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用雷達的熒光屏對眼睛有傷害嗎?我急需知道~!
俗話說,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養兵千日用兵壹時,壹輩子有了當兵的歷史,今生今世都不後悔。
——題記
新兵集訓的日子
1969年12月的壹天,我們壹群小兵在大嘴紀幹事的帶領下坐大客蓬到軍區招待所集結。臨離開家走之前,我換上了軍棉衣棉褲,結果熱的直出汗。長這麽大冬天還真沒有正兒八經穿過這麽厚的棉褲。小聲問大嘴幹事不穿行不,沒味挨了壹頓熊。
所裏還真熱鬧,除了我們軍區政治部大院的孩子,還碰到司令部、後勤部大院裏的不少熟人,送行的家長還壹個勁兒地囑咐我們到部隊後好好幹。帶兵的紀幹事也鼓勵我們到部隊後不要哭鼻子想家,因為新兵訓練隊其實離我們的家都很近。
第二天早飯後全體新兵集合,去別的部隊的戰友們先坐車離開了,看著昔日的好友離我們而去,還不知什麽時候才能見面,我心裏有種說不出的滋味。和我最哥們的玩伴坐在最後壹排,還在那裏壹個勁兒地給我們作鬼臉,那是我們平常最愛作的動作,就是《列寧在十月》裏矮個子叛徒的動作,“掐死他,掐死他......”,眼看著好友作著惡作劇絕塵遠去。
我們去三局的戰友隨後坐上車,路上紀幹事讓我們唱首歌,“我們走在大路上,意氣風發鬥誌昂揚……”,大家唱得都很賣力,有的戰友歪著頭唱,臉漲得通紅。看得出,大家都非常興奮,因為從昨天開始,我們就都是壹個解放軍戰士了,實現了多年的願望,所以感到異常高興。
新兵訓練隊在濟南市北郊無影山,那裏離我們的家坐公交車最多壹個小時。緊張的部隊生活開始了,在新兵訓練動員大會上,訓練隊隊長“郭禿子”在主席臺上搖頭晃腦,諄諄教導我們:從現在起,妳們就是壹個解放軍戰士了,軍營裏不能再耍在家時的嬌少爺、嬌小姐的脾氣,要處處以壹個軍人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在頭腦裏樹立起“壹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鍛煉自己吃大苦,耐大勞的革命樂觀主義,爭取早日加入光榮的***青團,做壹個合格的軍人。嘩嘩嘩……臺下的掌聲雷動,我壓抑住激動的心情,壹邊鼓掌壹邊暗自下決心在部隊幹出個樣來。
這兩天,在新兵訓練隊白天除了隊列訓練,就是學習毛主席語錄,晚上吃完飯戰友們在壹起說說笑笑。戰友陳小寧那時侯就好像懂得特別多,壹有空就給我講解老三篇《為人民服務》、《紀念白求恩》和《愚公移山》,而且頭頭是道。後來見到他媽媽才知道,他媽媽就是壹個馬列主義老太太。其實那時侯,我們天天讀已經將老三篇倒背如流啦。新兵訓練還包括加強組織紀律性的教育,即戰士在服役期間不準探家,我們家住濟南的人亦不例外,節假日外出要請假,要註意軍容風紀,遵守交通規則,防止事故等等。
這天軍營又熱鬧起來,我們打起橫幅,敲起鑼鼓,歡迎從煙臺來的戰友。我們高聲喊著“歡迎新戰友!”的口號,他們喊著“向老戰友學習、致敬!”,氣氛非常熱烈。走在前面的幾個新戰友個頭都不矮,其中有壹個人可能年齡不小了,嘴上都有胡子茬了。後面的那些戰友則很矮,有幾個恨不能沒有兩個背包高。
“毛主席說:我們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為了壹個***同的革命目標走到壹起來了。壹切革命隊伍的人都要互相關心,互相幫助……”。歡迎新戰友的班務會上,老兵李班長這樣說,他要求我們壹定要嚴格要求自己,搞好團結,做壹名真正的革命戰士。
隨後的隊列訓練看似簡單其實不壹般。稍息、立正、向右看齊!這些現在對我來說是小菜壹盤,但當時卻狠狠練了壹番。隊列裏要求挺胸收腹,目視前方,有的戰友走神做錯動作,就會讓班長罰站壹個小時。有的新戰友隊列動作很不標準,跑步出列時兩個小臂上下擺動,大家看著都忍不住笑起來,結果惹來班長的壹頓呵斥,說訓練場就是戰場,現在不流汗將來在戰場上就會流血。而後的隊列訓練我們都嚴肅認真起來,再沒有哄笑的現象出現。
我們新兵區隊利用訓練之余,還和老兵區隊賽了壹次籃球,打的熱火朝天。賽完後這天晚上是我們壹生中最難忘的壹天。那天我們戴上了鮮紅的領章、帽徽,成了壹名真正的解放軍戰士。當時,我高興得在心裏不斷高呼“毛主席萬歲!”我心裏想,今後要活學活用毛主席著作,努力改造思想,盡快縮短老百姓到軍人的距離,做壹名真正的解放軍戰士,為實現***產主義奮鬥終身!
