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豆腐是豆腐皮嗎
幹豆腐就是豆腐皮。
幹豆腐(gān dòu
fu)系東北特產,也叫“東北幹豆腐”,亦稱(豆皮兒)是壹種壓成薄片狀的豆腐制品。它既不同於南方出產的豆腐皮、千張兒,也不同於腐竹和豆腐幹(東北幹豆腐比千張更薄,生吃熟吃均可)。
豆腐皮是中國傳統豆制品,是用豆類做的壹種食品。在中國南方和北方地區有多種名菜。豆腐皮性平味甘,有清熱潤肺、止咳消痰、養胃、解毒、止汗等功效。豆腐皮營養豐富,蛋白質、氨基酸含量高,據現代科學測定,還有鐵、鈣、鉬等人體所必需的18種微量元素。
擴展資料
各地對豆腐皮的叫法不甚壹致,有如下兩種:
壹是在豆漿煮沸之後表面形成天然油膜“挑”起來晾幹成的豆腐皮,也叫“油皮”、“腐竹”、“豆腐衣”、“豆筍”,本條目為了辨義將用“油皮”標註;
二是壓制成的豆腐皮(千張、幹豆腐),與豆腐幹近似,但較薄(比油皮則明顯較厚,可以看成超薄的豆腐幹)、稍幹,有時還要加鹽,口味與豆腐有區別,本條目為了辨義將用“千張”標註。
二者雖都叫“豆腐皮”,但形狀、成分、口味、菜肴做法均有較大差別。但舉壹例,上海人吃素雞和素鴨,素雞就是千張卷成,而素鴨則是油皮卷成。
”油皮“和”千張“都是常見的豆制品,但是有意思的是在全國各地他們的名詞往往讓人煩惱,筆者曾經聽過“豆腐皮”,“豆皮”,“腐皮”,“油皮”,“腐竹”,“千張”,“百葉”“豆筍”,“幹豆腐”,可想而見全國應該還有更多的名稱稱呼這兩種讓人喜愛的豆制品。在安徽湖北等地方,“油皮“和”千張“都是常見的豆制品,”油皮”就是當地的豆腐皮。
有趣的是在中國北方壹些”千張“被稱為豆腐皮的地區,當地其實並不吃“油皮”,僅吃“千張”。而在東北,他們吃的“幹豆腐”就是千張。而在南方福建等地,他們吃的”豆腐皮“其實是包括了”油皮“和”腐竹“兩種豆制品。湖南壹般包括“豆筍”(腐竹)、“千漿皮子”(百頁)、“豆油皮子”(油皮)三種。
百度百科-幹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