德國人類學家史圖博1931年-1932年兩次到海南黎區作田野調查,在1937年出版了德文著作《海南島民族誌》。廣東省的壹些民族研究學者,對海南黎族曾進行過規模比較大的綜合考察。比較重要的有兩次:壹是中南民族學院調研組,在1954年7月至1955年1月間對海南22個黎族村點的調查,結集為《海南島黎族社會調查》(廣西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二是中國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廣東省課題組民族研究學者於1956年11月至1957年2月對海南黎族村落的調查,結集為《黎族社會歷史調查》(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限於當時歷史條件和學術視野,這些論著都有相當大的局限。
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後,原廣東省的壹些黎族研究學者陸續轉向對其他民族研究,中央的壹些民族研究機構(如社會科學院下屬民族研究所、中央民族大學),雖然也有黎族研究人員和課題,但大都處於個別和個案的研究狀態,科研成果稀少。難以進行大規模和深入系統的研究考察工作。
對黎族文化的系統考察研究因此陷於長期停頓狀態。隨著現代化浪潮由城市推向鄉村,黎族的生存方式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許多傳統生活方式和傳統習俗正在加速從現實生活中退出。可以說,對黎族生存狀況所涉及的壹些文化遺產的考察帶有搶救性質。海南大學作為海南省唯壹壹所綜合性大學,對黎族文化考察研究負有特殊的責任。
黎族研究中心2003年由海南大學批準成立,由孫紹先教授兼任中心主任;周偉民教授為顧問。海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學萍(黎族)為名譽顧問。 海南方言研究所簡介
海南大學海南方言研究所於2003年10月在原文學院海南方言研究室基礎上成立,現有研究成員4名,都是兼職語言學教師。研究所是人文傳播學院中文系語言學科的主要學術支撐,還承擔著本科生、留學生教學以及普通話測試等工作任務。
原海南方言研究室與廈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合作調查了海南閩語11個點,調查報告正在整理出版中。
研究所成立以後,在壹無經費,二無編制的情況下,克服重重困難,埋頭進行田野調查,累計調查海南閩語30個點,儋州話、客家話、軍話各壹個方言點,臨高話6個方言點。
研究所的口號是“不空談,做實事,向國際水平看齊”。我們向老壹輩專家學習,堅持“田野第壹,老派優先,語音、詞匯、語法、民歌並重”的原則,記錄了百萬字的珍貴語料。
這兩三年,研究所成員陸續在《中國語文》、《民族語文》、《語言研究》等重要期刊上發表了壹系列海南島語言研究論文,還有壹些論文在重要學術會議上宣讀。目前,研究所壹方面補充調查的結果,整理出版,另壹方面積極準備,開展黎語瀕危方言調查。
海南的語言及其研究現狀
海南島是我國公認的語言復雜地區,有閩南系的海南話,粵語系的儋州話、邁話和疍家話,有客家話、軍話,還有漢藏語系壯侗語族的臨高話、村話、黎話,另有苗瑤語族的苗話以及與南亞語有關的回輝話,它們與漢語***同語差異很大。海南島漢語方言與壯侗語族語言長期融合,使得海南島的語言具有鮮明的特色,在我國獨樹壹幟,具有很高的學術研究價值。
海南方言是在海南島這個特殊土壤上成長起來的,海南方言屬於地域文化現象之壹,研究海南方言在語言學方面有重要意義,也可以得到有關海南歷史、文化、民俗方面的重要資料。方言是歷史文化的活化石,是取之不盡的寶貴源泉。對海南研究來說,歷史文獻資料或有缺乏,家族譜牒也可能部分造假,語言卻不能。每壹種語言和方言都是壹個古今成分並存的異質體,研究海南方言,通過***時比較與歷史比較厘清歷史層次,將大大有助於研究海南人的遷移歷史、他們與國內及東南亞其它地區族群的關系等。對於沒有文字記載的少數民族來說,語言跟遺傳基因壹樣,是研究其歷史的直接材料。
