襻什麽意思
襻的意思是中式服裝上用布條紐成的環子。用以套住紐扣。
壹、具體解釋
襻,漢語二級字,讀作襻(pàn),襻是形聲字,衤為形,攀為聲。襻本意是把衣服的帶子系住。後來系結衣服除了用帶子,還用扣套襻就又指紐襻。襻又引申指用繩線把分開的東西連起來。
〈名〉系衣裙的帶子。如:襻帶(系衣裙的帶);襻膊(宋代的壹種掛在頸項間,用來摟起衣袖方便操作的工具)〈名〉用布做的扣住紐扣的套。如:紐襻兒。〈名〉外形、用途或功能類似於襻的東西。如:籃子襻兒;車襻兒;鞋襻兒。
二、其他釋義
《唐韻》《集韻》《韻會》?普患切,扳去聲。《類篇》衣系曰襻。《庾信·鏡賦》裠斜假襻。《劉孝標詩》襻帶雖安不忍縫,開孔裁穿猶未達。《韓愈詩》男寒澀詩書,妻瘦剩腰襻。《類篇》或作?,亦作?。
〈名〉底細。提起來大概都知道他個根兒襻兒。——《兒女英雄傳》。動[用繩子]繞住,如:用繩子襻上,使連在壹起;襻上幾針。
三、襻造句
1、寶寶鞋上的紐襻松了,走路的時候絆了她壹跤。
2、紐襻的作為中國傳統服飾元素的重要組成部分,越來越體現出它的藝術價值和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3、翻紐襻條器:用來將斜條變成“意大利面條”式的滾邊和細的帶子。
4、那種長衫長過膝蓋好幾寸,右腋下有壹長排密密的布紐襻,據說做壹件長衫要壹丈好幾尺布。
5、蒼闊海此時怒氣仍是未消,雙手叉腰,本是扣著的紐襻此時也已解開,身上肌肉不知是因過於激動還是因怒氣勃發所致熱的渾身栗抖。
6、用白稠做的寬松褲褂,對襟紐襻,腰上用黑色綢帶束腰,褲腿打小綁腿,腳穿薄底布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