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松看美國讀後感
巖松看美國讀後感
美國,從小到大,給我的印象就是,是個強國,美國人就是開放的,富有的;美國思想是自由的。因為也沒有看美劇的習慣,所以剩下的印象就是壹片空白。
記得小時候看電影,只要是美國片或者說是外語片吧,就會直接跳臺,因為由衷的覺得還是漢語好,聽著有感覺,所以即使是要看美劇,也得要漢語發音的。但是隨著慢慢長大,開始學習外語,開始自己去了解壹些新的東西後,發現自己的觀念完全轉變了。美國電影必須是純美口音的才看,也會經常跟壹些美劇。說實話,不是我崇洋媚外,確實美國電影的特效還有壹些劇情確實是我們比不上的。說多了,接下來開始描述下我對白巖松寫的這本《巖松看美國》的讀後感想吧,純屬於個人觀點。只為記錄下讀完這本書的感受。
這本書的描述裏面,最令我感動的是美國的校車和圖書館。在美國,妳經常會看到壹輛輛黃色的身影在馬路上行駛——校車。校車在美國已經做成了壹種行業,或者說是壹個體系。不管是整個國家還有個人都已經把它當做壹項生活的必需品。
曾看過壹則新聞,壹輛悍馬與美國的黃色校車相撞,悍馬破損不堪,而校車卻只是有些小損傷,至少裏面的人是安全的。這跟前段時間海南海航發生的.那個校車事故相比,真是無法用言語形容。不要覺得這則新聞誇張,在美國,對黃色校車的重視程度不亞於總統出行的轎車。(www.eduche.com)它的安全系數是得到很大的保證。美國有自己的壹套校車管理制度,包括維修保養,定期檢查等,都有非常完善的系統流程。因為這輛車載有的是國家的未來,壹位校車司機這麽說。
美國的圖書館,用作者的話就是FREETOALL自由通行。因為它是完全免費的面向所有人的圖書館。在美國,基本沒隔多遠就能看到壹座圖書館,這點讓我感到很驚訝。
美國的圖書館,可以說是成為人們生活的壹部分,為什麽這麽說呢?因為,因為無論何時何人,就是妳是壹個流浪者,妳都可以進去享受免費的閱讀,並且圖書館還提供插口和無線等免費的服務。每周都會舉辦各種各樣的活動,去充實人們的生活。尤為重要的壹點是,美國的居民們都相當配合和喜歡這種活動。
不過唯壹缺點是因為寫作背景在08年的金融危機爆發時期,所以並沒有太多的從人們的生活習慣,還有民族特點,美國教育等方面去進行訪談。所以只是比較宏觀的對美國進行壹些介紹,不過還是挺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