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行情 - 北大學子弒母案的背後:扭曲的親子關系,還會毀掉多少家庭呢?

北大學子弒母案的背後:扭曲的親子關系,還會毀掉多少家庭呢?

1.為什麽愛會傷人?

當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總是渴望能得到父母全部的愛。可是,在很多家庭當中,“愛”是以這樣的形式出現的:

“因為我愛妳,所以才會打/罵妳!”

“我為什麽不去管別的孩子?還不是因為愛妳!”

“我都是為了妳好!”

......

這些,真的是愛嗎?

美國心理學家蘇珊·福沃德說:“愛的行為並不會折磨妳,也不會讓妳失控,更不會讓妳產生自我憎惡。愛並不會帶來傷害,愛是壹種令人幸福的感黨。愛的行為會滋養妳,讓妳擁有健康的情感。當有人愛妳時,妳會感到被接受、關懷、珍惜和尊重。真正的愛帶來的是溫暖、愉悅、安心、穩定和內心的平靜。”

吳謝宇的爸爸去世之後,他非常痛苦,也能感受到媽媽的痛苦,可是,媽媽並沒有選擇與同樣失去親人的吳謝宇分擔這壹痛苦,而是默默承受,什麽都不跟吳謝宇說。

這讓本來就因喪父而處於心理波動狀態的吳謝宇,感覺到了莫名的壓力和抑郁,也許這就像最後壹根稻草,壓垮了吳謝宇的心理。

我能理解吳媽媽,她希望所有不幸都由自己承受,兒子可以無憂無慮地繼續學業,過上錦繡人生。

吳媽媽的同事說,她喪夫之後很少笑,只有在提到兒子要帶她壹起出國的時候,才露出了笑容。

這就是吳謝宇媽媽深沈的愛。可惜,這也是愛會傷人的來源:父母給孩子的愛,只是自己以為的愛。

在父母眼裏,愛是這樣的:

嚴厲糾正孩子的言行,養成好習慣,這就是愛;整天不回家,努力掙錢給孩子,這就是愛;逼著孩子練琴、跳舞、下棋,讓他多壹門愛好或者技藝,這就是愛……

父母們忽視了壹點,這些愛都是以自己的認知為視角的,有沒有人關心過孩子對愛的需求是什麽、關心過孩子到底需要什麽樣的愛呢?

雖然很少有父母會故意傷害孩子,但是,不以孩子需求為出發點的愛,就是以愛之名施加傷害,這和真正的愛有本質區別。

蓋瑞·查普曼教授說:愛的目的不是得到妳想要的,而是為了妳所愛之人的福祉去做些什麽。

愛,要用對方接受的方式,而不是自己認為的方式。

如果父母不能改變自己愛的方式,會導致孩子以為痛苦才是愛的常態,由此不僅失去了愛與被愛的能力,還會發展出扭曲的心理狀態。

自以為是的愛,越濃烈,越傷人。

2.為什麽孩子會逃避現實?

吳謝宇在弒母之後,以出國留學的名義,從親朋好友那裏騙來了壹百多萬,他用這些錢去幹什麽了呢?

玩賭博機,頻繁出入娛樂場所。據報道,光在福州壹個晚上就花了十幾萬。

有人說,吳謝宇心理素質真好,犯罪之後,還能冷靜地借錢、毫無顧忌地享受。

可我認為,賭博、談戀愛、花天酒地,是吳謝宇用來逃避現實的方式,甚至他想要自殺和殺死媽媽,也都壹樣。

為什麽要逃避現實?

壹個孩子,在現實生活中最主要的需求是什麽?

不是金錢,不是物質,而是自我價值感。

自我價值感就是壹個人內心對自身價值的肯定,這是自尊的來源和基礎。

如果孩子有機會在家裏、學校裏、社會上做出貢獻,就會讓孩子真切地感受到自己被需要,而被需要的孩子,會建立起健康的自我價值感。

如果父母只盯著學習,只用學習成績來僵固孩子的價值,甚至用不合理的高期望來衡量孩子的價值,會發生什麽?

壹方面,孩子社交、玩耍等參與豐富多彩生活的權利被剝奪,獲得自我價值感的途徑只剩下學習這壹條單行道;另壹方面,孩子因為無法達到父母的期望,認為自己“不行”“不好”,最終懷疑自己、不自信,喪失了自我價值感。

報道稱,吳謝宇的媽媽對他要求很高,也比較嚴,有時候吳謝宇在外面玩,母親就很嚴厲地說“回去看書”。

而且由於吳謝宇從小就表現優秀,三四年級的時候看的就已經是《歐洲哲學史》這樣的書了,可想而知,他會承擔著多麽大的期望。

美國心理學家馬修·麥凱博士在《自尊》中寫道:“認識不到自我價值,很多基本需求都無法得到滿足,生活自然苦不堪言。”

缺乏價值感的生活,壹定使吳謝宇的內心痛苦、壓抑,這也導致他必須不斷地依靠“征服”來確認自己的價值,學習如此,戀愛也如此。

而父親去世又加劇了這種痛苦,讓他產生了更加極端的逃避現實的想法:死亡。

原以為殺死媽媽再自殺就能擺脫痛苦,可是自己又沒有勇氣。只好用賭博等方式繼續逃避。

怎樣才能幫助孩子建立自我價值感?

第壹,信任孩子。

不願意放手,其實反映出了父母對孩子的不信任。從心底裏認為,孩子沒有自理能力,孩子這也不會那也不會,孩子沒有父母的幫助就不行。

只可惜,沒有鍛煉的機會,孩子永遠都不行。

所以,要給予孩子足夠的信任,去試錯、去鍛煉,不僅給孩子積累了人生經驗,最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讓孩子感受到寶貴的自我價值感。

第二,降低期望。

父母們高期望的背後,往往隱藏著焦慮:學習不好以後考不上大學怎麽辦?現在要求低,以後掉隊了怎麽辦?別人都在學這學那,我們不會怎麽辦?

這種焦慮的來源,就是絕對化思維,是壹種以點蓋面、以偏概全的思維,認為某件事情要麽應該怎樣,要麽不應該怎樣。比如:“不會藝術以後怎麽在社會上立足?”“學習不好這壹輩子就毀了!”“別人家的孩子都可以,我兒子也壹定可以的。”

因為絕對化思維,父母們就會從孩子不寫作業、玩手機忘了時間、不想練琴等等行為推演出無數可怕的結局,焦慮之下,又采取了各種過激反應,引起孩子的反抗、欺騙、抗拒等等。

降低期待,就必須要放下絕對化思維,認識到這個世界的靈活性,認識到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沒有興趣愛好就不能適應社會了嗎?今天不想寫作業就意味著以後都墮落了嗎?

思路壹變天地寬,孩子背後,是充滿無限可能的未來。

美國心理治療師薩提亞說:“孩子沒有問題,如果孩子有問題,那壹定是父母的問題。"

而當今父母們最大的問題,就是親子關系的問題:壹切都以自己為出發點,忽略了孩子的需求,用自以為是的愛壹次次傷害孩子,或者用不恰當的教育方式剝奪孩子的價值感,讓他們內心痛苦、逃避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