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行情 - 為什麽叫草莓音樂節

為什麽叫草莓音樂節

音樂節官方對此的解釋是 :“草莓”不只是壹種水果兒,更是壹種生活態度,它代表著充分享受音樂與生活,是給大家的壹個屬於春天的節日,也是新的娛樂定義。

壹部獲得奧斯卡紀錄片獎的影片,名叫《伍德斯托克音樂節1969》,看名字大家就知道了,這部影片記錄的是1969年8月15日到18日上午舉辦的伍德斯托克音樂節。

這是壹場堪稱音樂史上最具傳奇色彩的音樂節,也是此後幾十年來無數音樂節頂禮膜拜的對象。

伍德斯托克”是音樂節原定的舉辦地,位於美國紐約州北部。

但當地政府以“擾民”的理由強烈反對,音樂節最後不得不改在了紐約市西北70英裏壹個農場舉行。音樂節組織者預估的觀眾數是5萬人,然而,誰也沒想到的是,現場湧進了40萬人。

遠遠超出預計的觀眾人數,立刻帶來壹個巨大的問題:原來準備的食品和帳篷根本不夠。

緊跟著,又是兩天的大暴雨,把音樂節現場變成了“難民營”。然而,就是這兩個預料之外的“災難”,卻讓這場音樂節展現了人性光輝的壹面。

當地壹家零售店的老板,在音樂節上賣出了大量的啤酒和食品。面對巨大的人流,他卻沒有像“奸商”慣有的那樣趁機漲價。

但另壹方面,他開始時也非常擔心遭到觀眾的搶劫,但事實卻是,在物資短缺和暴雨之中,40萬年輕人秩序井然。

附近的居民聽說音樂節現場的年輕人食物短缺,立刻趕制了壹批三明治送來。

但食物遠遠不夠,當現場至少還需要75萬個三明治的消息傳出去後,食品很快從四面八方空運了過來。

三天的時間裏,***有三十多支搖滾樂隊登臺演出,在惡劣的天氣和環境下,40萬觀眾沈醉在自己的小世界中,在這個存在了72小時的“獨立王國”中,沒有混亂出現。

為什麽會這樣?這就涉及到了音樂節的本質。上世紀60年代中晚期,美國社會矛盾突出,人權、反戰等等各種問題不斷湧現。

年輕人有足夠的見解卻不被重視,他們渴望壹種與世無爭、和平、平等的世界,消除貧富差距、反建制,伍德斯托克音樂節由此應運而生。

伍德斯托克音樂節作為音樂節經典中的經典,它告訴我們,音樂節最核心的元素是:音樂、相同的價值觀、具有相同價值觀的壹群人。

音樂節,已經變成了壹群具有相同特質的人表現自己、尋找同伴的大聚會。

最後,再說回草莓音樂節。為什麽叫“草莓”?因為草莓是春天的水果,它的氣質更為多元,

人們能從它身上感受到春天、浪漫與愛,而這也就是草莓音樂節想要打造的氣質,因此起名叫做草莓音樂節,也就不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