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行情 - 明朝發生的那場瘟疫叫什麽

明朝發生的那場瘟疫叫什麽

明末鼠疫。

明末大鼠疫又叫京師大瘟疫,是在中國北方出現的大規模流行病,發生的年代則正好是在崇禎年間。波及範圍比較廣泛,包括了山西和華北的數個大省。發病的時間點是從崇禎六年開始的,十四年的時候流傳到了河北,隨著戰爭和起義軍流傳的到了更多的地區。

等到李自成殺進了北京城的時候,北京城的居民由於鼠疫的危害已經死了不少人了,這時的北京城更像壹座死氣沈沈的城市。

針對這次明朝末年發生的鼠疫,當今的學者曾經專門研究了這次瘟疫的影響,並發表了壹些相關的論文。這其中上海交大的壹位歷史系教授曹樹基根據明朝末年的壹些相關史料就發表了壹篇關註度比較高的論文,其中得出了驚人的結論,這次由老鼠造成的瘟疫是明朝滅亡的決定性因素,也就是老鼠亡明的觀點。

事件背景

1、生態破壞

歷史記載,自明嘉靖始,明朝與蒙古邊境之間常有變亂,致使許多漢人逃往蒙古草原,大面積的牧場被開墾為農田,改變了牧場的生態環境。其中,原本生活在草原上的老鼠生存空間被壓縮,人與鼠接觸的機會大大增加。

2、氣候異常

同時,明朝末年恰又是旱災頻發的年代,萬歷期間曾有過三次大旱且均引發瘟疫;崇禎十四年,再遭大旱且歷時4年。旱災肆虐,逃荒保命的不只是難民,老鼠也需到處尋找食物,較大數量的老鼠進入人類的居住地也就順理成章了。

鼠疫桿菌通過寄存在它們身上的跳蚤將病毒傳染給了難民,而難民的遷徙流動又使病毒延伸到更大的地域。華北地區作為明末農民戰爭後期的主戰場,天災人禍並至,明末大瘟疫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開始醞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