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行情 - 天舟二號成功發射後,後面將會創造不壹樣的“奇跡”

天舟二號成功發射後,後面將會創造不壹樣的“奇跡”

北京時間5月29日20時55分,我國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征七號遙三火箭成功發射天舟二號貨運飛船天舟二號貨運飛船在5月30日淩晨3點25分,在自動交會對接系統的控制下,精準與此前成功發射的天和號核心艙尾部貨運對接艙口成功對接,至此 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正式迎來第壹位“訪客”。

現階段天舟二號貨運飛船已經成功對接在天和號核心艙尾部的貨運對接艙口上,為即將發射的神舟十二載人飛船和天和號核心艙提供物資補給和在軌燃料補加。當然作為繼天舟壹號之後的第二艘貨運飛船,天舟二號雖然延續了天舟貨運飛船的命名方式,但是此次發射的天舟二號和此前的天舟壹號存在很大不同,具體來說的話,光是在天舟二號上存在的黑 科技 就不少,而這些黑 科技 將是未來天和號核心艙乃至整個天宮空間站”傲視全球“的奇跡。

壹、此前天舟壹號貨運飛船與天宮二號目標飛行器成功對接後,雖然實現了我國貨運飛船的首次成功,但是天舟壹號當時主要是為駐守在二號飛行器內的航天員提供為期兩個月的物資補給,並驗證在軌自動快速交會對接。而此次天舟二號發射升空後會直接對接在天和號核心艙尾部,只等待神舟十二飛船上的三名航天員取走補給物資。但是對接在貨運艙口並不會直接進行燃料補加技術,而是主要驗證自動交會對接技術。當然在天舟二號上采用的自動快速對接技術已經是第二代快速交會對接技術了,其相比此前天舟壹號上采用的初代自動交會對接技術而言,有著交會對接速度快、對接控制精準、對接壽命更長、對接安全系數更高的優勢。

二、在六月上旬神舟十二載人飛船發射後,神舟十二載人飛船將會對接在天和號核心艙的正軸向對接艙口上,三名航天員正式進駐天和號核心艙,開始為期三個月的在軌駐留,並壹直到今年8月中旬三名航天員搭乘神舟十二載人飛船返回地球後,對接在天和號核心艙尾部的天舟二號貨運飛船將會繞飛到天和號核心艙正前方,與節點艙正前方艙口對接,這個過程不僅是驗證天舟貨運飛船的軌道控制能力。同時在對接成功後,將會從正前方進行在軌燃料補加技術,以驗證節點艙的推進燃料在軌補加技術。

可能很多人不太明白為什麽天舟二號貨運飛船要舍近求遠、不直接在更靠近天和號推進艙位置的尾部對接口進行在軌燃料補給任務,反而轉移到更遠的節點艙位置進行,其實這背後的原因恰恰是為後續天宮空間站的大規模發展創造奇跡。

因為天和號核心艙作為未來整個天宮空間站的核心艙段,不光提供整個空間站的飛行指揮、控制作用,更是提供整個空間站的在軌軌道提升、軌道控制等任務,雖然天和號核心艙裝備了我國自主研制的霍爾電推進器,可以長時間開啟以滿足軌道精準控制任務,但是在需要緊急變軌等需求上仍然需要傳統的液體火箭發動機來實現,所以為了滿足未來至少二十年以上的在軌飛行需求,天和號核心艙不僅在更靠近推進艙的尾部設置有對接艙口,來滿足物資補給和燃料補加需求,同時作為備份還在最前面的節點艙位置也加裝了燃料補加對接口,所以此次天舟二號故意繞飛到正前方完成在軌燃料補加就是為了驗證備份燃料補加技術的可行性。

三、天舟二號在完成正前方燃料補加技術後,還將被裝設在天和號核心艙外部的我國自主研制的七軸機械臂輔助下,從正前方對接艙口轉移到兩側對接艙口上,這個過程表面上沒有任何意義,但是在這背後可真的是有”奇跡創造“。因為天和號核心艙節點艙兩側的兩個對接艙口上,今明兩年我國將先後發射問天、夢天號兩個實驗艙與之對接,未來這兩個實驗艙將長期停泊在兩側艙位上,和天和號核心艙***同組成壹個功能更豐富、空間更大的”T型“結構。

所以天舟二號貨運飛船多次壹舉地從正前方艙口轉移到側面艙口位置,其背後驗證的技術壹個是通過真實的空間對接驗證兩側艙口的功能完善性是否滿足後續對接需求;其次在機械臂的輔助下,從正前方艙口轉移到兩側艙口的過程中,也將驗證機械臂實現”空間飛行器懸停捕獲“能力的成功與否,畢竟今明兩年發射的問天和夢天號兩個實驗艙都不具備自主飛行、特別是軌道精準控制和自動交會對接能力,所以在兩個實驗艙發射升空後,最終都需要依靠機械臂的輔助來實現艙口精準對接,所以在兩個實驗艙還未發射前,就需要對機械臂和對接艙口進行實際驗證。

總結來說的話,天舟二號看似只是為即將發射的神舟十二載人飛船提供”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任務,但是實際上在天舟二號身上存在的諸多黑 科技 所創造的奇跡,不僅是我國航天技術新的進展,更是未來整個天宮空間站全面建成的"奇跡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