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光毛巾的化學性質解釋及材質說明?
1、絲光:棉制品(紗線、織物)在有張力的條件下,用濃的燒堿溶液處理,然後在張力下洗去燒堿的處理過程。
2、堿縮:
棉制品在松弛的狀態下用濃的燒堿液處理,使纖維(fibre)任意收縮,然後洗去燒堿的過程,也稱無張力絲光,主要用於棉針織品的加工。
二、絲光與堿縮織物的特點
絲光後:織物發生以下變化
1、光澤提高
2、吸附能力,化學反應能力增強
3、縮水率,尺寸穩定性,織物平整度提高
4、強力、延伸性等服用機械性能有所改變
堿縮雖不能使織物光澤提高,但可使紗線變得緊密,彈性提高,手感豐滿,此外,強力及對染料(dye)吸附能力提高。
三、工序安排
1、 先漂後絲:
絲光效果好,廢堿較凈,但白度差,易沾汙,適合色布,尤其厚重織物。
2、先絲後漂:
白度好、但光澤差,漂白時纖維易受損傷,適用於漂布,印花布
3、染後絲光:
適合易擦傷或不易勻染的品種(絲光後,織物手感較硬,上染較快)染深色時為了提高織物表面效果及染色牢度,以及某些對光澤要求高的品種,也可采用染後絲光。4、原坯絲光:
個別深色品種(苯胺黑)可在燒毛後直接進行絲光,但廢堿含雜多,給回收帶來麻煩,很少用。
5、染前半絲光,染後常規絲光:
為了提高染料的吸附性和化學反應性。
棉布絲光分幹布絲光和濕布絲光兩種,由於濕布絲光含濕較難控制,因此以幹布絲光較多。
其他堿金屬的氫氧化物對纖維素纖維也有壹定的膨化作用,但其膨化能力隨原子量增大而↓,且成本較高,因此只有燒堿才具實用價值,某些酸和鹽類溶液(H2SO4,HNO3,)也可使纖維素纖維膨化,獲得絲光效果,但實際生產有困難,缺少實際意義。
無水液氨因分子小,純度高,也是壹種優良的膨化劑,20世紀60年代未曾進行過絲光研究,其產品的光澤和染色性能均不及堿絲光,但手感柔軟、尺寸穩定性和抗皺性較高,故近年來作為與後整理中機械預縮、樹脂整理結合應用的新工藝,稱為液氨整理。
四、絲光效果的評定
1、光澤
是衡量絲光織物外觀效應的主要指標之壹。
可用變角光度法、偏振光法等測,但尚無統壹的理想的測試手段,目前多用目測評定。
2、顯微切片觀察纖維形態變化
3、吸附性能
(1)鋇值法:是檢驗絲光效果的常用方法,鋇值大,絲光效果好 本光棉布鋇值=100,鋇值>150表示充分絲光,壹般為135~150。
(2)碘吸收法:
(3)碘沾汙和染色測試法:將不同鋇值(100~160)試樣,用壹定濃度碘液or直接藍2B染液處理,制成色卡,再將未知試樣的碘沾汙和染色深度與色卡對比,定量評定絲光鋇值。
4、尺寸穩定性 (%)
采用機械縮水法或浸漬縮水法測量處理前後織物長度變化,通過公式計算縮水率,壹般經向縮水率常大於緯向,但有些經密較高的品種產生負縮水率(門幅增大)。具體資料請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