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當年蘇聯不從古巴撤走導彈,美國敢不敢發射核導彈?
古巴導彈危機,是美蘇在冷戰壹次最為激烈的相互碰撞,最終以美蘇雙方相互妥協,蘇聯率先服軟,美國隨後同意和解而告終。
古巴導彈危機,被認為是人類存亡最危急的時刻,美蘇兩國的領導人肯尼迪和赫魯曉夫的手指頭都在核按鈕的附近徘徊,壹直等待著對方做出妥協。在熬了13天之後,蘇聯領導人最終沒有熬到最後,率先做出了妥協。
接下來還是讓我們簡單的回顧壹下古巴導彈危機。
1959年,美國在意大利和土耳其率先部署了中程導彈,直接威脅到了蘇聯的國土安全。這是壹次美國主動發起的挑釁,在蘇聯的家門口布置彈道。蘇聯也不甘示弱,作為還擊,蘇聯決定在美國的後花園古巴部署導彈,並付諸實踐。
1962年10月14日,兩架美軍的U2飛機飛到古巴的上空,並拍攝了大量的照片。次日,美國的軍事專家根據拍攝是照片分析出了古巴有蘇聯的導彈發射裝置。
肯尼迪對此情況迅速做出了反應,在10月22日,迪尼肯發表電視講話,向全世界通告了蘇聯在古巴部署導彈(選擇性的遺忘美國也在土耳其部署了彈道),並決定對古巴實施武裝封鎖,任何進入古巴的船只都必須接受美軍的檢查。
與此同時,美軍的軍隊開始迅速集結,美國的戰鬥機甚至開始負載這核彈頭在古巴的上空盤旋。
肯尼迪如此激烈的反應,令赫魯曉夫有些吃驚。不過赫魯曉夫也不是好惹的,他也立刻下令蘇聯軍隊加快向古巴運輸導彈來進行對抗。美蘇雙方之間已經是劍拔弩張,戰火壹觸即發。
不過,戰火最終沒有燃起來,綜合國力稍遜壹籌的蘇聯最終還是率先做出了讓步,答應從古巴撤走導彈。對此,美國也做出了回應,解除了對古巴的武裝封鎖,肯尼迪還口頭承諾撤走土耳其的導彈(僅僅是口頭承諾)。
就這樣,古巴導彈危機就此解除。
如果說蘇聯沒有率先服軟,肯尼迪敢挑起核戰爭嗎?
個人認為,肯尼迪是有這個膽量挑起兩國之間的戰爭的,畢竟在綜合實力上,美國占據優勢,在核武器數量方面,美國當時也同樣占據優勢。
不過,迪尼肯敢挑起戰爭,但是未必有膽量敢挑起核戰爭。蘇聯當時的核武器數量確實比不上美國,但是也弱不到哪裏去。美蘇之間壹旦展開核戰爭,必定是兩敗俱傷,迪尼肯沒有這個膽量,赫魯曉夫更沒有這個膽量。
如果是雙方最終爆發戰爭的話,極大可能是雙方相互試探,進行壹場局部的常規戰爭,然後會進行談判最終達成和解。
再說句題外話,古巴導彈危機中,赫魯曉夫和迪尼肯都屬於失敗者。
古巴導彈危機之後,赫魯曉夫在蘇聯國內的威信驟然降低,在1964年被趕下臺;而肯尼迪雖然贏得了與赫魯曉夫的對話,但是還是有人對肯尼迪的表現不滿意,1963年,肯尼迪遇刺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