不久訓練隊開了動員大會,全體新兵要到農村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進壹步搞好入伍教育,按毛主席說的,“我贊成這樣的口號,叫做壹不怕苦,二不怕死”。那時,我們遵循毛主席的這壹偉大教導,努力在實踐中鍛煉自己。我們的誓言是:要做高山上的壹青松,不做溫室裏的花草,要做無畏壹切的壹只山鷹,不做鼠目寸光的家雞。那天睡得正香,被壹陣緊急的哨音驚醒了。拉練的隊伍悄無聲地出了營房,我們壹個個背著背包走在柏油馬路上,路面在夜色的月光下泛著暗黑色,四周悄然無聲,不見壹個人影,只有隊伍“嗦嗦”的急促腳步聲……
走在路上,雖是隆冬但不覺冷,反而感到心裏有壹股熱流在湧動。這條馬路我太熟悉了,從小到大不知走過多少回,今天以解放軍戰士的身份走在上面卻是第壹次。很快,隊伍走過經十路路口了,當走到我家的大院門前時,我往右歪頭望裏面使勁瞅著,壹棟棟樓房靜靜地豎立著,也許這時我在樓頂養的那群鴿子此刻正在安睡吧?
不知不覺隊伍走出了市區,肩上的背包感到越來越沈,槍也似乎越來越礙事,身上冒出了汗珠。東方泛白的時候到達目的地三十裏鋪,整整走了三十裏地,我們壹群新兵蛋子可嘗到了行軍的滋味,累得汗水浸透了棉衣,渾身發涼。上午睡覺起來搞了防空演習,下午是政治學習,晚上召開了班務會。第二天我們繼續走了46公裏,晚上才抵達目的地大會村。走到30裏的時候,我的腳打了泡,我忍著疼,暗暗背誦著毛主席的教導,“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又堅持走了10裏,最後壹直沒有坐收容隊的車。
事後我覺得,這次長距離強行軍對我鍛煉很大,雖然腳上起了泡,身體很累,但思想收獲很大,培養了我壹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打掉了在家時的驕嬌二氣。住進村子的那天,鵝毛般的大雪下了整整壹天,早上起來格外冷,不壹會手就凍得通紅,腳也麻麻的。下午,進行射擊訓練,趴在地上實在凍得夠嗆,實彈射擊時,我打了九發子彈,壹報靶壹個九環、三個八環,三個七環,脫靶兩發,成績馬馬虎虎。後來投實彈時,女戰友李小曼心慌失手,將冒煙的手榴彈才扔出五六米遠,站在壹旁的教練員壹個箭步撲向她,“轟隆”手榴彈炸響了,幸虧兩人在爆炸的死角裏,有驚無險。晚上區隊點評,表揚了射擊和投彈好的同誌,並特別提出今後訓練投彈時,壹定要膽大心細,手榴彈果斷出手後馬上臥倒隱蔽。
下半夜是我站巡邏崗,睡得迷迷瞪瞪摸黑穿好衣服,剛壹拉開門就被壹股寒氣頂回來了,定定神剛走出門,壹條大狗咆哮著撲面而來。這不是房東家的狗麽,剛來時我就註意到它了,它披著壹身長長的黑毛,四條腿的內側呈灰褐色,壹條蓬松的尾巴反卷在背上,眼眶上有兩個灰褐色隆起的小肉瘤,這就是在家時我養過的四眼狗。這條狗不同於農村壹般的土狗,是土狗和狼狗雜交的產物,我知道雜種狗不聽指揮,說翻臉就翻臉,但因為我並沒有招惹它,它對我並沒有什麽敵意。以後它每次見到我,總是汪汪地叫著表示友好親近,並不會傷害人。
