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多孔磚砌體排磚方法?
(1)模數多孔磚砌體排磚方案。
不同尺寸的砌體用不同型號的模數多孔磚砌築。砌體長度和厚度以50 mm(1/2M)進級,即90 mm、140 mm、190 mm、240 mm、340 mm等(見表1-46、表1-47),高度以100 mm(1M)進級(均含灰縫10 mm)。個別邊角不足整磚的部位用砍配磚DMP或鋸切DM4、DM3填補。挑磚挑出長度不大於50 mm。
表1-46 模數多孔磚砌體厚度進級及砌築方案 (單位:mm)
模數
1M
1?M
2M
2?M
3M
3?M
4M
墻厚
90
140
190
240
290
340
390
1方案
DM4
DM3
DM2
DM1
DM2+DM4
DM1+DM4
DM1+DM3
2方案
DM3+DM4
DM2+DM3
註:推薦1方案;190 mm厚內墻亦可用DM1砌築。
表1-47 模數多孔磚砌體長度尺寸進級表 (單位:mm)
模數
M1M
1?M
2M
2?M
3M
3?M
4M
4?M
5M
砌體
90
140
190
240
290
340
390
440
490
中-中或墻垛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500
砌口
60
110
160
210
260
310
360
410
460
510
(2)模數多孔磚排磚方法。
模數多孔磚排磚重點在於340墻體和節點。
1)墻體。本書排磚以340外墻、240內墻、90隔墻的工程為模式。其中,340墻體用兩種磚組合砌築,其余各用壹種磚砌築。
2)排磚原則。“內外搭砌、上下錯縫、長邊向外、減少零頭”。上下兩皮磚錯縫壹般為100 mm,個別不小於50 mm。內外兩皮磚搭砌壹般為140 mm、90 mm,個別不小於40 mm。在構造柱、墻體交接轉角部位,會出現少量邊角空缺,需砍配磚DMP或鋸切DM4、DM3填補。
(3)平面排磚。
1)從角排起,延伸推進。以構造柱及墻體交接部位為節點,兩節點之間墻體為壹個自然段,自然段按常規排法,節點按節點排法。
2)外墻磚順砌。即長度邊(190 mm)向外,個別節點部位補缺可扭轉90°,但不得橫臥使用(即孔方向必須垂直)。
3)為避免通縫,340外墻樓層第壹皮磚將DM1磚放在外側。
(4)豎向排磚。首層首皮從-100 m、樓層從建築樓面標高處起步,每皮高100 mm,壹般墻體每兩皮壹循環,構造柱部位有馬牙槎進退,故四皮壹循環。
(5)排磚調整。340外墻遇以下情況,需做壹定的排磚調整。
1)凸形外山墻段,壹般需插入壹組長140 mm調整磚。
2)外墻中段對稱軸處為內外墻交接部位,以E類節點調整。
3)凸形、凹形、中央樓梯間外墻段,中心對稱軸部位為窗口,兩側在陽角、陰角及窗口上下墻處插入不等長的調整磚。
(6)門窗洞口排磚要求。洞口兩側排磚均應取整磚或半磚,即長190 mm或90 mm,不可出現3/4或1/4磚,即長140 mm或40 mm磚。
(7)外門窗洞口排磚方法。340 mm或240 mm外墻門窗洞口如設在房間開間的中心位置,需結合實際排磚情況,向左或向右偏移25 mm,以保證門窗洞口兩側為整磚或半磚,但調整後兩兩側段洞口邊至軸線之差不得大於50 mm。
(8)窗下暖氣槽排磚方法。340墻體窗下暖氣槽收進150 mm,厚190 mm,用DM2砌築,槽口兩側對應窗洞口各收進50 mm。
(9) 340外墻減少零頭方法。
1)在適當的部位,可用橫排DM1磚以減少零頭;
2)遇40 mm×40 mm的空缺可填混凝土或砂漿;
3)在構造柱馬牙槎放槎合適位置,可用整磚壓進40 mm×40 mm的壹角以減少零頭。
(10)排磚設計與施工步驟。
1)設計人員應熟悉和掌握模數多孔磚的排磚原理和方法,以指導施工。在施工圖設計階段,建築專業設計人員宜繪制排磚平面圖(1:20或1:30),並以此最後確定墻體及洞口的細部尺寸。
2)施工人員應熟悉和掌握模數多孔磚排磚的原則和方法,在接到施工圖紙後,即應按照排磚規則進行排磚放樣,以確定施工方案,統計不同磚型的數量編制采購計劃。
3)在首層±0.000墻體砌築施工開始之前,應進行現場實地排磚。根據放線尺寸,逐塊排滿第壹皮磚並確認妥善無誤後,再正式開始砌。如發現有與設計不符之處,應與設計單位協商解決後方可施工。
相信經過以上的介紹,大家對多孔磚砌體排磚方法也是有了壹定的認識。歡迎登陸中達咨詢,查詢更多相關信息。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制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