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行情 - 美國為何遲遲不願加入cptpp?

美國為何遲遲不願加入cptpp?

拜登是奧巴馬的副手,當初美國在奧巴馬的主導下搞壹個TPP,它的全稱是跨太平洋夥伴協議,又被稱作“經濟北約”,區別是,軍事北約當初是針對“華約”,而TPP則針對中國。奧巴馬和拜登、希拉裏在白宮象憋屁壹般憋出大招,即“亞太再平衡戰略”,他們是雙管齊下,兩邊圍堵,目的是打壓中國的崛起和發展。

可惜,奧巴馬苦心積慮搞得鬼八卦,被大家喜愛的特朗普同誌壹上臺就給“廢了”。TPP詭異的地方是排斥中國加入,他們的借口是“中國達不到加入的條件”,意思是不夠格,但是亞洲壹些不如中國的國家卻輕松地拉進去(大家有興趣可以搜壹搜他的成員國)。美國退出TPP,壹下子讓該組織象抽了筋的癩皮狗軟癱了。本來嘛,這個組織是美國搞起來的,幾乎是要完成了(奧巴馬要走了,下任希拉裏又沒有贏得選舉,他害怕這個費盡心機整出來的組織散架了,就降低標準,給各國施壓要在他離開之前把字簽了),就差壹步各國立法機構討論通過了。誰知道,特朗普同誌上臺全然沒把奧巴馬的心血放在心上,還責怪奧巴馬多事,整出壹個四不像,大筆壹揮“退出”。特朗普喜歡的是“單打獨鬥”,耍得是“個人英雄主義”,兩人的風格不同,結果自然迥異。

帶頭大哥走了,TPP怎麽辦?成員國居然沒有停止,尤其是日本十萬分失望,他覺得好不容易建立壹個“圈子”,還沒有運作就解散,實在可惜,安倍政府就試探著說,老大走了,我們還是要把它運作起來,大家意下如何?結果大家居然沒人反對(日本是第三大經濟體,沒有哪個成員國有資格反對),於是這些成員國按部就班的比準該協議,日本說改個名字吧,就叫“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簡寫“CPTPP”。本人估計這個“C”字是中國位置了。因為最近,中國有意加入。

日本內心復雜,中國加入,他鐵定要靠邊站,但是沒有美國或者中國加入,組織份量有點單薄。拜登政府上臺後在“撥亂反正”,但對是否加入“cptpp”,願望不太熱烈,或許國內的事情太多,或者還在評估,後者想在“另起爐竈”,反正以後美國不會幹自家搭臺讓別人唱戲的虧本買賣,故此,需要耐心觀望。

2021年2月3日 19.08

美國曾經是CPTPP的擁躉。美國當時支持CPTPP的目的有三個:

1,美國希望借助CPTPP,拿下亞太市場的主導權。

2,美國希望借助CPTPP,幫助美國進壹步加強對全球產業鏈的掌控。

3,美國希望借助CPTPP,擴大美國在亞太地緣戰略中的優勢,從而迫使東方大國屈從於美國霸權。

然而,事與願違!不久之後,美國發現美國無法通過CPTPP,去壓服東方大國,去獲取亞太市場主導權,去提升美國對全球產業鏈的掌控力。相反,CPTPP的其他成員,卻可以利用CPTPP機制,輕松的將本國產品傾瀉到美國市場上。於是,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覺得美國加入CPTPP虧了,特朗普讓美國退出了CPTPP。

如今,新任美國總統拜登,雖然在政見上與特朗普,大不壹樣,但是拜登與特朗普壹樣,十分看重美國的國家利益。

顯而易見,美國現在重返CPTPP不會給美國帶來什麽好處,頂多只能讓美國的小夥伴們,開心壹下。因此,美國對重返CPTPP沒有太大的興趣。這並不是說美國不願重返CPTPP,而只是說美國不急於重返CPTPP,美國希望利用CPTPP小夥伴們著急的心態,去為美國爭取更多的利益!

要知道,特朗普不允許別人占美國的便宜,拜登也不允許讓美國吃虧!