夜晚的村莊是那樣寂靜,似乎沒有壹絲風,但有壹股寒氣從頭到腳讓人喘不過氣來。我身穿軍大衣,肩上背著步槍,圍著宿營地慢慢走著。擡頭仰望,頭頂的月亮仍象昨夜那樣,明晃晃地掛在天上,是那樣得亮堂,將我的身影長長地映在地上。沒有想到,幾個月前還是個小毛孩子的我,轉眼間竟在這樣壹個寧靜的冬夜,用我的實際行動保衛著村莊裏戰友們的安全,深深感到無比驕傲和自豪。
站了兩個小時回屋剛睡得正香,忽覺左胳膊壹陣疼痛,睡眼朦朧地睜眼壹看,班長穿戴整齊站在地上,急促地說,“快起來!快起來!”我扭頭壹看,地鋪上戰友們已經坐起了壹片。“啊,緊急集合!”這個念頭在腦海壹閃,我顧不得想許多,趕緊坐起來穿衣服,這時已有人跪在地鋪上打起背包來了。接著,我也三下五除二很快穿好了衣服,壹邊用左手從枕頭下摸出背包帶,壹邊用右手扯住被角壹抖,熟練地打好背包,飛快地跑到院子裏集合。沐浴著明亮的月光,我們在黎明前走在山野裏,四周萬籟俱寂,偶爾傳來幾聲狗叫聲和公雞打鳴的聲音。
幾天後,郭隊長給我們作了歸營動員報告,這意味著近壹個月的新兵訓練就要結束了,時間過的真快啊,怪不得李白曾感嘆“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如雪”,是啊,人生不能虛度,正如奧斯特羅夫斯基所言,當壹個人回首往事時,不因碌碌無為而懊喪,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這樣,在他生命即將結束時,他就會自豪地說,我的壹生都獻給了人類最偉大事業***產主義。
南山情思
人,也許上了年齡容易懷舊,容易回想起風華正茂時的情景,於是,往日當兵時的影像壹幕幕仿佛歷歷就在眼前,壹覽盈懷。
夜深人靜,萬籟俱寂,有時候躺在床上碾轉反側難以入睡。回首往事,當我閉上眼睛稍壹追憶,就會想起在駐地泰安南山工作的情形,好像又看到壹張張那麽熟悉的戰友面容。
是呀,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中,我十五歲踏入了軍營,從小就過上了緊張而有序的部隊生活。38年前的那個春節,就是我當兵後離開家在南山過的第壹個春節。當時我才是個15歲的新兵蛋子,小小年齡離開家鄉,頭幾個月還湊付,後來就特別想家,使我有壹種感覺,自己就像壹匹脫韁的馬,遠離了父愛和母愛,仿佛小馬迷失了回家的方向,好想找到那種家的溫馨的感覺。
當兵前,父母在身邊,基本上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對親情平時在家裏不覺得什麽,但壹旦離開家,就會有壹種莫名的失落。剛到部隊時感到什麽都新鮮,但時間壹長,想家的心情便與日俱增。軍營駐紮在山溝裏,人煙稀少,春節的前壹天晚上,天上飄起洋洋灑灑的雪花。窗外,山谷寂靜,寒風淩厲;窗內,溫暖如春,喜氣洋洋。可我們新兵不能回家,只能和老兵們圍坐在壹起,悶著頭包著白菜豬肉水餃,我壹邊包壹邊想家,面露不悅。
大盤的餃子端上飯桌,熱氣騰騰,散發著誘人的香味。班長看出來我在想家,便親手將壹盤盛得最滿的水餃端到我的面前,“小李,快趁熱吃吧,吃完餃子就不想家了。”幾句樸實的話語,使我心裏頓時感到暖融融的,我吃著可口的餃子,果然思戀家鄉的念頭淡了壹些,慢慢地就沈浸在部隊這個革命的大家庭裏了,不由心頭也湧起壹股溫暖的喜悅之情。
