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北之戰,兵力和地利都不占優的衛青,為什麽能大敗匈奴?
漠北之戰勝在戰略的完美,戰術的成功,後勤的保障,將士的用命,
漢武帝元狩四年,漢朝針對匈奴發動了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壹次戰爭,史稱漠北之戰。漠北之戰真正意義上是匈奴引發的,在元狩三年,漢匈之間的戰爭已經出現了傾斜,以往壹直對漢保持絕對戰爭主導權的匈奴已經無法對漢朝進行大規模的掠奪似戰爭了,匈奴單於采用了當時漢朝的降將趙信的策略,仰攻大漢邊境,吸引漢朝大軍深入漠北草原腹地進行包圍殲滅。
漢武帝很睿智的識破了匈奴的戰略意圖,並決定將計就計,元狩四年,漢武帝動員全國力量著手準備對匈以來規模最大的戰爭。
漢武帝征調了全國最為精銳的騎兵隊伍,其中包括以前投降漢朝的匈奴部落將士和將軍等;同時征召全國的私馬十多萬匹用來進行後勤保障運輸;委派了當時漢朝最為善戰的將軍衛青、霍去病、李廣、公孫敖等。
在戰略制定上,漢武帝壹改過去以步兵為主的打法,全部使用騎兵大兵團作戰,而且在針對匈奴漠北地區的地理和匈奴部落兵力分布情況,令衛青和霍去病兵分兩路。衛青部著重正面對峙匈奴的誘敵部隊並完成對匈奴主力的合圍;霍去病的任務是帶領五萬精銳騎兵深入漠北匈奴王廷,直搗匈奴後方。
在戰術執行上,無論是衛青還是霍去病都非常忠實的執行了漢武帝的命令,兩路人馬都取得了很大的勝利,特別是霍去病不但攻占了匈奴的王廷所在,甚至還封禪狼居胥山。漠北之戰是中原王朝第壹次對匈奴戰爭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不但解決了大漢王朝多年來的北邊匈奴的威脅,更是收復了河西走廊,漢朝勢力直通西域各國,建立起了絲綢之路。
漢朝能取得如此大的勝利,主要原因是漢朝是舉國之力與匈奴壹戰,從綜合國力來講匈奴是無法與如此龐大的帝國抵抗的,更重要的是漢武帝制定了完全與以前不同的對匈作戰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