奧巴馬當時是積極要加入TPP的

是特朗普上臺後主動放棄了

特朗普不看好TPP的價值

實際上特朗普不看好任何多邊協議

特朗普打算用單邊方式讓美國與各個主要經濟體分別談判達成雙邊協議

這樣美國與誰談判都有優勢

而不是按照多邊規則成員國壹起遵守

這是他威脅要退出世貿組織的原因

在特朗普宣布不參加TPP情況下

由日本接手

繼續談成了11國參加的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簡稱CPTPP,Comprehensive and Progressive Agreement for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是美國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TPP)後該協定的新名字

名字微小改變並不增加內涵

日本安倍晉三政府幹成了這個協定

體現了多邊主義的勝利

也預示單邊主義的失敗

這是特朗普大選失敗的原因之壹。

拜登剛上臺半個月

要忙的事情太多

如果他的政府真誠加盟CPTPP

證明他是多邊主義者

沒有哪個國家希望美國優先

這種單邊主義疊加霸權主義的特朗普口號會傷害全人類。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近日在新加坡《彭博創新經濟論壇》上表示,美國不會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但會尋求與印太地區誌同道合的夥伴成立壹個超越CPTPP,比傳統自由貿易協定更廣泛和自由的經濟框架,以利於與印太地區夥伴在經濟上重新接軌。同期,美國貿易代表戴琪在東京表示,最早可能在明年啟動印太地區各國新夥伴關系。在2018年CPTPP達成時該組織表示,如果美國願意重新加入可以就專利條款再次談判,同年特朗普也表示願意再次談判,但美國最終還是放棄了加入CPTPP,這究竟是為什麽呢?

2005年,四個環太平洋小國新加坡、文萊、智利和新西蘭發起自由貿易協定,2008年布什宣布參與這壹協議制定,這就將TPP從壹個小池塘變成了大池塘,迅速吸引了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墨西哥等重量級玩家的加入,成員擴大到12個國家。除了貨幣統壹和市場統壹外CPTPP幾乎成為類似於歐盟關稅同盟的內部無關稅組織,成員國之間的服務業進口限制取消,相互開放國內投資市場,而且投資方可直接起訴主權政府對自己的不公平待遇,另外還有數字產品自由化。TPP對發展中國家來說,可以獲得更大的開放市場,但也放棄了自主發展的機會。對發達國家來說可以通過輸出服務業和知識產權的保護,維護自己在產業鏈上遊的位置,將 產品的研發和高端制造保留在國內,價值鏈中低端部分轉移到發展中國家,通過這種方式實現全球規模經濟,並由此達到全球利潤最大化。

自由貿易的結果使得發達國家面臨更嚴重的資本輸出和中低端制造業轉移造成的產業空心化,是否加入TPP在美國引起了巨烈的爭議,部分人認為加入TPP雖然可以提振美國經濟,但會造成更高的失業率和貧富差距拉大。另壹部分人認為制造業職位流失可以被農業和服務業出口增加彌補,更重要的是在地緣政治上美國可以主導環太平洋地區貿易規則,促進這壹地區更為充分的市場自由化、勞工保護、知識產權保護和環境保護。正因如此TPP成為奧巴馬重返亞洲的核心,當時美國最大的妥協就是放寬了壹些專利權的保護,以此換取達成TPP的達成。但是TPP最終還是被美國的政治鬥爭所扼殺,因為,自由貿易傷害了美國的勞工階層,在大選之年誰得罪了工人階級,誰就會丟失大量選票,當特朗普高舉制造業回歸大旗時,希拉裏的敗局就被註定了,她就是參與TPP談判的主要執行人,這無疑是她最大的軟肋。特朗普在上臺的第壹天就宣布退出了TPP談判。

現在大多數CPTPP國家是歡迎美國重返的,因為美國的貿易標準更高,消費市場也更大,但美國最終還是選擇了不加入,其壓力主要還是來自於國內,民主黨在國內的政治形勢並不在優,而且拜登的支持率不斷下降,民主黨很有可能輸悼明年的中期選舉,這種時候就連提CPTPP也得小心奕奕,雖然許多精英也看到了加入CPTPP的好處,但在政治高度分裂,***和黨全力狙擊民主黨的情況下,民主黨根本不敢邁出這壹步,只能在阻止中國加入CPTPP(美墨加自由貿易協定規定仼何壹方與非市場經濟國家簽訂貿易協定須得到其它方同意)的同時,以與中國競爭為名號起爐竈,推出壹個印太夥伴經濟合作框架替代CPTPP。

凡與敵戰,須要選揀勇將銳卒,使為先鋒,壹則壯我誌,壹則挫敵威。《百戰奇略·第壹卷·選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