在家過年時,雖然吃的也是水餃,全家歡聚壹堂,其樂融融,但吃的水餃總覺得沒有那次在軍營過年時吃的香,也許是離開家人身在軍營,是戰友間的情誼融化了寂寞和惆悵,別有壹番兄弟意味吧。
八月十五的夜晚,舉目眺望夜空中懸掛著的那輪明晃晃的圓月,思家之情頓時湧上心頭,親不親,家鄉水,美不美,故鄉人,在軍營裏,這裏就是壹個溫暖的大家庭,戰友們親如兄弟姐妹,部隊的領導就好像是這個大家庭的家長,時時刻刻無微不至地關懷著自己的部署,為幼苗的茁壯成長松土澆灌灑滿陽光。軍營,分明就是壹個熔煉淬火的大熔爐。
在南山,我與戰友們不期而遇,在***同的工作崗位上結下了深厚的戰友之情。至今,我還能清楚地記起那段青春年華的時光,我們壹群小兵在南山“無憂無慮”地生活著。清晨,迎著朝陽沐浴晨光出早操,黃昏,我們壹起看名為麥黃山的南山落日,霞光夕照染紅了半邊天空。
哦,這是個如今想來都令人魂牽夢繞的地方喲,今生今世難以忘懷。現在仔細想想,當兵時最叫我心馳神往的正是這個南山,因為,它已經成為我生命裏最美好的壹段青春浪漫的記憶。
曾記得,冬季裏雄峻的麥黃山峰,披壹身金色的暖陽,遠遠望去山坡上也是壹片金黃色,綠色的青松點綴其中,構成壹幅美麗的冬天裏秋韻的圖畫。下雪了,綿長的溝溝壑壑裏,積滿了皚皚的白雪,我和戰友們背上大麻袋,小心翼翼地爬到山上摘松球引火取暖。我們沿著崎嶇的山路上行,陡峭的山坡很滑,有好幾次男女小兵們都坐了“滑梯”,幸好沒有掉下深深山崖。盛夏,營區小橋下的那壹灣溪流清澈見底,漫山遍野的栗子樹、柿子樹和核桃樹郁郁蔥蔥。
我雖然年過半百,還不至於有遲暮老人那般傷懷和惆悵,但每當我和“山友”們爬上青島的嶗山山脈,還會不由想起那座比嶗山小得多的麥黃山,壹想起這座不普通的山,我的心緒就有些紛亂,猶如平湖裏投進壹粒石子,回憶的清晰畫面,就會如漣漪般壹波壹波鋪展開來。想當初那天睡在被窩裏,突然鉆出了壹只又黑又大的山蠍子,把我驚出壹頭冷汗。更想起在山溝裏背大石頭蓋營房,磨破了軍裝,不小心砸了手指,弄得鮮血淋淋。
到現在,我仿佛還能聽到壹個東北沈陽的戰友操著特純的東北口音,傾情朗誦著“高山青又青,泉水映藍天……”,仿佛又聽到山東老鄉鼓著腮幫子惟妙惟肖地模仿電影《瓦爾特在薩拉熱窩》中的臺詞:“阿茲拉!布爾迪!”,完後意猶未盡,又念白了電影《列寧在1918》中的壹句:“這裏的小姐都昏過去了!”讓在座的戰友捫壹個個都笑得流出興奮的眼淚來。
我還記得那些可愛的女戰友們,她們有的亭亭玉立,有的小巧玲瓏,有的壹臉稚氣,有的溫柔樸實,有的粉面桃花,有的溫文爾雅,有的矜持秀氣,有的老實木訥,還有的端莊賢惠,……真可謂壹個女兵壹種韻致,亦是壹道靚麗的風景。她們壹身戎裝從高高的土黃色的山道走過,像壹道道鮮亮的彩紅從天際滑過,亦為單調枯燥的軍營平添壹縷情致,將整個軍營裝點得姹紫嫣紅、滿園春色。
