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做柿餅的時候要不要剝皮呢?為什麽?
制作柿子餅是農村老人喜歡做的事情,挑選個頭大的柿子,要把皮削的幹幹凈凈,還要有柿子蒂把,削了皮的柿子用繩系起來,壹個壹個串成串掛在院子朝陽處,記住了,必須削皮,不然的話就只能曬成軟軟的紅燈籠,只能吸甜甜的柿子汁液,做不出好吃的柿子餅,削了皮才有機會讓水分蒸發,最後變成柿子餅。
選材很重要。壹定要選擇硬度大的,沒有損傷的柿子。因為柿子在樹上往往會變軟,這樣的柿子做不成柿子餅,壹是不好去皮,即便去了皮也不好成形,會爛掉。而在摘柿子時,不能保證所有壹的柿子都不落地摔傷,壹旦摔傷後,受傷的地方既容易腐爛,又不能去除澀味,做不出好的柿子餅。
父母會把其他的柿子做成柿餅,肯定是要去皮的,有壹種去皮小機器,需要技術,我自學成才,也做得很好,現在大部分孩子都沒見過那種小機器,其實也就是人工用木頭做的,左手轉輪子,右手拿刀去皮,隨著輪子壹圈圈的轉,皮也削完,整個過程只有幾秒鐘,柿子去皮以後,還要放在篦子上晾曬,默寫差不多了,在壹個個把它們捏扁,這時候,天就基本上入冬了,就到了給柿子上霜的時候,我記得是給柿子蓋上塑料紙還是怎樣,過壹段時間,柿子上就會有壹層白霜,很甜很甜,柿子經過風吹日曬,也變得軟糯綿甜。
柿子不去皮口感會很差,去皮後也方便曬幹曬幹的,而且柿子的鞣酸大多集中在果皮中,鞣酸會刺激口腔的黏膜蛋白,有很麻澀的口感。還有柿子皮中的鞣酸,壹起吃容易形成胃柿石。去了皮的柿子用細繩(我選的魚線)順著柿子果柄處纏繞,掛在向陽通風的地方暴曬壹星期左右。然後取下用手捏扁(也可以省去這壹步,這樣做主要是圖了有個餅樣)。再曬10天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