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黃花國際機場介紹?
長沙黃花國際機場於1986年6月25日動工興建,於1989年8月29日啟用。2011年7月19日,T2航站樓正式啟用。2013年12月8日,長沙黃花國際機場啟動第二跑道建設工程,總投資41.05億元。2016年5月6日,連接高鐵長沙南站與長沙黃花國際機場的長沙磁浮快線試運營。2016年11月09日,第二跑道工程通過民航專業工程質監總站竣工驗收,預計2017年春節前投入運營。
長沙黃花國際機場總建築面積達26萬平方米,具備年接納2200萬名旅客出入機場的能力。擁有通往國內、國際***100余條定期航線,***有31家中外航空公司在長沙運營,有南航、廈航等5家航空公司在此設立運營基地,機場每周航班執行密度超過2700余架次,航班可供座位數每周達30萬個。機場現有長3200米的4E級跑道和長3800米、寬60米4F級跑道。
歷史沿革
1986年6月25日,長沙黃花國際機場動工興建。
1989年8月29日,長沙黃花國際機場啟用。
2000年10月28日投資4.04億元、建築面積3.4萬平米的長沙黃花機場第二代T1-A航站樓完工,形成年接納460萬名旅客出入機場的能力, 此後由先後建成1.3萬平米的國際候機樓(TI-B)和0.66萬平米的航空快線樓(T1-C),服務保障能力也將更為完備。
2011年7月19日,總建築面積21.3萬平米的長沙黃花國際機場T2航站樓正式投入運營。
2012年,長沙黃花國際機場順利通過SKYTRAX國際三星級機場審核認證,成為國內第五個、中部第壹個獲得星級機場認證的國際機場。
2013年5月29日,長沙黃花國際機場聯合中國南方航空公司湖南分公司推出國內轉國內中轉服務。旅客無需提取行李即可在長沙機場轉機,縮短了中轉時間。
2014年,首條洲際直航航線廣州經長沙至德國法蘭克福航線以及長沙直飛美國的航線正式開通。
2016年11月09日,第二跑道工程通過民航專業工程質監總站竣工驗收,預計2017年春節前投入運營。第二跑道長3800米,寬60米,按照4F標準建設,為國內民用機場跑道最高標準。可供目前最大客機空客A380起降運行。12月8日,長沙機場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2000萬人次,正式跨入全國大型繁忙機場行列。
機場設計
黃花國際機場T2航站樓構型簡潔、緊湊、實用,用地節省,符合長沙機場實際情況,符合以人為本的設計原則。取意“旭日東升、千帆競渡、百舸爭流”,較好地體現了地域特色,展現了現代化、國際化的航空港形象。新航站樓功能布局合理,進出港流程簡潔明確,適度宜人的空間尺度,既符合國際民航組織的標準,又留有適當的發展空間,體現了舒適、快捷、方便的人性化設計理念。“采用雙層玻璃幕墻結合遮陽系統,科學分配空間減小體型系數可達到成倍節能的目的。配合樓前景觀水體設計建立雨水收集系統,符合環保、節約要求。”T2航站樓總建築面積達21.3萬平方米,滿足飛機年起降15.1萬架次、年旅客吞吐量1560萬人次、高峰小時航班起降架次為40架次的要求。外觀設計獨具匠心,極具湖湘文化特色。主樓長達672米,縱深寬168m的新航站樓屋面為大跨度鋼桁架結構,屋面托在8組高達39.9米的V型鋼柱上,鋼柱分別將主樓分成3條波浪形屋面,寓意湖南的“三湘”,4條巨大而透明的屋面如同4條光帶,寓意湖南的“四水”。出發大廳設4扇巨大的雙層自動門,自動門前設置長達200米的遮陽擋雨風帆,寓意湘江的“千帆競渡”。由於新航站樓南北向布設,清晨的陽光從停機坪方向射進樓內,旅客會有“旭日東升”的感覺。T2新航站樓由前端主樓、中間聯廓、空側三個“半島”式候機廳等部分組成。主樓***有五層,其中地上三層,地下二層:分別為出發層,設置4組島式辦票櫃臺(3組國內,1組國際)***80個人工值機櫃臺和32個自助值機櫃臺、24條安檢通道、22個近機位;到達層,設置8組行李提取轉盤(國內6組,國際2組),其中6條O型傾斜轉盤、2條U型水平轉盤,東西面分別布置了貴賓專用候機廳;地下壹層設置綠色生態中庭,並配有商業步行街的商場和餐飲;地下二層為員工食堂及停車場,可提供車位693個。加上地面車位***可提供2000多個車位。
更多關於標書代寫制作,提升中標率,點擊底部客服免費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