語言是壹種存在於人口頭的資源,不象礦產資源,不挖掘它仍然壹直存在。壹代人死了,這代人口頭的語言也隨之而去,下壹代人的語言必有變化。海南島的語言屬於弱勢語言,隨著普通話的強力影響,海南語言和方言正處在快速消失的過程中。就漢語方言來說,據我們調查,50-60歲的壹代與80左右的老人語言差異已經明顯,沿襲數百年的文讀系統幾近消失,只有白讀系統仍在保留,但是中青年人已經有好些白讀詞不會說了。
黎族號稱有百萬之眾,但真正會講黎語的估計不足50萬。這50萬中也漢化越來越嚴重,口音變化很大。侾黎中的侾炎支派本來就生活在黎族區的邊緣壹帶,與漢人雜居,幾乎都懂漢語,很多風俗都已明顯漢化。杞黎中的塹對支派在1980年代初青年人就已經不懂黎語,保城支派早已用雙語,現在的年輕壹代大多已不說黎語,唯有通什支派多數仍講黎語。
黎語中幾個人數較少的方言境況更加堪憂。在昌化江下遊的美孚黎人數本來就少,邊緣地區的已經完全漢化,腹地的東方、廣壩、江邊、抱板四鎮也是雙語區了。本地黎1980年代就已經兼通儋州話,現在多數人又會講海南話和普通話。黎語加茂方言的保亭縣加茂鎮,人口約1萬,但真正會講黎語的不足三千。人類學家李露露1993-94年調查時就發現,加茂黎通曉漢語,青年人不講黎語。如此下去,要不了15-20年,加茂黎語就會消失。相關的語言和民族文化特征更是蕩然無存,只能在書中讀到、在博物館裏看到。如果搶救不及時,書中也讀不到、博物館也看不到全貌了。
海內外語言專家歷來看好海南島這個寶庫。1930年我國非漢語語言學之父李方桂先生率先登上海南島,調查了海口、臨高、樂會(今瓊海)三地的方言。1950年代國家組織了海南島語言調查,積累了第壹批海南島語言資料,此後陸陸續續出版了壹些學術著作。
從上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日本、臺灣、新加坡學者詳細調查了海南島語言。如50年代到80年代,橋本萬太郎曾調查過海南文昌話和臨高話。70年代臺灣學者丁邦新調查過儋州話,張光宇調查過海口話,何大安調查過瓊海話和澄邁話。80年代到90年代新加坡學者雲惟利調查過文昌話。國內1950年代詹伯慧調查過萬寧話和三亞軍話,50年代至70年代歐陽覺亞等人調查過黎語,1980年代歐陽覺亞、鄭貽青調查過村話、回輝話,1990年代梁敏、張均如等人調查過臨高話。1990年代以後,又有國外學者來調查三亞回輝話。
目前國內外出版的海南島語言研究專著有:歐陽覺亞、鄭貽青《黎語簡誌》(1980年),歐陽覺亞《黎語調查研究》(1983年),丁邦新《儋州村話》(1986年),雲惟利《海南方言》(1987年),社科院民族所《黎漢詞典》(1993年),苑中樹《黎語語法綱要》(1994年),符昌忠《海南村話》(1996年),陳鴻邁《海口方言詞典》(1996年),鄭貽青《回輝話研究》(1997年),梁敏、張均如《臨高話研究》(1997年),歐陽覺亞《村語研究》(1998年),劉劍三《臨高漢詞典》(2000年),錢奠香《海南屯昌閩語語法研究》(2003年)。另有壹些學者發表了單篇論文。
海南島語言研究中,老壹輩學者作出了傑出的貢獻,他們在當時的艱苦條件下,親臨田野調查,得到壹批珍貴的資料,他們的方法結論也給後人諸多啟迪。而且,他們中絕大多數是非本地出身又非本地工作的學者,調查頗為不易。但是,前輩學者詳細調查的,只是海南島語言資源中很小的壹部分,大量的資源還沒有挖掘。目前最大的問題是後繼研究人員缺少,以及海南省本土不重視,研究經費嚴重缺乏。 美國前總統克林頓曾預言:“今後的時代,控制世界的國家將不是靠軍事,而是信息能力走在前面的國家。”作為壹門研究社會信息系統及其運行規律的朝陽學科,今天的傳播學不僅僅是服務於新聞、宣傳、公關、廣告等傳統行業,更重要的是,傳播學的諸多理論和發現還被應用到輿論戰、心理戰、信息戰等非傳統領域。這就是傳播學之所以受到政界、學界、軍界、商界壹致推動的原因。
