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丨心向東極
東極卻是隨著韓寒的《後會無期》漸入視線,其實東極島不是最東邊的島嶼。最東邊的應該是釣魚島,不過那裏現在沒法上島,我們也不可能去那裏度假,現在能去的最東邊的是枸杞島東側的嵊山島,這個事實告訴我們取壹個好的名字是多麽的重要。
生長在江南水鄉的我,對於有海的地方總是特別向往。夏天到了,該去尋覓有海景、有質感、有情懷的地方了。想放空下自己,去看看遠方的碧海藍天,尋找壹絲內心的平靜。心向東極,跨過山和大海,只為尋找心中的那壹抹藍。
在沈家門下了大巴車,由於路上堵了兩次車,時間緊迫,壹路狂奔,有驚無險地在半升洞碼頭上了去東極島的船,沒錯過就是美好旅行的開始。
船在海上要航行兩個小時,剛開始的海水是土黃色的,像大多數慕名而來的人壹樣靠在船舷邊迎著海風和浪,盡管遠方依舊在遠方,但閉上眼便也像是有了跨過山和大海的模樣。
船到了外海,海水就是漂亮的藍色了,在太陽的照射下波光閃閃,壹望無際的海連著東邊的天。
東極島並不是壹個正式的地理名稱,也不是指單個的島嶼,而是習慣上對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區東極鎮所轄的所有島嶼的總稱,我們所說的東極島由廟子湖、青浜島、 東福山、黃興島等幾個小島組成,其地理上的正式名稱應該是“中街山列島”。
當客輪靠近廟子湖島的時候,壹邊下船登島廟子湖,另壹邊則是轉小船去青浜島和東福山島的。我隨著人流乘著排隊下船,站在船舷側身遠望,除了有些年頭的碼頭、蔚藍的海洋、停泊的漁船,還有那山坡頂端手持火把、目光炯炯的"自由男神"財伯公雕像,風雨無阻的為遠方的人們指引方向,紿人以溫噯的力量。
通往碼頭的跳板兩側有船工保護客人下船,我輕快的走過跳板,壹腳踩上廟子湖堅實的陸地。站在碼頭上,返身回首望海,澄澈碧藍,寧靜安詳,島邊的浪花輕輕舞動,裙裾般的。幾艘漁船,泊於海灣內,風擎紅旗,美麗如畫。財伯公旁礁石上有壹個燈塔 ,在茫茫的大海之中尤為顯眼,來到這裏的人第壹眼看到就是它。
依山而建的層層疊疊的民居,印襯在夕陽下,格外迷人。藍天紅雲下的漁村、港灣、漁船、燈塔、雕像,無法用語言描述的美。
電影《後會無期》讓東極島這個祖國東端的神秘島嶼聲名遠揚,祖國第壹縷陽光照射點的光環加持,已然賦予了這座島嶼精神上的含義。近幾年來,漂泊在東海上的這幾粒孤島,成為壹眾文藝青年追求山川大海、詩和遠方的打卡之地。
安頓好住宿,已是夕陽西下,從下榻的網紅民宿奇跡26出發,沿海邊公路來到西極亭,找到壹塊光滑平坦的大石頭坐下,急切等待欣賞這美麗的海上日落景觀。
被瑰麗彩霞包圍簇擁著的夕陽,依依不舍:壹邊是歸家的喜悅,壹邊是對大海的深情。它像惜別的戀人,左顧右盼,臉上湧起淡淡的紅暈。
海邊的兩塊大石頭上站滿了人,都在等待海上日落的美景,捕捉下沈夕陽的美姿。太陽快落至地平線時,攝影愛好者紛紛拿起手機和相機,抓拍這壹壯麗景觀。夕陽的余暉灑在臉上,臉也變成了紅褐色,感覺就像是位慈祥的老人深情地撫摸著妳,親切而又溫馨。
我知道,最美麗的其實是最短暫的。這壹刻的美麗,很快就將消失,變成壹張張的照片,和內心深處永恒的珍藏。此刻,我所能做的只是不停地按動著快門,把東極島最美麗的晚霞、落日美景定格住。
夕陽邁著歡快的步伐地躺到雲層後面,周圍的紅霞慢慢地變暗,天空抹上了 壹片淡紅。陣陣涼風吹皺了平靜的海面,觀看海上日落的人潮也已離去。
次日,從廟子湖島至東福山島,途徑青浜島,傳說中的海上布達拉宮,由於時間有限,沒有登上青浜島。
登上東福山島,碼頭上客船漁船絡繹不絕,島上遊客商販人來人往。從碼頭邊的“大海之子”民宿,沿著藍色欄桿和石階,壹路領略真正的大海,真正的驚濤拍岸、波濤洶湧、海天壹色、壹望無際。
