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苓膏燒仙草有哪些好吃又操作簡單的制作方法呢?
龜苓膏和燒仙草到底有什麽區別?
這幾天的廣東天氣
可以說是陰晴不定
有時全副武裝面對暴雨
有時卻出了門汗流浹背
但不管天氣如何
吃貨的嘴可是停不下來啊
天氣壹熱,燒仙草便成了奶茶的標配
大概青們壹直有這樣的疑惑
燒仙草跟龜苓膏是同壹個東西嗎?
今天就跟學聯君壹起看看
龜苓膏和燒仙草的區別
壹起當有內涵的專業吃貨
龜苓膏本是兩廣地區的壹種傳統藥膳。傳說這種做法最初產生於宮廷,後來流向民間。根據《蒼梧郡誌》的記載,在明末清初的時候,蒼梧郡(現廣西梧州)就有食用龜苓膏的習俗,民間出售龜苓膏的店鋪也有了壹定規模。
顧名思義,龜苓膏的主要成分是龜板和土茯苓。龜板,也就是龜腹甲,以名貴的鷹嘴龜或者金錢龜的龜甲為原材料。龜甲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在熬制的過程中,正是這部分物質使得整體凝結成為膏狀。不過,如今的龜苓膏在制作時,已基本不再使用名貴保護動物的龜板,而以更普遍、廉價的龜類腹甲作為代替。
另壹種成分土茯苓,是百合科植物光葉菝葜的根莖,在夏秋季挖出後洗凈、幹燥制成。在廣東、廣西、湖南、湖北、浙江、江蘇、四川等地均有分布,具有解毒、除濕的藥效。
▲ 龜板
▲ 土茯苓
除此之外,龜苓膏各種配方的材料各有不同。地黃、蒲公英、金銀花、菊花、甘草、防風、紅棗、桑葉等十幾種材料長時間***同熬制後做成。雖然具體名目並非完全固定,但無論配方怎麽改變,龜板和土茯苓這兩種材料都是必不可少的。
多種中藥材熬制的龜苓膏,具有滋陰潤肺、清熱解毒的作用;但也正因為這些藥材,龜苓膏吃起來口味偏涼苦,需要搭配糖漿、蜂蜜、煉乳等壹起吃以調和口味。
燒仙草,是以仙草為原材料制成的壹種小吃,在福建、廣東、臺灣等地區十分流行,客家人又叫它仙人粄。
燒仙草的主要原料是仙草,又叫仙人草、涼粉草,是種唇形科壹年生草本植物,形狀略似薄荷,主要分布於廣西、福建、江西、浙江、臺灣和雲南等地。王老吉涼茶大家都知道吧?它的主要材料就是仙草。廣東人也使用涼粉草制作黑涼粉食用。
▲ 仙草
▲ 仙草幹
收割仙草的上部莖葉,洗凈晾曬成仙草幹,直接熬煮成比較稀的飲料叫做仙草水,熬成濃稠的膠狀則是燒仙草。為了使仙草幹熬煮濃稠,還會加入澱粉、米粉或者紅薯粉,以成膠質。食用時,各家配料不壹,常見的有紅豆、蜜豆、綠豆、芋圓、花生等,搭配在壹起令人口水直流。
看完龜苓膏和燒仙草的小傳
是不是豁然開朗啦
原來燒仙草真的是草
而龜苓膏也真的有龜
但他們的區別不止於此噢
我們再來復習壹下
// 材料不同 //
龜苓膏是壹種藥膳
主要成分為龜板和土茯苓
燒仙草則是壹種甜品
主要材料為仙草
▲ 燒仙草
// 做法不同 //
龜苓膏靠龜腹甲中的膠原蛋白凝固成膏狀
而燒仙草則靠的是普通澱粉凝成膠體
// 吃起來不同 //
龜苓膏口味苦,更有彈性
燒仙草則沒有苦味,口感更軟但極易變形
▲ 龜苓膏
雖然龜苓膏和燒仙草有那麽多區別
但擺到眼前要吃的時候
青們這些吃貨可顧不得研究啦
怎麽吃才是最關心的問題!
// 龜苓膏吃法 //
原味的龜苓膏味苦
但依舊深受小孩喜愛
這是因為龜苓膏有許多“標配”
龜苓膏通常與甜品搭配,最常見的吃法就是將龜苓膏切塊,淋上蜂蜜、煉乳或椰汁攪拌食用,簡單快捷,輕松幾秒就能get到美味。喜歡特別口味的還可以在煉乳之外加上紅豆、綠豆等配料。豆子的香甜、龜苓膏的清苦、煉乳的奶香混合在壹起,香軟濃滑,也是舍不得停下嘴的舌尖誘惑了。
// 燒仙草吃法 //
燒仙草作為奶茶的標配
四季都有美味吃法
燒仙草冷熱皆宜。秋冬季節裏的壹口溫熱的燒仙草,配上奶茶或者牛奶,撒上蓮子、紅棗、紅豆,溫溫甜甜,暖心暖身。在炎熱的夏季燒仙草冰凍之後,配上糖水、紅豆、花生米等,軟硬結合,吃起來口感升級。清清涼涼的味道在夏天令人心靜氣爽,活力滿值。
分清了龜苓膏和燒仙草的青們
是不是覺得作為吃貨
自己更有“專業性”了呢?
妳更喜歡吃龜苓膏還是燒仙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