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新華社將“娘炮”“耽美”歸類為不良文化?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說明壹下:把“娘炮”“耽美”稱為“不良文化”的,是國家有關部門在約談網遊企業時提出來的,這壹消息是通過新華社對外發布的。
那麽,我們應該如何看待有關部門將“娘炮”“耽美”等列入“不良文化”呢?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
壹、“娘炮”“耽美”為什麽被列入“不良文化”9月8日,中央宣傳部、國家新聞出版署有關負責人會同中央網信辦、文化和旅遊部等部門,對騰訊、網易等重點網絡遊戲企業和遊戲賬號租售平臺、遊戲直播平臺進行約談。約談強調,要加強網絡遊戲內容審核把關,嚴禁含有錯誤價值取向、淫穢色情、血腥恐怖等違法違規內容,堅決抵制拜金主義、“娘炮”、“耽美”等不良文化。
此前,有關部門以及輿論已經對耽改劇、娘炮、飯圈文化等不良現象進行了點名批評,並采取了相關措施去抵制。這裏再壹次點名了“娘炮”“耽美”,並明確將其列入了“不良文化”。
很明顯,“娘炮”“耽美”在此被劃入“不良文化”的範疇,並且要像堅決抵制“拜金主義”壹樣,去堅決抵制“娘炮”“耽美”。從具體語言環境來看,這裏是針對“網絡遊戲內容”而言的,先是說“嚴禁含有錯誤價值取向、淫穢色情、血腥恐怖等違法違規內容”,然後具體點到了“娘炮”“耽美”等不良文化。需要註意的是,點名“娘炮”“耽美”只是舉例而已,“不良文化”不止這兩個,所以用了“等”。那麽,什麽樣的“內容”是“不良”的呢?前面那句話已經說得很清楚了,那就是“含有錯誤價值取向、淫穢色情、血腥恐怖等違法違規內容”。這樣看來,“娘炮”“耽美”被列入“不良文化”,那就說明其中至少包含了“錯誤價值取向、淫穢色情、血腥恐怖”中的壹個。
二、“娘炮”“耽美”屬於“畸形審美”9月2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辦公廳發布關於進壹步加強文藝節目及其人員管理的通知,明確提出堅決杜絕‘娘炮’等畸形審美”。而這些“畸形審美”中應該也包括了此前就被點名的“耽改劇”之類。
先來看看“娘炮”是怎樣的“畸形審美”。媒體上對這壹類人做了畫像:“油頭粉面A4腰,矯揉造作蘭花指。”所謂“A4腰”,是指比豎放的A4紙還要窄的腰寬。A4紙寬度為21厘米,所以,只要腰的寬度小於21厘米,都可稱為A4腰。成年男性如果有這麽細的腰,確實讓人大跌眼鏡。這樣的審美能說是正常的嗎?
再來看看“耽美”是什麽?“耽美”本來是指“唯美、浪漫”,而後來又被稱為“BL”,即Boy’s Love的縮寫,意為“男性同性間的愛”“少年愛”。後來,“耽美”就成為“描寫男性與男性之間浪漫關系或性關系的作品”的代稱。耽美文或耽改劇的最大特色就是女性描寫男男之戀,壹對英俊迷人的男子愛得死去活來,甚至因為太愛對方而相互施虐。喜歡寫和看這類小說的基本是女性,而且還是異性戀傾向的女性。這樣的審美能說是正常的嗎?
對於這樣的“畸形審美”,如果還稱之為“文化”的話,那只能是矯揉造作的“虛偽文化”、迎合世俗的“低俗文化”、無病呻吟的“病態文化”。這樣的文化只能是“價值取向錯誤”的“不良文化”。如果放任其發展,必然會對主流文化和主流價值產生沖擊,將大眾審美帶入歧途,導致“三觀跟著五官走”。
三、“不良文化”誤導青少年先看壹下“娘炮”是如何讓孩子與家長極度反感並堅決抵制的。
2018年9月1日(周六)20時播出的《開學第壹課》,主題為“創造向未來”,擬探討“夢想的崛起、探索的力量、奮鬥的重要和未來的美好”。節目開始後,所謂“新F4”成員即四位外表女性味道十足的男藝人的歌唱表演更令壹些學生和家長極度反感。壹位小學生在其題為《觀〈開學第壹課〉有感》的作文中寫道:“節目壹開始,就來了幾個塗脂抹粉、擦口紅的‘小鮮肉’,我們忍著惡心看了會兒他們的表演,實在是看不下去了。今天飯吃多了,再看就要吐了。”“梁啟超曾寫過《少年中國說》,‘少年強則國強’,指兒童是未來的希望。現在是‘少年娘則國娘’呀。我真不明白,我們不學保家衛國的解放軍、科研為國的科學家、創造財富的工人,難不成學這些‘娘炮’麽?我要是這樣,早就被爸爸趕出家門了。我們要全是這樣,在國家有危險時,誰來挺身而出?在歹徒行兇作惡時,誰來見義勇為?靠這幾個娘炮惡心跑他們嗎?”這位學生被贊為“三觀很正”。到了9月6日,新華社就發表了題為《“娘炮之風”當休矣》的評論文章,嚴厲批評“娘炮”現象。
同樣,耽改劇最主要受眾群體也是青少年。壹項針對15至23歲女性受眾的調查顯示,動漫、影視、綜藝節目是她們接觸耽美題材作品的渠道。部分耽改劇為了吸引眼球,在畫面上突出男性肢體語言的曖昧挑逗,呈現低俗庸俗的傾向。耽改劇盛行,無疑會讓處於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關鍵塑造期的青少年產生困惑和迷失。
由此可見,把“娘炮”“耽美”等列入“不良文化”進行堅決抵制,是完全必要的和及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