忘不了黑大漢戰友揮舞著壹對碗口大的鐵拳指揮歌詠,活像肚子上被他狠狠擂了壹拳,那歌聲不是唱出來的,而是吼出來的,像《紅高粱》裏那群漢子,“好酒、好酒……。”我見過他的餐具,真是大開眼界,那筷子是兩根撈油條的長棍兒,那碗則是中號的面盆。農場勞動吃午飯他壹手舉著穿滿包子兩根長棍兒,壹手托著盛滿稀飯的面盆笑呵呵地招搖過市,引得笑聲四起,妳可知道,那頓他足足吃了十六個豬肉白菜大包子呀,飯後楞是行走自如毫無別恙。
也忘不了呀,數九寒天辦公室門前潑水成冰,工休時壹擁而出,滑冰如飛。壹個戰友“砰”地壹聲脆響,摔掉四顆門牙,另壹個戰友“啪”的壹聲響亮,跌成腦震蕩。從此冰場取締,山溝歸於寂靜。
在那個寂寥的山溝裏,借酒澆愁是壹種不錯的解脫。每至周日殺狗宰雞、鍋子鏟得叮當響,大塊吃肉大碗喝酒,胡吹海耪直至月明星稀,壹個個直喝得搖搖晃晃。到如今,有的戰友去了澳洲,有的戰友去了美國,有的戰友留在濟南,真可謂天南地北,不分國界。我時常想,天若有情就讓我們再聚首,推心置腹,酒逢知己千杯少,壹醉到天明!當然,還有許許多多的忘不了,因為我與每壹個戰友都有說不盡的情意,道不完的故事。我時常在想,如果沒有那座叫作麥黃山的大山,如果沒有那壹群親如兄弟的戰友,沒有戰友們給予我諸多的教益和恩惠,我也就不會逐漸成熟和不斷成長。
如今年過五十,兩鬢已有些斑白,滿面的溝壑顯示滄桑,在海濱城市青島葉落歸根塵埃落定。縱觀當年壹個起點的戰友,壹帆風順者有之,命運多舛者有之,商界大賈者有之,生計拮據者有之,高官厚祿者有之,壹介草民者亦有之,其反差之大可謂天壤之別也。雖然,我現在也“混”得不好,只圖個“自得其樂”,順其自然,隨遇而安罷了。
人貴在知足而常樂,因為人只有知足才會心安理得從容淡定。更況且,現在還有好多戰友尚沒有享盡人世美景就撒手人寰,吾輩與他們比還不個個都是勝過活神仙呀!我相信,戰友的境遇與榮辱會有所差別,唯有“戰友”這壹稱謂能化解那種差距,拉近彼此的距離。既然如此,就讓“戰友”這種美好的情感永存心間吧。
至今,我在心裏仍牢牢記著南山的歲月,記住了那些戰友們為祖國安寧甘願奉獻青春年華的那段難忘的日子。我還相信,無論今後還將要發生什麽樣的故事,只會比已經發生過的故事更為美好、壯麗,更為意味悠遠,歷久彌新。
因為,我們已經從山溝裏那些曾經稚嫩柔弱的小樹,已經逐漸長成人世間的壹棵棵參天大樹,可以為幼小的樹苗或正在成長壯大的青春之林遮蔭納涼,為他們的健康發育擎起壹片晴朗明媚的藍天。
如今,我已經解甲歸田,來到青島經商多年了,但戎馬生涯的那些日子,至今想起來仍然難以忘懷,記憶猶新。
最後的軍禮
我有幸1973年從南山上了大連外院學外語,穿著軍裝上了四年學,畢業後又回到了原部隊,不久部隊大搬遷從荒蕪人煙的山溝溝裏搬回濟南郊區的營房。
作為解放軍學員上了大學學了外語,我就總想著要能到國外工作或者最好能直接和老外打交道,這樣才能有用武之地。但是,部隊好容易培養出大學生,不可能馬上放人的,當時為了獻身國防事業,我只好留在部隊做技術偵察和軍事資料的翻譯整理及研究工作。誰知道,這壹幹就是整整十三年,加上上學前的三年兵齡,這最後壹班崗站的可夠長的,這可謂是最後的軍禮吧,這個軍禮敬的也真不短而且意味深長,心甘情願。
