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行情 - 武夷山蠟燭會的來歷

武夷山蠟燭會的來歷

武夷山蠟燭會的來歷是為了悼念辟支古佛。

辟支古佛姓翁,號藻光,吳屯瑞巖人,河西節度使翁承欽之子,出生於唐武宗會昌甲子年(844年),性格孤僻。十歲出家,《古佛全傳》載其“夏則褚夜衣而生,冬則扣冰而潔”,故又稱“扣冰老佛”。城關有壹條巷子,叫扣冰巷,就是古佛住過的地方。

古佛的師父雪峰禪師說:“子冀日必為王者師,歷遊四方,求凈僻處,以成定慧”,藻光出家後歷盡艱辛,致力佛法研究,是我國古代參悟到禪學真諦的大師之壹。相傳古佛十分靈驗,有壹次黃河決口,餓殍遍野,河堤無法修好,翁辟支古佛在崇安修寄水齋,黃河河堤才治理完成。

節日習俗

千百年來,蠟燭會規模盛大,各地都奉辟支古佛,以攘瘟疫,以消天災。吳屯會期是農歷二月初壹,黎口為二月初六,嵐谷為二月十三(後改二月十壹)、大渾為二月十五,城關為二月二十壹,幾乎整個二月份都被蠟燭會所籠罩。在各地的蠟燭會中,以城關最為隆重。

每年的二月初八日就有“議會”,十六日迎奉城關光化寺的老佛塑像,稱為“佛過街”。二十日派十多個彪形大漢,在淩晨前到吳屯小寺接老佛肉身像。接佛時,這些大漢擡著古佛,急跑擡入城關,路上絕對不能休息停留,稱為“賽佛”。老佛接到城關後,家家戶戶選壹對最好的蠟燭送庵,庵中燈燭輝煌,壹對對蠟燭從佛像前的香案桌壹直點燃到大門口。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蠟燭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