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系罐是什麽樣的?
四系罐魏晉至唐代青瓷中常見的壹種器型。特點是直口、豐肩、鼓腹、平底,肩部有耳,耳由兩根泥條捏成或削成橋形。四系罐的演變規律較為明顯,主要表現在器體的不斷增高,上腹收小,下腹和底相應擴大,重心向下,越變越實用。
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容器,每升合約200毫升,與濟寧市測得每升合199.5毫升接近。所以說此陶罐為研究西漢量制提供了實物資料。
任城陶罐:
是1988年8月,山東省濟寧師範專科學校興建教學樓時發現的。此罐為泥質灰陶,口徑14厘米,通高33.8厘米。敞口,平沿,方唇,短頸,廣肩,圓腹,小平底。腹下部飾不規則的橫豎繩紋,肩部刻“任城廚酒器容十鬥,弟十,平”八字,字體為隸書,為民間書寫體。
這是壹件盛酒用的器皿,而且有容納十鬥的容量,“弟十”同“第十”,“平”同“瓶”,為容器的編號。用量杯實測,測得陶罐容水19950毫升,《漢書 律歷誌》載,漢代“壹斛為十鬥,壹鬥為十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