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行情 - 家居燈具購買需要註意什麽?什麽好點

家居燈具購買需要註意什麽?什麽好點

看安全認證

2.從6個指標看使用體驗:照度優、防眩光、顯色指數高、無頻閃危害、色溫適中、無藍光危害。

3.從硬核配置看質量

1. 看是否安全——3C認證

很多小夥伴在選購燈具的時候,最關心ta的外觀,最擔心ta的質量。這裏對質量的擔憂,本質上是對產品安全性能的疑惑。所以不管是買什麽,率先確認的是妳入手的東西是否安全,燈亦如此。不能只看顏值,不然真應驗“顏狗最後壹無所有”。

判斷其是否符合安全標準,我們只需壹步,就是看3C認證——中國強制性產品認證。需要註意的是,3C標誌並不是質量標誌,它是壹種最基礎的安全認證,安全並不能直接等同於質量好。

這份認證壹般能在詳情頁上找到,到手後還可以在燈具細節處查找“CCC”小logo。

壹個燈具從制造到流通,背後可能針對各項目進行了多重檢測,包括但不限於Rohs環保認證、CE認證(用於產品出口至歐盟EU和歐洲經濟區EEA國家)節能認證等,這些認證無疑是為產品的安全與質量做背書。

2. 看使用體驗

使用體驗是用戶最直觀的判斷燈具“好不好”的方法。那到底怎麽樣的燈具才能稱得上“好物”呢?

看看6個指標:照度優、防眩光、顯色指數高、無頻閃危害、色溫適中、無藍光危害。

這6個指標除了使用舒適度,還直接關乎視力健康問題。

2.1照度

照度即光照強度,以Lux為單位,指的是單位面積所接受可見光的光通量。也就是說,這個照度用來回答光的亮度,即這燈夠不夠亮的問題。國家規定也對應出臺系列的居住建築的照度標準值:

居住建築照明標準值規定如下:

起居室:壹般區域100lx,書寫閱讀區域300lx

臥室:壹般區域75x,書寫閱讀區域150lx

廚房:壹般區域100x,操作臺150lx

餐廳:150lx

衛生間:100lx

2.2 防眩光

當我們不小心跟太陽對視壹下,會覺得非常刺眼,那就是眩光。對眼睛會造成壹定危害的眩光,主要是不適應性眩光和失能性眩光。

不適應性眩光——由於亮度分布不適當,視線範圍內存在高亮的光源,而引起視覺不適。避開不直視就好,但如果長時間處於不適應眩光的環境中,會引起視覺疲勞、酸痛流淚、視力下降等問題。

失能性眩光——由眩光光源引起的視覺功能下降或者短暫失明。

不同的環境有不同的建築照明標準,日常使用普遍選擇眩光值URG≤19 。

除了看防眩指數,備受家裝設計青睞的筒燈和射燈,需要額外地做防眩處理。

這就涉及到了遮光角。遮光角<30°的燈具會對人眼產生刺眼的眩光,燈具遮光角應約等於45° ,同時還可選用有防眩網設計的。

現在市面上做到深防眩效果的筒燈跟射燈,也就是見光不見燈,遮光角約在60°了。

2.3 顯色指數高

顯色指數是衡量對物體本來顏色的還原能力。太陽光的顯色指數是100,理論上燈具的光線,數值越接近100,顯色性能就越好,看到的顏色失真越少,辨色準確率越高。

壹般顯色指數把光源顯色性粗略分為四類:

差:50以下

壹般:50 ~ 70

良好:70 ~ 80

優秀:80以上

按照以上標準劃分,應用場合對顯色指數要求大致分為:

普通照明區域選擇80Ra以上,需要高度用眼的區域建議選擇90Ra以上,不容易產生視覺疲勞。

2.4 無頻閃危害

頻閃便是由光源的明暗交界線轉變而產生的,壹般分成二種:可視頻閃與不可視頻閃。頻閃對眼睛健康影響尤其大,頻閃會造成流淚、眼睛幹澀疲勞、視力下降,甚至可能會誘發偏頭痛等。

國家對於這個指標有個標準——頻閃波動指數要降低在8%的範圍內才是合規的,而如果肉眼都能看到燈在閃的話,肯定不達標了。

現在網上有很多手動測試方法,源於CCTV2-315晚會裏面,廣東質檢院的工作人員介紹了壹個非常簡單的檢測方法:沒有專業設備的,可以打開手機的相機功能,對準開著的LED燈。如果屏幕很“穩定”,LED燈就是沒有頻閃的。

