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三角經濟圈和珠三角經濟圈的優勢和不足
西三角經濟圈和珠三角經濟圈相比,西三角經濟圈的優勢和不足如下:
西三角經濟圈的優勢如下:
1、經濟圈內礦產資源豐富,尤其是煤炭和石油等化石能源豐富,能為經濟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和動力。
2、以成都、重慶和西安三地為核心的小城市群,有良好的經濟和產業帶動作用和凝聚力,而且科教實力強大。
3、西三角經濟圈全部屬於中國西部經濟帶,西部大開發戰略為經濟圈的騰飛提供了政策支撐。
4、重慶已劃入國家直轄市,扶持力度舉足輕重,西安屬航空、院校西部重要城市。川陜渝人口優勢明顯,發展後勁足。
5、經濟圈內大多屬於平原地區(成都平原、渭河谷地),地形平坦,氣候較濕潤,有利於進行經濟發展和吸引人才。
6、三地古都文韻,旅遊資源豐富,西安更是十三朝帝都,川渝巴蜀文化盛行。奇山美景,人傑地靈,將星人物輩出,國人神往之地,本地人堅毅之性,皆對當地發展有利。
西三角經濟圈的不足如下:
1、起步較晚,還不像長三角處在當年開放的前沿。
2、基礎薄弱,特別川渝輕工業發展相對滯後,本地這方面還是零起點。
3、觀念待變,發展不能靠喊,重點靠幹,靠變,靠向現代的思想、模式、理念等學習,取長補短。
西三角經濟圈
“大西三角”的全稱是“西部渝川陜隴金三角”,可稱為“新西三角”、“西三角”,包括以重慶為中心的重慶成都城市群、以西安為中心的關中城市群、以蘭州為中心的西蘭銀城市群。總面積38萬平方公裏,人口1.3億,包含60座城市,GDP總額占全國的7%,整個西部的40%。
大西三角經濟圈,又稱“新西三角”經濟圈、“西三角”經濟圈、“新西三角”經濟區、“西三角”經濟區。包括重慶、陜西西安和四川成都及其周邊地區,總面積20~30萬平方公裏。包含約50座城市,建立以重慶成都經濟圈和以西安為中心的關中城市群為核心的西部地區大經濟實體。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西三角經濟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