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行情 - 二十世紀前中期常州曾經有哪些民族資本家?興辦過哪些企業?為中

二十世紀前中期常州曾經有哪些民族資本家?興辦過哪些企業?為中

實業家盛宣懷、劉國鈞  劉國鈞(1887~1978)

又名金巽,出生在江蘇靖江,自幼家境貧寒,備嘗艱辛,在帝國主義列強和官僚資本傾軋下,慘淡經營,艱苦創業。早年在常提倡“機器革命”,“土紗救國”,1930年果斷集資創辦常州大成紡織染公司。8年間使大成企業由1個廠發展到4個廠,紗錠由1萬枚發展到8萬枚,資金由50萬元發展到400萬元,被當時經濟學界譽為罕見的奇跡。他三渡日本,考察歐美,引進技術、管理,結合工廠實踐,提出工管工自治化、工教工互助化、工資等級化、華廠革新化、出口優質化的口號,全面提高工廠管理素質。並率先在我國紡織界中試制成功燈芯絨、絲絨。抗日戰爭勝利前夕,撰寫了《擴充紗錠計劃芻議》壹書,認為抗戰勝利後,可用15年時間將全國紗錠擴展到1500萬枚,與世界紡織業爭王座, 1950年毅然自港返常,在江蘇省私營棉紡業中首先實行公私合營。1958年當選為江蘇省副省長。國民經濟困難時期,出謀獻策,提倡養兔,提出辦廠要“生產增良,清潔衛生,廢物利用,價廉物美”四要點。十年動亂時,親筆書寫“人老心不老,永遠跟黨跑”對聯,以示堅定信念。還創辦劉國鈞職教中心,進行各種職業的培訓。

盛宣懷(1844年11月4日—1916年4月27日,漢族,出生於江蘇常州府武進縣龍溪,逝世於上海),字杏蓀,又字幼勖、荇生、杏生、號次沂、又號補樓、別署愚齋、晚年自號止叟,還有思惠齋,東海,孤山居士,紫杏,愚卿等號。清末政治家、企業家和福利事業家,官僚買辦。1879年,署天津河間兵備道。1884年,赴粵辦理沙面事件;同年,署天津海關道。1885年,任招商局督辦。1886年,任山東登萊青兵備道道臺兼東海關監督。次年,在煙臺獨資經營客貨海運,航運範圍不僅擴大到山東整個沿海,而且還開辟了煙臺至旅順的航線。1891年春,在煙臺設立膠東第壹廣仁堂慈善機構。次年,任直隸津海關道兼直隸津海關監督。1896年,任鐵路公司督辦,接辦漢陽鐵廠、大冶鐵礦,奏設南洋公學於上海。1902年,任正二品工部左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