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是怎麽還清六千億外債的
王健林是還清外債的方法是出售資產套現股票。
萬達先前為了擴張投入進去的錢石沈大海,而又因為常年向銀行貸款,負債率累積達到70%,銀行開始催著王健林趕快還錢。面對持續走低的市場,再多的廣場和酒店也救不了這場愈演愈烈的危機之火,王健林也淪為群嘲對象,首富淪為“首負”。
在危機下的王健林沒有在房地產上壹條路走到黑,而是忍痛開始了自己的“斷臂求生”。先是將萬達的13個文旅項目拋售給融創,又將37家萬達百貨賣給蘇寧,又套現股票,才補上了最大的窟窿。
看似在“清倉大甩賣”的萬達也借此機會,開始壹條新的道路,從地產領域撤出,化身運營管理,走輕資產的道路。相比於還在地產中掙紮的融創和富力等地企,萬達算是徹底“上岸”了。
萬達產業結構發生顯著變化
萬達已經不再是地產商了,而是地產服務業公司。嗅覺向來靈敏的房地產大佬們已經找到了新方向,例如在去年,王健林就投資建立健康、醫療、度假等多功能大型健康產業園區,瞄準了老齡化趨勢下的健康市場。借著“輕資產”轉型的春風,王健林又出手多個樓市,將北京五棵松中信、鑫苑商業,包括萬泓中心爛尾樓都統統收入囊中。
同時,萬達的上市計劃也在緩慢推進中。這些跡象在向人們傳達著壹個信號,那就是王健林帶領萬達走出危機不是故事的結束,而是萬達另壹個故事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