東福山島和廟子湖島的風格是截然不同的,廟子湖島配套設施較完善,開發利用較充分,相對現代化的壹座島,更多的是濃厚的漁家特色。而東福山島幾乎包攬了真正意義上的陽光、碧海、島礁、海味,且水質清澈,是少有的純潔之地。
東福山島據傳因徐福東渡時曾經落腳此島而得名,常住人口不多。而如今伴隨著旅遊資源的開發,部分土著島民已經回到島上開起了民宿和農家樂。
著名的“福如東海”這句成語就是來自這個島,山坡有壹奇石,形似雞蛋,屹立在海邊,能與海天佛國普陀山的“天下第壹奇石”媲美,並刻有天下第壹福的“福”字,傳說到達此地的人都能增福增壽。
東福山島充滿著漁家風情,門前掛上墨綠色的地籠漁網,家家戶戶的房子都是采用島上原有的石頭砌成,石房、石墻、石板路,構成了壹個石頭世界。石屋已經廢棄很久了,直到現在,長滿了植物,越發得古樸,越發的與大自然融為壹體。這也是東極群島最有特色的壹道景點,帶給遊人驚訝和贊嘆的喜悅。
東福山島的海是我見過最令人念念不忘、流連忘返的海。沿途的海洋自然風光完全是文字無法描述和形容的,只有眼睛和心靈是最可靠和誠實的。
下午從東福山回到廟子湖,準備環島看看。山上就壹條路,可以坐纜車,到壹個景點停壹下;要麽自己順著路走。我們決定先去看東極島唯壹的沙難後沙灘,後行至東極亭,再沿著公路走。壹路打量著驚濤拍岸中的漁島,恍如夢中,似曾相識。遠天遠海,只覺得這個島特別安寧,只有海潮擂鼓般的聲音。
當眼前只有遼闊海岸,當耳邊只有寂寥海風的時候,會覺得很多喋喋不休的事情如此遙遠和無意義。有時候,把自己放逐在遠離城市的地方壹些時間,可能可以收獲更多。
路過壹棟房子,開始好奇,壹個房子有什麽好看的,看了門口的牌子才知道,這就是《後會無期》裏面開頭被炸掉的房子。這座小房子現在已經被圍欄圍了起來,豎起了壹塊“電影拍攝地”的牌子,成了島上的壹個景點。
財伯公像三面環海,是壹個很適合發呆的地方。這裏有陽光,有蘆葦,有石板路,有太平洋上的風,也有三三兩兩情侶夥伴的卿卿我我。是不是就這樣可以歲月靜好,但其實管他靜不靜好,就這樣,吹著來自太平洋的風,發發呆,壹切也是剛剛好。
壹個島,有了漁村,就有了壹抹靈氣,有了壹種海陸交融的勃勃生機。壹排船,靜靜的擱置在海邊的船塢裏。徜徉於漁村,最常見的就是漁船。傍晚和早晨,我不止壹次的和他們在村的角落裏和它們相遇。
島不年輕了,相遇的居民中,無論是勞作的,還是閑聊的,大多是皺紋滿臉、白發蒼蒼,用壹張素臉沈默在時間中。他們依海而居,討海為生,大海中的生死無常,讓他們變得超脫、從容。甚至島上的狗也從主人身上學到了這種淡定。就是路上遇見的漁民家的狗,也不會對著我們呲牙咧嘴,而是安靜的自做著它們的事。
這種氛圍壹直縈繞著我們,讓我們感覺自在,愜意。我用鏡頭記錄著東極,我想用我的文字表達我的感受,卻壹直找不到最最貼切的。
來東極島,看海上日出是個固定節目。但停留的這些日子裏沒趕上東極島的第壹縷陽光,我也沒有因此而有太多的沮喪,留點遺憾下次再來。
來到東極島,離開了陸地,離開了人群,離開了城市,沒來前我想可能會寂寞。但真的踏上了東極島,我反而瞬間感受到壹種安寧。突然覺得已經不需要更多的旅行不需要更多的新鮮去刺激自己,內心夠平靜,去哪裏都是旅行,東極島更像壹個心靈的靜修地,質樸與安寧。
乘船離開,帶著戀戀不舍揮別美麗的東極島,淳樸中帶著商業頭腦的東極居民,住民宿,吃漁家飯,環島漫步,看海上日落,探訪《後會無期》拍攝地,當然還有極高的消費水準,這壹切,都將留在我記憶深處。
文字之光專題 秉持“為好文找讀者、為讀者找好文”的價值理念,目前不接受投稿。
金色梧桐 是其優選專題,歡迎投稿薦稿。
主編 韓涵微語 攜全體編委人員恭候妳帶著優秀的文字找到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