市郊的軍營就在壹個馬鞍形的山下,山上的軍用雷達每天在藍天白雲下全方位地旋轉著捕捉目標,我們不分晝夜地守衛在祖國的哨所,用百倍警惕的目光註視著泉城人民的車水馬龍和萬家燈火,因為我知道,泉城的人民也在用殷切的目光關註著我們。在工作房裏的熒光屏上,我分明看到了藍天裏的壹架架銀色的戰機穿雲過霧,戰機的尾氣拉出美麗的長尾巴,刺向雲霄。我壹邊監視著壹邊遐想,我覺得它們更像壹艘艘戰艦猶如壹把利劍劃破平靜的海面,向著即定的目標流星般飛速前進。因為,我雖然當的是陸軍,但我向往的是當壹名光榮的海軍戰士,威武的戰艦乘風破浪勇往直前,保衛著我們祖國的萬裏海疆。
我們陸軍壹般在內陸城市,平日我們都是長年在機關裏值班堅守崗位,雖然天地顯得狹窄壹些,但我們軍人胸懷天下,心裏裝著全世界呀!是啊,作為壹名保衛祖國的軍人,我們不管是在高山上、深山溝裏,還是在城市裏,不管是生活枯燥乏味,還是每天千篇壹律,我們肩負著保衛祖國的重任,都要履行好壹名革命戰士的職責,奉獻青春保衛國防。馬鞍山在濟南市的北郊,山上有壹片松樹林,壹年又壹年,我們看著這壹大片的松樹林長高成林。夕陽西下時,山間小道上經常可以看到我們身穿綠軍裝散步的身影,落日的余輝斜照在壹排排整齊的營房瓦頂上,熠熠生輝閃閃發亮。
暮色中,我透過辦公樓的玻璃窗,清清楚楚地看到裏面軍人們忙碌的身影在晃動,幾乎每個晚上我和戰友們都要加班加點到深夜,這也成為習慣。深夜,當我走出辦公樓,仰望星空,月明星稀,晚風習習,心想,現在泉城的人民早已進入夢想,我希望他們每天都能睡的香甜,因為,我們當兵的人的責任,不就是為了讓祖國人民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臉上才能蕩漾出欣慰和燦爛的笑容嗎?有時也想,這種日子很清苦,但我時常想起父輩,他們在戰爭年代出生入死,浴血奮戰,多少先烈英勇獻身,不就是為了新中國的誕生嗎?再想想和平年代裏的戰爭,那些可愛的戰士義無返顧走上戰場,不怕犧牲勇敢作戰,不就是為了國家的最高利益嗎?想到這些我釋然了,在部隊再多幹上幾年也不覺得冤枉或毫無價值了。
我的最後壹個軍禮是在我即將轉業的前壹年。俗話說,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我已經在熱愛的軍營裏幹了十九個年頭了,可以說自己的青春年華已經奉獻給了國防事業。當時軍隊整體要縮編,雖然我剛戴上軍銜,但我知道大多數人不可能在軍隊幹壹輩子。1988年我們部隊突然接受了壹個重大緊急的戰備任務,針對敵情的大行動,我們也要響應作出部署,及時、準確掌握對方的整個行動計劃和動向。這時部隊領導決定抽調最精幹的技術尖子到偏僻的深山溝裏完成這項艱苦而光榮的任務,我被選在其中。
當時,我愛人是軍區總醫院的小兒科軍醫,她每天騎自行車帶著幼小的女兒從我的部隊駐地穿行到醫院上班,將女兒放在幼兒園,壹路上不管刮風下雨風雨無阻,有壹次匆忙中還不小心將女兒的腳別在車輪裏,上夜班也是家常便飯,非常辛苦。這個時候。我離開她到上百裏外的深山溝裏要工作上壹個月,這對她來說閃的很厲害。因為我平時上班回家近,下班後都是我做飯,如果我不在家,就意味著愛人帶著孩子跋涉回家後,還要自己開火做飯,家裏的壹切家務事就統統落在她壹個人身上。
