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伯倫和丘吉爾有哪些分歧?
1937年5月28日,鮑爾溫由於年邁辭去首相職務,繼任他的是內維爾·張伯倫。丘吉爾希望借此機會進入政府。於是他壹反常態百般奉承張伯倫。他在發言中稱贊張伯倫是傑出的議員和活動家。
然而丘吉爾仍被排斥在政府之外。之後他和張伯倫的分歧越來越大。張伯倫是個智力有限的人,他自以為找到了壹個壹箭雙雕的辦法。他主張推動德國同蘇聯交戰,這樣既會消滅蘇聯,也可以使德國精疲力盡,沒有能力為爭奪歐洲霸權而同英國作戰。丘吉爾則認為德國不僅對蘇聯是個威脅,而且對英國和其他國家也是威脅。
張伯倫對自己的外交能力估價很高,對同希特勒和墨索裏尼的談判寄予毫無根據的希望。他認為只要同法西斯獨裁者坐下來談判,就能立刻說服他們接受符合英國利益的條件,並和德、意達成協議。實際上張伯倫正是這麽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