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行情 - 生產的硬件條件

生產的硬件條件

硬件幾多坑

(壹)始於創業夢想:

1. 如果妳有10萬塊大洋眼看著就要貶值了,又春心蕩漾,可以試壹下人生美妙的第壹次創業;

2. 如果妳癡迷於軟硬件結合,並且想鬧點動靜出來,那麽,先與合夥人湊齊100萬大洋後再開幹會比較實際壹點。

3. 有壹個好的創業Idea和計劃後再開始,不能光靠激情,有目標,而後踐行。

4. 如果這個Idea是自己和幾個小夥伴輕易就能實現的,那麽就盡可能的減少聘用人員、設備、房租管理費用等,減少資金浪費。

5. 時機非常重要,如果說妳今天才想到壹個堪比iWatch的偉大創意,那麽先坐山觀虎鬥(獅虎群毆,寸草不生的,小夥伴們遠壹點吧)。

6. 如果已婚女同胞來硬件創業,壹定需要老公支持並參與,還可以再考驗壹次患難與***。當然,單身女屌絲硬件創業更值得尊敬和膜拜。

7. 在辭職創業前,大腦和電腦裏得有點私貨,電子資料芯片指引設計規範供應商目錄聯系方式之類的,註意靠平時自己積累,但公司機密文件絕不要留存以絕後患。

8. 找到目標客戶做個產品的需求和市場調研,別下海裸泳後發現只有自己壹個人玩,自娛自樂還是躲進被子吧。

9. 那麽,離職創業前跟同事和領導打好招呼,吃個感情飯,也許在妳不濟的時候,經常都還是東家兄弟幫妳壹把,或者混得不錯還可以拉東家的人壹起下水。

10. 下海了,卷起袖子吧,張開雙臂,敞開心扉,擁抱每個人,從壹開始就從細節做好每壹件事,好的開始可以少走彎路。

(二)硬件設計:

11. 壹個完整的項目設計計劃書,包括:總需求、(備選替代)方案、輸入輸出等,壹邊做壹邊想壹邊改帶來的是個永無止境的叠代。

12. 原理圖和PCB最好壹個人完成,減少線路錯誤和理解失誤,大型項目需要分工的例外。

13. 芯片資料如果是中文的,也不要偷懶,找個英文版本對比壹下,翻譯人員經常開小車。

14. 所有被動元器件(電阻、容、感、電源芯片等)額定值預留50%以上冗余,這些器件在惡劣情況下誤差大得比較嚇人。

15. 元器件的PCB封裝、圖紙、實物壹壹對比,這部分設計錯誤的比例永遠排第壹,業界壹般在75%以上,意思是大部分項目都要經歷二次改板修改錯誤。

16. 核心的、比較新的元器件選擇時,誠懇地與供應商當面溝通,包括價格、供貨、商務等細節問題,不要做出來發現缺貨會郁悶到蛋疼。

17. 物料清單BOM表要規範嚴謹,多壹個字母少壹個數字,性能規格千差萬別,減少時間金錢浪費,但首次出錯率仍然在50%以上。

18. 跟軟件保持溝通,不要硬壹口氣不服軟,越是高級的硬件,越是需要軟件來驅動。

19. 學會做減法,堅決砍掉完全多余功能,只有精簡的才是高效的、可靠的,不可靠的硬件寧可不用,不然將是惡夢的開始。

(三)硬件少不了結構外觀設計:

20. 確保前面的硬件電路能放到妳想做的最終產品裏面去。

21. 在設計之初考慮好電池容量,選擇供應商能供應的電池尺寸非常關鍵,不要發明創造出新的電池。

22. 如果產品結構、組裝比較復雜,不要偷懶不做3D模型和結構裝配圖,靠2D+立體想象就能設計組合有20個大小零件的牛人真心沒有。

23. MD結構和ID外觀永遠是孿生兄弟,會經常PK,也相互促進,最終都要妥協平衡只為***贏。

24. “設計就是壹切”,喬教主語錄,產品設計(壹般是指外觀設計 ID)可見非常重要!

25. 簡單可靠是設計的第壹要義,太多華而不實的設計如同塗鴉。

26. 壹個懂原材料和加工工藝的設計師,才是真正合格的設計師。

27. 在流行拆機測試的年代,內部結構的美觀也是壹種用戶體驗。

28. 與模具工廠保持足夠溝通,確保妳設計的東西是它能造出來的,即使只做個結構外觀手板。

29. 壹般來說,壹套低調而又奢華的包裝,既體現設計水平,又有用戶至上的精神。用戶大多反感把錢都花在了精美的包裝上,容易留下不好的品牌形象。

(四)硬件和軟件驅動設計:

30. 硬件產品大多都是有壹顆匹配的心臟,單片機夠用就別用ARM,單核夠用就別雙核,夠用就好,除非妳要加入核競賽。

31. 心臟裏面的驅動程序設計,最好在硬件芯片廠商的指導下進行,充分了解硬件的特性是做好軟件驅動的第壹步。

32. 低功耗能源控制,要從最底層驅動考慮,該關閉的端口就關閉,該休眠的時候就立即休眠。

33. 在極低溫、高溫、以及外部電磁幹擾時,壹些部件會工作失常,需要設置程序重啟,或自動復位,並充分考慮糾錯、時間冗余。

34. 把驅動做成標準的上層調用接口,這樣在更換底層硬件和驅動程序時,不必升級上層程序。

第二部分:應用及運營

(五)軟件應用設計:

35. 應用軟件的設計自由度比較高,但有壹個最基本的理論“體驗為王”要遵守。

36. 軟硬件結合項目裏面,應用的設計還需要考慮與硬件的交互、通訊帶來的延時、掉線等異常問題,特別是國內3G網絡情況不佳的環境下。

37. 如果還在做PC應用,有點過了吧,先集中精力做好移動客戶端吧,必要時再做PC端。

38. 很多人糾結iOS還是Andriod,如果是做大眾或屌絲級應用的,建議Andriod先做,如果是高富帥時尚產品,能先做好iOS就已經夠了。

39. 不要占用太多內存,配置永遠跟不上應用的增長速度,運行越來越慢的時候,用戶會認為是妳的產品有問題了,而不是他的手機越來越慢,配置落伍了。

40. 不是響亮的品牌或非必要,新的應用壹定不要壹開始就要求過多權限,用戶會反感裝個新軟件要交出那麽多權限,會有很多人放棄體驗產品的機會。

41. 應用軟件盡可能壹次性的做對、做好,相信App叠代開發那是欺騙自己和別人。軟硬件結合的產品,究竟是軟件不挺,還是硬件不硬,用戶是不知情的,因此退貨的比例很高。

(六)產品生產和驗證:

42. 找合適的加工廠生產樣品,而不是自己在實驗室裏安裝,工廠會幫妳發現問題。

43. 設計師、工程師絕對需要親臨工廠,與工人們壹起完成前期生產。

44. 向工人師傅虛心請教為什麽不行,怎樣才行。千萬別只會指責別人笨,而無視自己的設計存在著各種不合理。

45. 重點關註前期生產中的不良品,逐個分析,別因為99%是良品而高興。也許這1%的不良原因,在下次生產時,就變成100%出現不良。

46. 產品要進行基本的高低溫、震動跌落、靜電試驗,除非只賣本地市場。

47. 疲勞測試,就是讓壹個產品在最大性能下工作1天~10天看看,統計各種死機出錯的概率。

48. 最後是產品試用測試,準備幾十個產品給不同目標人群,在各種不同狀態下使用,驗證產品的適應性和可靠性,還要統計用戶體驗反饋。

(七)企業運作:

49. 盡可能早的註冊公司,便於壹切商務談判。在很多地方可0元註冊,創業屌絲的福音。

50. 找個財務代理公司幫妳完成註冊和賬務稅務問題,除非妳想體驗壹把各種排隊蓋章的樂趣。

51. 盡可能少的註冊公司股東(有限公司最低1個),其余用協議持股,減少後續股東變更的各種繁瑣程序。

52. 盡早取壹個好名字,這是品牌的標簽,方便記憶和傳播,還得通過工商註冊查詢,據說小米就是前後想了幾百個之後才註冊下來的。

53. 既然創業就不要糾結辦公地,喬布斯是在車庫談妥的首筆融資,把那點好鋼都用在刀刃上壹定沒錯。

(八)法務及財務:

54. 請壹個不貴且願意協助的法律顧問,讓股東們重視法律約束而不是酒肉之盟。

55. 與重要合作夥伴的合同協議及其簽署最好由公司法律顧問認可。

56. 如果有創造性的技術,要及時通過專利、著作權等知識產權形式保護起來,也許還能幫妳申請政府補貼。

57. 如果公司業務範圍涉及到專營或壟斷企業利益的時候,做個全面的法律法規問題診斷非常有必要,比如是否需要衛生許可/醫療器械認證/資質認定等,問題要及時規避。

58. 創業前期的財務還是創始人自己做吧,活兒不多,又沒有收入,就是打開電腦從自己賬戶上劃錢出去,記錄個流水。如果公司註冊了,那就讓代理公司協助做個外賬。

59. 創始人壹開始就要有財務概念,學會基本的財務常識,在別人指導下能獨立進行簡單的財務管控。

60. 如果有融資請壹個專業壹點的財務是很有必要的,投資人壹般也會這麽要求。

(九)批量及供應鏈管理:

61. 與供應鏈做朋友,無論他是不是土豪老板,不要想當然的認為自己是客戶,就要當人家大爺,有時候也許妳得叫他們大爺,所以還是做朋友比較公平。

62. 要大批量,就得直接面對各個供應商,不能圖方便好玩兒,淘寶上搜壹堆便宜零件回來,要麽經常會規格不對,要麽再想要的時候卻斷貨了,甚至店鋪關門了。

63. 每個零件的供應商都是個圈子,如果是重要零件,就需要妳打進圈子獲得資源支持,君不見雷教主經常跟高通的高管壹起混麽?