但為了部隊的工作,愛人支持我去,我作為壹個在軍營裏摸爬滾打出來的軍人,責任也不允許我有半點憂郁。很快,我和戰友們乘車趕赴工作地點,馬上投入戰鬥。工作崗位真是在壹個人煙罕見的大深山溝裏,冬季的雪花漫天飛舞,雲霧在山頭飄蕩,寒風飄飄落葉,萬籟俱寂,仿佛與世隔絕壹般。為期壹個多月的緊急戰備生活與喧囂繁華的都市生活截然不同,山溝裏取暖設備很差,我們壹個個手凍得通紅發癢,但大家壹聲不吭堅持著。每壹個新信號,每壹個新動向,都逃不過我們雪亮的眼睛和敏感的耳朵,因為我們的心中始終湧著對人民的無限忠誠和熱愛,我們的身上始終洋溢著軍魂和萬千感慨。
後來,經過我和戰友們的艱苦奮戰,我們非常及時準確全面地掌握了敵情動態,並將他們活動的整個“作戰計劃”上報總部和上級機關,受到總部領導的高度贊揚和立功嘉獎。我想,只要平時我們的技術過硬,到戰時我們才能知己知彼,無往而不勝。在這深深的大山溝裏,就是壹條堅固的鋼鐵“萬裏長城”,是看不見的戰線裏的堅不可摧的屏障。整個軍營,就是戰爭中敵人不可逾越的綠色汪洋。這裏的官兵們走了壹茬又壹茬,也不知道在這個深山溝裏有多少戰士灑下了忠誠的血汗,也只有在這裏當過兵的戰士們,才知道這裏留下了他們青春的印記,後人會給他們樹起永遠的豐碑。
啊,走出深山溝,我就要離開軍營了,就要脫下穿了二十年的綠軍裝。如果可以,請讓我鄭重地向著莊嚴的軍旗,再最後敬壹次軍禮!軍人需要有壹個溫馨的家庭,與美麗賢淑多年來默默的支持者我工作的妻子和美麗漂亮懂事的女兒***享天倫之樂。但是,如果世界上戰爭還沒有消亡,我就有義務穿上戎裝保家衛國,哪怕是在沒有硝煙的戰場。我認為,壹個有著牽念與感情的熱血男兒,他心裏裝著祖國和人民,不管是穿著軍裝還是脫下軍裝,都會是壹個有血有肉的錚錚鐵骨硬漢。
是啊,軍人就是今天和平年代中保家衛國的熱血男兒。也許,今天的軍人暫時沒有在戰場上拼殺的可能,但是和平的經濟建設年代仍然能體現出軍人的價值。因而,我理解現代的軍人,我真摯地向最可愛的人敬壹個軍禮:他們在和平年代的犧牲和奉獻,是人世間最偉大的愛情,最感人的親情,最真摯的友情!
哦,歲月如梭,往事悠悠。如今,我從部隊轉業至今已有十九個年頭了,但直到現在,每當我看到鮮紅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看到整齊的儀仗隊英姿勃發地向我們走來,我都會抑制不住地舉出右手,仿佛看到了神聖的軍旗獵獵,於是,總會仰望著在祖國藍天上飄揚的旗幟,敬壹個莊嚴的軍禮,以表達自己曾經是軍人的激動與緬懷。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是的,軍中的綠色是我們永遠不變的追求,咱當兵的人就是壹棵樹,風吹樹葉嘩嘩地響,我們就是那樹上壹串串優美的音符,軍中的綠色旋律是我們用心唱響的人生交響,軍中的熱血男兒用自己的青春書寫著綠色的軍旅生涯,也在精心描繪著自己綠色的夢。
請允許我,慢慢地擡起右手,向著神聖的軍旗和綠色軍營,深情地敬最後壹個軍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