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行情 - 與楊振寧壹起獲得諾貝爾獎的美籍華人是誰

與楊振寧壹起獲得諾貝爾獎的美籍華人是誰

是李政道,1957年,李政道和楊振寧因“發現宇稱原理的破壞”而被授予諾貝爾物理學獎。

李政道, 1926年生於上海,祖籍江蘇省蘇州市。

抗戰期間曾在浙江大學、西南聯合大學學習。1946年赴美國芝加哥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師從物理學大師費米教授。因發現宇稱不守恒定律與楊振寧***獲1957年諾貝爾物理獎。在物理學領域有很多傑出成就,多次榮獲各種獎,至今壹直活躍在物理學的前沿。

在中國極力提倡重視基礎研究,促成中美在高能物理領域的合作,幫助建成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他創辦了中國高等科學技術中心等多個學術組織,建議設立博士後制度和完善自然科學基金制度,創辦中美聯合招考物理研究生項目,為促進中國科學和教育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現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美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意大利科學院院士;是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等十幾所大學的名譽教授;是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洛克菲勒大學、紐約市立大學、哥倫比亞大學、意大利博洛尼亞大學、中國北京大學等十幾所大學的名譽博士。

展資料

李政道的研究領域很寬,在量子場論、基本粒子理論、核物理、統計力學、流體力學、天體物理方面的工作也頗有建樹。

1949年與羅森布拉斯和楊振寧合作提出普適費米弱作用和中間玻色子的存在。1951年提出水力學中二維空間沒有湍流。1952年與派尼斯合作研究固體物理中極化子的構造。1954年發表了量子場論中的著名的"李模型"理論。

1957年與奧赫梅和楊振寧合作提出電荷***軛不守恒和時間不反演的可能性。1959年與楊振寧合作,研究了硬球玻色氣體的分子動理論,對研究氦Ⅱ的超流動性作出了貢獻。1962年與楊振寧合作,研究了帶電矢量介子電磁相互作用的不可重正化性。

1964年與瑙恩伯合作,研究了無(靜止)質量的粒子所參與的過程中,紅外發散可以全部抵銷問題,這項工作又稱李-瑙恩伯定理。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李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