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成功的企業家要具備件
創業成功的企業家要具備4條件
研祥集團董事局主席兼總裁陳誌列
研祥集團董事局主席兼總裁陳誌列創立了中國最大的特種計算機研究、開發、制造、銷售和系統整合於壹體的高科技企業,已經在國際市場上闖出壹片天地,他堅信中華民族是世界上最適合創業的民族之壹。
"和歐洲人生活第壹、工作第二的生活態度相比,華人的精明與吃苦耐勞更適合創業。"陳誌列向創業者們講述自己的創業經歷,同時也要為創業者們樹立創業信心。
自創品牌
1993年,剛過而立之年的陳誌列白手起家,創立了壹個不到10人的小公司。據陳誌列回憶,"當時深以為自己很有技術、很牛,就給公司起了‘研祥’這個名字,意思是‘研究的發祥地’。"
然而,創業並不是光憑熱情和技術就能成功的。為了企業能生存下去,他決定還是要先從代理做起,於是研祥成為了壹家知名臺企的代理商。
直到1998年,他下定決定,必須開始研發、制造pc總線系列工控機產品, 著手於自創品牌。
於是,自認為"技術很牛"的陳誌列及團隊潛心研發,在較好地解決了技術問題後, 像大多數電子產品制造者壹樣,希望自己掌握核心技術,而把壹般性生產任務委托給專業廠家。但是由於工控機行業多品種、小批量的特點,這樣做反而導致交貨不及時,質量、成本不易控制,而且對客戶的個性化需求難以滿足。
在研祥自創品牌的前兩三年也經常出現這樣的場景:當時研祥人員比較少,當壹線的某個業務員傳達了某個客戶的需求時,整個研祥的'二線部門、三線部門,甚至四線部門都可能被調動起來,放棄休息時間,放下手頭工作,全力以赴滿足那個客戶的要求。結果導致了原先的計劃被打亂,滿足了某個客戶的同時卻影響了其他客戶們的承諾。
其實,很多和研祥同時期同類型的企業都因為這些原因而中途退出,但是陳誌列沒有退縮,他堅信:"把難做的事情做好就有錢賺,而且會有較高的利潤率。"
在市場中打拼壹段時間後,研祥總結出了壹條深刻的教訓:我們是要把客戶尊為"上帝",但不要忘記"上帝"也有問題。因為,"上帝"經常只關心自己的利益,不會理睬供給者的苦惱。另外,"上帝"也是由和我們相同的人來代表,在選擇機會越來越多的市場裏,他也會挑花眼,甚至連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麽。還有,"上帝"是市場的構成部分,但市場並不只包含壹個"上帝",任何壹個制造商都不要企圖將市場利潤壹網打盡。
實踐出真理。正是這樣的磨練,使陳誌列很好地處理好研發和市場的關系,從而使研祥產品受到了市場的認可。
成功企業家要具備4條件
"改革開放30年,中國湧現出了這麽多成功的企業家,相信再過幾十年,中國的成功企業家數量將是世界上數壹數二的。"而要成為壹個成功的企業家,起碼要具備四個條件:"首先要有強烈的創業欲望,同時也要熟悉所在的行業,百折不撓的意誌力和‘活到老學到老’的學習精神,也是必不可少的。"
金融危機來勢洶洶,不少因此失業的年輕人開始了創業之路,現在究竟是不是創業的好時機呢?陳誌列笑著說:"只要妳有著強烈的創業欲望,每壹年、每壹天都是創業的好時機,只要妳願意努力,每個時期都能找到合適的創業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