海南大學傳播學研究中心成立於2004年12月。作為海南省第壹家傳播學研究機構,中心將充分利用海南省得天獨厚的地緣政治優勢,從微觀(中國大陸)、中觀(大中國區)和宏觀(亞太地區)三個層次上開展國際傳播和政治傳播方面的應用研究。中心計劃於近期從海內外聘請首批特約研究員。
海南大學傳播學研究中心的成立得到了境內外部分知名學者和研究機構的大力支持。英國利茲大學傳播學碩士課程負責人兼Media and Cultural Politics執行編輯Katharine Sarikakis博士、中華傳播學會理事長兼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所長張錦華教授、香港電臺新媒體拓展副總監張玲玲女士、《傳播學論壇》總編阮誌孝先生、海南大學政治與公***管理學院王強先生(吉林大學行政管理學博士)等海內外同仁發來了熱情洋溢的賀信。新華網海南頻道、《商旅報》、海南在線、傳播學論壇、中國校長網、CN記者作家網、中國教育產業聯盟網等多家媒體做了報道或介紹。
中心主任畢研韜副教授先後就讀於中國曲阜師範大學、英國考文垂大學和愛爾蘭國立科克大學,於2004年7月加盟海南大學人文傳播學院。 為迎接2005年教育部本科教育工作水平評估,加強學校文科教學與科研,海南大學於2005年2月,整合相關研究所的基礎上成立了壹所實體性研究機構——海南大學海南歷史文化研究基地。2007年1月,升格為海南省歷史文化研究基地的省級文科研究單位。現任中心主任為趙康太教授(兼),學術委員會主任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經濟學教授和經濟成長中心主任林崇椰先生。
中心現收藏海南文獻兩萬余冊與海南相關的歷史資料,各類譜牒、海南人文集近百余種。目前正在開展10個項目的研究。先後舉辦過2次學術研討會。中心下設海南方言研究所、黎族研究所、海南省文化歷史研究會、海南族譜研究室、周偉民唐玲玲工作室、東南亞文獻研究所、瓊崖地方史研究室、海南地方誌研究室、海南現代文獻研究室、特區經濟研究所、特區法制研究所、海南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會等。采用專兼結合的方式從事科研。
基地目前主要致力於四個方向的研究:
◆海南島民間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
◆海南島物質文化與自然遺產研究;
◆南海疆域史地與南海諸島研究;
◆東南亞文化及華僑研究。
中心除開展日常的學術研究活動外,還編輯大型學術叢刊《海南歷史文化研究》,自2007年始,每年出版壹卷。本著以學科建設帶動科研的理念,基地正積極準備材料,做好2007年碩士點的申報工作,以便後續人才培養。 國家普通話水平測試是由政府專門機構主持的壹項測試。國家語委普通話培訓測試中心及地方(省、自治區、直轄市)普通話培訓測試中心、測試站具體負責實施。非普通話培訓測試中心、測試站組織的測試結果,壹律不作為普通話水平的憑證。
國家普通話水平測試是壹種資格證書測試。根據測試評定應試人普通話水平的等級,為國家正在逐步推行的持證上崗制度服務。有關行業對本行業從業人員提出了相應的普通話水平等級要求,《國家普通話水平等級證書》是從業人員普通話水平的憑證,在全國範圍內通用。國家普通話水平測試是壹種口語測試,全部測試內容均以口頭方式進行。普通話水平測試不是口才的評定,而是對應試人掌握和運用普通話所達到的規範程度的測查和評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