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驚惶龐麥郎》的看法
我是昨天早上看到這幾天非常火的《驚惶龐麥郎》,和大家壹樣帶著很復雜的情緒看完了文章。
我是很喜歡滑板鞋這首歌的,和大部分人愚弄似的態度不同,我是真的很喜歡,我甚至在學校迎新晚會上唱這首歌。它本是如此粗陋不堪,但是龐麥郎用他滑稽的口音唱出來,我是真的有點感動。簡單的夢想,容易滿足,我覺得這樣很不錯。
但我始終都不是很清楚龐麥郎是誰,只聽人說過他是臺灣人,在陜西讀書。在我印象中他是壹個中二的青年,僅此而已。直到昨天看了《人物》的報導,知乎上也剛好有他的問題,才大概知道了網上有的關於他的消息。
我是討厭那篇報道的記者的。我第壹次看報道的時候便對記者感到不舒服,我不知道為什麽但是我就是能感覺出來,這個女人應該和自己年齡差不多。當我讀完文章的時候,我知道如果如果龐麥郎真是如她所記敘的那樣,他絕無可能會同意這樣壹篇有損他形象的報道發表。就算龐麥郎有心理缺陷,他不是傻子。
這是我最討厭她的地方,我不知道她是怎麽對龐麥郎說的,但她壹定沒對龐麥郎交待她應該說的東西。她在報道中大量的暗示也是我所不喜的,許多看過她報道的人會認為龐麥郎是壹個腦子有問題的人,是壹個被心中所謂夢想沖昏了頭的人,她想還原事實,卻又在掩蓋事實。
我壹向喜歡心理學,看了她的報道基本認同龐明濤有比較嚴重的心理缺陷這壹事實。我想記者應該在采訪開始不久後就能註意到壹點,然而在知道這壹點後,不僅沒有保護龐明濤,反而利用龐明濤這壹點有條不紊地進行自己的工作。她根本不是壹個冷漠的觀察者,而是以壹種強者的姿態冷漠地玩弄著龐明濤。如果說《我的滑板鞋》是展現了陽光的龐麥郎,那麽《驚惶龐麥郎》展現的只是那個神經、自卑的龐明濤。
鯨書,這位年紀只比我大壹歲的女記者,她或許最清楚龐明濤是怎樣的壹個人,但她沒有嘗試去理解龐明濤。她的報道充滿了冷酷無情,我不知道是不是我的偏見,我甚至在那篇報道中感受到了嘲笑。然而龐麥郎是在什麽樣的環境下長大的,為什麽會產生這種心理缺陷,她似乎從來沒有考慮過。務農只是務農,鄉村只是鄉村,這些字眼後面的含義,她似乎從來沒有考慮過。
很多人將鯨書稱為天才的年輕記者,我不同意。
是,她的文章處處透著天賦。壹位20歲的姑娘寫出這樣的文章非常驚艷,與她相比,我連寫現在這篇簡陋的評論都費了好長時間,這壹點上她確實是天才。
但上面也說了,我沒有在她的報道中感受到壹絲的溫暖,我覺得壹名記者最重要的就是對人的理解以及對社會的寬容。報道可能對龐明濤本人造成的傷害,精明如她,不可能沒想過,然而她就這樣發表了,理所當然,事後還在微博上說“報道是遺憾的藝術,接受壹切批評“,呵。
”即使會對龐明濤造成傷害但我還是要發表這篇報道,因為我花了那麽多時間,再說就算傷害了也沒多大事吧反正那個人本就這樣了,最後還可以說報道是遺憾的藝術嘛!“
我無不惡意地揣測,她應該是這麽想的吧?
--------------------------------------------
1.18
去看了鯨書的微博,之前就看了她那條接受批評的微博,這次又往下看了看,發現這麽壹條
想來想去,畢竟她也就是同齡人。
寫了這樣壹篇報道,也許是本意如此,也許是被他人改過了,壹個人的真實壹面到底是什麽,總是難以明白的。
我總是高興她是壹個有慈悲心的人。風波過後,我希望她可以清楚什麽是最重要的。
還算冷靜地處理整件事情,到最後我還是開始佩服起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