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行情 - “雙11”“雙12”的商品真的就低於平時價格嗎?

“雙11”“雙12”的商品真的就低於平時價格嗎?

不是的,部分雙11”“雙12”商品價格高出“平時價”壹倍多。

中消協發布的2017年“雙11”網絡購物商品價格跟蹤調查體驗報告。報告顯示,體驗員壹個月跟蹤16家電商平臺的539件非預售商品價格後發現78.1%的商品“沒便宜”。其中,先漲價後降價、不降價反提價問題突出,天貓、淘寶、京東、當當等知名電商被中消協點名。

在報告中,中消協分先漲價後降價、不降價反提價兩大類問題總***曝光了18款、9家平臺價格存在貓膩的商品。這9家平臺分別是當當網、京東網、淘寶網、貝貝網、國美網、網易考拉、亞馬遜、蘇寧易購和我買網。

部分平臺商品的“雙12”價格甚至比“平時價”高出壹倍多。如亞馬遜平臺某款標稱為“大嘴猴”品牌針織衫,體驗員發現“雙11”前價格為53.1元(不含運費),“雙11”期間價格漲至109元(滿99元免運費),增加了壹倍還多,在曝光類商品中,這款商品的漲幅也是最大的。

所以,雙11”“雙12”的價格不低於平時的價格,而是商家惡意提高價格以後,再使用雙11”“雙12”的活動,出售部分商品達到獲利的目的。

擴展資料:

“雙11”“雙12”的商品可能會高於平常的價格,而不是低於平常的價格。中消協表示,價格是消費者參與集中促銷期活動的重要考量因素。鑒於目前在集中促銷活動期間仍然存在大量先漲價後降價、虛構“原價”等價格誤導行為,存在通過隨意標註劃線價格逃避“虛構原價”的法規約束。

涉嫌誤導消費者,建議政府有關部門進壹步完善適應網絡購物方式的價格法律規定,規範平臺及商家的價格行為,加大價格動態監測力度,適時公布價格監測結果,將價格嚴重違法行為列入失信黑名單並予以公示,方便消費者查閱。

呼籲電商平臺及商家誠信經營,使用簡潔的價格促銷表述方式,不設置復雜的使用條件,讓消費者明明白白消費。

中國消費者協會-2017年“雙11”網絡購物商品價格跟蹤調查

人民網-雙11貓膩商品雙12仍漲價 價格高出"平時價"壹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