可是在交流下工作的所有光源都會產生閃爍。閃爍的程度取決於交流電流的頻率、光源產生的光的持續性和觀察條件。所以這方法並不特別靠譜。

幸虧現在的LED燈具和顯示器等設備基本都能做到無可視頻閃,不過關鍵還是看是否有相關檢驗證書。

2.5 色溫適中

色溫越高,光線越白,色溫越低,光線越暖。壹般的休息區域,2700K~4000K比較合適。特別是夜晚不要使用高於4000K的色溫。而稍暖的色溫——5500K左右,能夠讓人感到舒適和愉悅。

不少的小夥伴喜歡更偏愛色溫較高的白光(6000K以上),認為這種色溫會令人集中精神,視物更清晰,有助於提高學習和工作效率。但是高色溫意味著更多的藍光,因而對眼睛的傷害也是更大。

但很多時候壹個場所會兼具多種功能,比如臥室,除了睡覺,還會在裏面學習、看書、娛樂等。不同的功能就需要不同色溫的燈,面對這種情況,建議選購可三色調光的吸頂燈。

2.6 無藍光危害

藍光會使得眼球會長時間處於緊張狀態,引起視疲勞。長時間的視覺疲勞,可能導致人們近視加深、出現復視、閱讀時易串行、註意力無法集中等癥狀,影響人們的學習與工作效率。

還會抑制我們褪黑色素的分泌,這也是為什麽在睡前玩手機會造成睡眠質量不高甚至難以入睡。

不過完全消除藍光,會導致燈光無法真實地反映物體原本的顏色,反而會讓光線變得令人難以接受,所以燈具會被要求做到把藍光控制在合理的範圍內。

按危害風險從低到高排序視網膜藍光危害組別為RG0,RG1,RG2和RG3,目前安全標準規定,LED燈具產品的藍光危害組別不能超過RG1或RG2。為了更好地保護青少年稚嫩的眼睛,GB/T 9473-2017規定,讀寫作業臺燈的視網膜藍光危害組別不能超過RG0。

怎麽選購好的防藍光照明燈?認準——“藍光危害等級 RG0”

3.從硬核配置質量

市場上LED燈具競爭激烈,質量參差不齊。同款同色同亮度的LED燈,價格卻相差2、3倍。

價格差別大,質量差距更大,這種差距主要體現在LED燈的硬件配置上。

3.1 燈珠品質

燈珠價格主要由使用壽命與光效決定。

芯片:芯片品質決定燈珠的亮度與光衰,不同品質的LED芯片關鍵是壽命,而壽命又由光衰決定。光衰小、則壽命長,價格也水漲船高。大品牌的LED燈壽命基本在20000~50000小時及以上,以每天用燈8小時來計算,質量好的能用到6年以上。

壹般來講,美國和日本芯片品質好價格較貴,臺灣次之,中國的LED芯片的價格較為經濟。

光效:同樣功率的燈珠,光效越高,亮度越高。同樣的照明亮度,耗電越小,越節能。同壹批燈具的色溫壹致越好,價格越高。

與之相反的價格低的LED燈,其芯片尺寸較小,電極比較粗糙,所使用的材料(熒光粉及膠水)較差,光衰快、壽命短。

3.2 驅動電源

LED燈的電源質量也影響價格。

電源的壽命影響燈具的整體壽命,燈珠的理論壽命在5-10萬小時,而電源的理論壽命在0.2 ~ 3萬小時。

優秀的電源實際使用中能夠用上3~5年時間,劣質的電源可能得壹年壹換,兩者間的價格可以相差20元~30元不等。

3.3 散熱設計及其材質

LED燈工作的時候會發熱的,倘若熱量不及時導出,會損壞燈具。

壹般安全規定使用範圍是 -20℃~65℃。溫度的高低主要與燈珠和散熱器以及燈珠的功率大小的有關,另外還需判斷燈具散熱設計是否合理。溫度過高容易造成燈珠光衰嚴重,甚至帶來安全隱患。

以LED吸頂燈為例,其散熱主要集中於其燈具的底盤材質與散熱設計。同樣的燈搭配不同材質的底盤,他們的導熱性能各有不同,最終影響的散熱效果也千差萬別。

以散熱效果來講,鋁材、鐵制優先於塑料材質,而基板面積越大,散熱效果會更好。而散熱好,燈具的壽命就長。

除了材質與設計,功率比較大的燈具還需要加裝散熱器。壹般而言,LED功率越大,熱量也就越大,而普通的散熱器都有最大功率限制的,所以買燈的時候不是功率越大越好。

LED燈的價值都藏在了其材質、配置、設計、工藝上,光靠外觀分辨不出來好壞。所以選購LED燈具的過程中,請記住壹分錢壹分貨,壹定要註意低價陷阱,價格過低的燈具可能采用了劣質材料制造而成的,產品品質不壹定靠譜,在使用安全上也沒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