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士鼓的小常識
爵士鼓是我步入音樂職業生涯三十多年來的終身夥伴,我們***同走過由早期的農業時代至今資訊社會,並歷經上千的音樂舞臺經驗以及多方面的挑戰,由於早期的學習環境資訊上較為缺乏再加上個人音樂上的障礙,這更加深了我當時學習爵士鼓的艱難。在我國小時期即開始學習樂器至十四歲這當中曾接觸並學習過有十種以上樂器,雖然如此最後我選擇最為喜愛的爵士鼓,可是它卻是我所有樂器裏最弱的壹項,從此以後我再也沒有好日子過,因為我是個未滿十七歲的小毛頭更是壹個技藝不成熟的出道者,我必須為每天面對舞臺上的多重難題而困擾,臺下更需要加緊克服我的技巧上問題!這是我年少的恐怖回憶!當然也是我個人音樂舞臺上的最大受益與收獲,同時是我三十多年不曾懈怠不停學習的主要因素。
在我初學爵士鼓的時候心裏有很多的疑惑,我找不到資料只能以我對樂器演奏的視譜反應去觀察老師在演奏當中的壹些技巧,在市面上也找不到壹本所謂的爵士鼓教本更找不到上壹代所留下來的資料,這是為什麽我壹直想在技巧上能夠確實得到之體驗與應證,所以推動爵士鼓、教授爵士鼓是個人抱以教學增長的心態從事,借此希望以實際所學經驗提供初學者壹個較具體正確的方法與觀念,這是我壹直最愛與最想做的事。
在這復雜且多變化的爵士鼓裏:基本打法、技巧、槌法、滾打、移動、踩法、視譜、套鼓概念、運用、節奏、演奏技巧....等。這是身為鼓手每人所必須面對的問題,就壹般來說大都知道自己是鼓手但卻不太清楚將來會是什麽鼓手,因此在對於技巧上的要求各有所不同,有的認為基礎重要壹直在單打雙打上打轉,有的在雙腳上下功夫,有的在節奏上找話題,所不知在無形中音樂卻忽略了壹大節,大家都會說鼓手是樂團中的靈魂,但從來沒人說其實鼓手在樂團中音樂性是屬較弱的[指壹般鼓手]有些是連音階都聽不懂,也難怪很多鼓手打了好幾年的鼓都還不知道如何調音,所註意的焦點都是哪些鼓皮是打不破的,哪些鼓棒是打不斷的,那些銅鈸是最棒的,手多快腳多快…等,卻也忽略最重要的音響[樂器間之協和***鳴]。
在眾多打擊技巧當中最難也最令人傷透腦筋的那必然是節奏Rhythm感,也就是所謂的Down Up Beat,這在打擊技巧上來說可是會有壹番非常有意義的打法分析Down Up Stroke,幾年前曾出版過爵士鼓打法秘訣這本教材書,其內容為;舉、擊、停、彈、移[順自然打法]這是個人以多年來的實際經驗引用中國五型式觀念所詮譯的五型運槌法,但由於內容過於深奧而不為壹般鼓老師及初學者所能接受,事實上現在已經證明,目前幾位世界上最具知名的超級鼓手如:Vinnie Colaiuta、Dave Weckl都是以這壹類打法而聞名[指其技巧性],這麽壹來很多學鼓者都陸續來信想購買,可惜的是這本書市面上已經絕版。
在此非常高興再次提供給喜歡爵士鼓的朋友們對Down Up Stroke更進壹步的了解。
「套鼓」是由高低不壹致組合而形成多角度的打擊面,在此情況下若想以平常的平面式練習方法要坐在鼓上操作,那確實有些困難,因此手睕、手指、手肘、手臂、腳、都會成為壹般所爭執的問題,事實上套鼓操作並沒有想像中那麽難,問題多半是在Down Beat Up Beat,這而我提供幾點給大家做參考;「舉」「擊」「停」「彈」是壹個順循環練習動作.
壹、「舉」鼓棒啟動前的動作
由下而上=鼓棒由下方提起至上方位置。例圖壹:up Stroke
相關圖片:
二、「擊」鼓棒舉起後向下之動作
由上而下=鼓棒經由「舉」的上方位置向下動作,於鼓面1~2寸高度。例圖二:down Stroke
三、「停」鼓棒打擊之後所停止位置
由下而下=鼓棒維持在下方位置動作,於鼓面1~2寸高度。例圖三:tap Stroke
四、「彈」鼓棒打擊之後連續揮棒動作
由上而上=由上而下之間的循環動作。例圖四:Full Stroke
接著是單手的適應練習
開始先由單手適應之後再換另壹手以同樣方式練習。
例圖五:練習壹
例圖六:運槌法公式參考
例圖七:運槌練習
以下提供的幾個動作方法看起來很簡單但實際打起來會有點吃力,這是給壹般初學者做為練習參考
(R=右手)(L=左手)
1.RR.LRLL.RLRR.LRLL
2.RL.LRLR.RLRL.LRLR
3.LR.LLRL.RRLR.LLRL
4.LR.LRRL.RLLR.LR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