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行情 - 清光緒窯變釉貫耳瓶

清光緒窯變釉貫耳瓶

6月22日意大利布雷西亞壹家拍行的拍品,清光緒窯變釉貫耳瓶,故宮博物院同款!

貫耳瓶是古代宴會上的遊戲用具,在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宴請賓客時的禮儀之壹就是請客人射箭(射禮)。那時,成年男子不會射箭被視為恥辱,主人請客人射箭,客人是不能推辭的。後來,有的客人確實不會射箭,或者主人家裏地方小,就用箭投酒壺代替。久而久之,投壺就代替了射箭,成為宴飲時的壹種遊戲。秦漢以後廢除了射禮,投壺便成為壹種宴賓的娛樂,在士大夫階層中盛行不衰,每逢宴飲,必有“雅歌投壺”的節目助興。在流傳過程中,遊戲的難度不斷增加,不僅產生了許多新名目,還有人別出心裁在壺外設置屏風盲投,或背坐反投等等。投壺發展至魏晉南北朝時,其器型發生較大變化,在壺口兩旁增添兩貫耳。因此在投壺的花式上就多了許多名目,如“依耳”、“貫耳”、“倒耳”、“連中”、“全壺”等,貫耳瓶由此誕生。到了宋代貫耳瓶成為文人案頭的陳設器。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器型的大小、高矮略有變化,但其主要特征“貫耳”沒變,人們以它的特征而命名——貫耳瓶。此造型壹直沿用至清末,成為清代官窯中傳統式樣,為清宮瓷器之經典器形。

貫耳瓶:長方形口,委角。直口,溜肩,圓鼓腹,圈足,肩部附長方穿。腹部二面凸杏元。外壁施均紅釉,口沿四角部呈窯變蘭色,釉色肥厚光潤,器身通體施窯變釉,釉面以紅色為主色,交相輝映著黑色斑塊,在口沿及折角釉薄處露出白色底色。這種紅黑基調為主的窯變釉為現代景德鎮“三陽開泰”釉奠定了工藝基礎,底部無釉,底心刻楷書六字雙行款:"大清光緒年制"。

想了解詳情或參與競拍,請私信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