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美的橋有哪些?急需壹些圖片和介紹。謝謝了!
世紀之交的1999年,英國《橋梁設計與工程》(Bridge Design and
Engineering)雜誌向世界30位著名的橋梁工程師、建築師和學者,其中包括美國的林同琰和鄧文中,德國的施萊希(J.Schlaich),法國的維洛熱(S.Virlogeux),瑞士的曼恩(C.Menn)以及英國的弗思(Ian P.T. Firth)和黑德(Peter.R. Head)等,征集對20世紀最美麗的橋梁的意見。雖然20世紀建成的橋有成千上萬,但最後僅有16座橋被提名,得票最多的前三名依次如下。
瑞士工程師馬拉特(R.Maillart)於1930年設計的薩爾基那山谷橋。這是壹座跨谷的鐮刀型上承式拱橋。建築師們說:“在橋上漫步是壹種真正的精神上的享受。妳和高山、白雲、藍天那麽靠近,它構成了阿爾卑斯山的壹幅美妙的風景畫。”“該橋所有部分都恰到好處,無可挑剔……這是真正的藝術和橋梁結合的精品。”
瑞士工程師安曼(O.Ammann)1937年設計的美國舊金山金門大橋名列第二。對它的評論是:“它造型優美,比例協調,是橋梁工程的壹顆明珠,以致於本世紀的設計師們已無法超越了。”
法國工程師穆勒(J.Muller)1974年設計的布魯東納橋位居第三。盡管世界上有那麽多美麗的斜拉橋,但這座跨度僅320米的單索面混凝土斜拉橋以其簡潔、明快、協調的造型,以及剛柔相濟的風範得到了壹致的贊賞。
以下依次是:
德國克希漢姆跨線橋,施萊希設計(1993年),該橋梁體的流線型外形和彎矩圖相似,給人以力度感。
法國奧利橋,弗雷賽納特(S.Freyssinet)設計(1958年),它那細致和優美的曲線給人以強烈的感受。
土耳其博思波羅斯海峽壹橋,福克斯(F.Fox)設計(1973年),這座由英國人設計的歐亞大橋是壹座令人難忘的建築物。
瑞士聖尼伯格橋,曼恩設計(1997年),這是壹道優美的彩虹,橋梁建築的精品。
法國諾曼底橋,維洛熱設計(1994年),這是壹座和當地景觀完美協調的斜拉橋。
日本多多羅橋,本四橋梁工團設計(1998年),20世紀最大跨度斜拉橋,具有東方神秘的美感。
德國塞弗林橋,洛默爾(G.Lohmer)設計(1959年),最早的獨塔斜拉橋,造型簡潔優美,和科隆大教堂遙相輝映。
值得壹提的還有以下五座橋:
香港汀九橋,施萊希設計(1998年),混合結構的傑作,藝術和技術的統壹。
瑞士甘特爾橋,曼恩設計(1980年),壹件真正的藝術品,壹種創新的體系。
澳大利亞悉尼港灣橋,福克斯設計(1932年),壹座能征服視覺,任何角度都能給人帶來美感的拱橋。
德國費馬恩海峽橋(1963年),優美的提籃式拱和交叉的斜吊桿給人以空間穩定感。
丹麥大海帶橋,COWI公司設計(1997年),雖然不是20世紀最大跨度的懸索橋,但獨特的橋塔和錨碇設計給人以深刻的印象。
以上15座美麗的橋梁中有三座懸索橋:金門大橋、博思波羅斯壹橋、大海帶橋;五座斜拉橋:布魯東納橋、諾曼底橋、多多羅橋、塞弗林橋和汀九橋;三座拱橋:薩爾基那山谷橋、悉尼橋、費馬恩海峽橋;四座梁橋(板拉橋):克希漢姆橋、奧林橋、聖尼伯格橋、甘特爾橋。
從上述橋梁設計者及其國籍可以看出,設計者所在國對橋梁美學的貢獻,以及設計者本人的藝術修養。
香港昂船洲大橋設計競賽
1999年,香港政府為主跨超千米的昂船洲大橋舉行了橋梁設計競賽。我應邀作為評委參加了這壹活動。***有16家國際知名集團(每個集團都有幾家公司聯合)參與了競賽,***提交了27個橋型方案。技術評定委員會和美學評定委員會分別進行打分,有五個方案進入了第二輪競賽。通過更詳細的評比,最後決出了前三名獲獎者。
技術評定委員會通過的前12名方案依次為:(1)A塔斜拉橋,(2)倒丫型塔斜拉橋,(3)“天人合壹”斜拉橋,(4)螺旋形塔頂A塔斜拉橋,(5)圓形獨柱分離雙箱斜拉橋,(6)單索面懸索橋,(7)人字型塔分離箱斜拉橋,(8)開孔塔柱斜拉橋,(9)分叉索斜拉橋,(10)花瓶型塔斜拉橋,(11)無風撐雙柱斜拉橋,(12)斜拉懸索協作體系。
壹些技術上不可行的方案,如帆式,起重機式和怪異的塔型,受力不利的彎角型和斜塔,以及只適合小跨人行橋的體系都遭到了淘汰。
12個方案提交給美學評定委員會進行討論,入圍的五個方案都是斜拉橋。它們是上述的(3)、(4)、(5)、(9)和(11)。
技術評定委員會驚異地發現,原排名第壹和第二的兩個技術上最成熟穩妥的A塔和倒丫型塔被否決了,據說美學評定委員會的建築師們不喜歡已建成橋梁的類似造型。(9)和(11)雖然是結構上有缺點需要改進的方案,但被認為美學上有創意而入圍。
經過第二輪的評審,在五個入圍方案中評出了三個獲獎方案。技術評定委員會的結果依次是:(3)、(5)、(11)(參見封三)。
技術評定委員會壹致認為:對於超千米的斜拉橋,A型塔仍然是受力最合理和有穩定感的方案。然而,最終揭曉的綜合結果是:(5)、(3)、(11)。
獨柱分離流線形雙箱的方案以其新穎的結構造型獲得了美學評定委員會的高分。盡管從技術角度看,它並不是最完美的,而且造價也可能是最貴的。
從以上關於昂船洲大橋設計競賽的評審過程中可以看到,橋梁的美學價值已成為國際橋梁競賽的重要因素,有時甚至會超過技術指標。因為建造橋梁已不僅是為了解決交通問題,更要滿足人們對環境的要求和藝術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