64. 確保妳的市場計劃與供應鏈的計劃匹配,不然妳會經常賣期貨,是鏈條它就容易斷。

65. 如果妳信譽度不錯,妳還可以讓供應商賒賬壹段時間,這樣妳就可以把鈔票留著自己公司周轉,再給供應商,這是賣硬件產品的壹大魅力,很多時候資金周轉不是問題。

66. 當然,遇到高通這樣的江湖霸主,妳可能得提前幾個月把滿當當的錢袋子提到人家府上做個登記,然後月底求人家給施舍點吃的。

67. 做軟件的公司都喜歡輕資產運營,那麽找壹個供應鏈管理企業幫妳打理也不錯,只是要找對人幫妳打理。

第三部分:發展與提升

(十)品牌、營銷、銷售、市場

68. 品牌是壹個公司的形象和價值體現,只要告訴人家妳是誰,要幹什麽,就已經初步建立起妳的品牌雛形了。

69. 品牌的訣竅不在於申請很多商標,而在於搞清楚妳做的是什麽,有什麽價值,為什麽用戶需要妳,與別人有何不同,這是品牌的關鍵——品牌定位。

70. 沒有品牌,就自動會被歸類到無名山寨,用戶不會分辨,也不會花時間去分辨。

71. 營銷就是將品牌通過各種手段兜售出去,讓用戶知道妳,手段無不用其極,註意分寸就好。

72. 有獎轉發和大V轉發已經不靈了,笑點尿點也看厭了,營銷是需要不斷推陳出新變革的,但好的“口碑”就是最好的營銷,似乎幾千年沒變過,最值得繼承發揚。

73. 軟硬件產品,需要同時考慮線上、線下的營銷和銷售差異,並有益結合起來,自家人不要先打起架來,自亂陣腳。

74. 市場研究是個非常關鍵的工作,了解用戶了解市場,然後才有最佳的決策,市場研究貫穿產品的出生、成長、死亡的各個環節。

75. 創始人不壹定要懂市場,但壹定要找到懂市場的人。

(十壹)商業模式淺析:

76. 周教主說的很有道理:“商業模式包含四方面內容:產品模式、用戶模式、推廣模式,最後才是收入模式,要怎麽去賺錢”,軟硬件產品更是要考慮賺錢,因為有硬性成本抹不去。

77. 商業模式壹定要簡單、可行、切合實際,有成功的案例參考最好,而不是那種壹個金點子就能改變世界的奇思妙想,“閱後即焚”這類僅限於App,硬件產品很少見這麽輕易就成功的。

78. 商業模式包含好的運營思路和方法,如果不懂運營,再好的商業模式也都是死亡模式,融資也只會加速死亡,或死得更響亮。

79. 商業模式需要創新的“互聯網思維”,即使最近各種“嚴打”,但道理跟多年前沒變。

80. 要打造自己和團隊都覺得靠譜可行的商業模式,而不是為著討好投資人而訂制的假大空戰略,雖然投資界魚龍混雜,但“人傻錢多”的事總是不會被妳遇到。

81. 商業模式確定之前可以像辦特區那樣先行先試,確定之後還必須根據市場環境的變化而及時調整,確保它是活的,不是死的。

82. 某些預言家喜歡吹噓硬件免費,當然會實現,但也不用擔心,至少在缺乏好硬件產品的當前,用戶會為好的產品付錢,還沒有為軟件服務付費的習慣,所以先舍點成本做個好的產品才是正道。

(十二)瞎扯壹下融資:

83. 如果先有錢,再有創業,這是創業者的夢想。沒有人會拿壹只雞蛋給公雞孵,得把自己打造成為能生蛋的母雞,蛋和小雞就都有了。

84. 融資的過程會是曲折漫長的,也有峰回路轉,要有波瀾不驚的心態,不然容易走入壹個個投資人圈好的鉆石坑裏面出不來。

85. 首先得做足夠的自我評估,足夠自信,然後才能上臺面。

86. 除了要融到資金,投資方的背景和手上的資源是個不容忽視的要素。

87. 融到的錢要用,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只有母雞變火雞,融資才有意義。

88. 如果生存成問題面臨倒閉,就別浪費時間去融資啦,趕緊承認失敗或轉行或上班去吧,投資方可不是壹基金,純商業角度看跟某某會更接近。

(十三)足夠重視團隊及管理:

89. 如果妳是壹個軟硬皆通的極客,那麽恭喜妳,做個獨行俠最好,這樣就沒有溝通煩惱了。

90. 團隊包括跟著妳赤腳下田的兄弟,還應該有壹幫在背後支持妳的小夥伴們,在必要的時候妳還可以去拉他們下水。

91. 如果是初次創業,建議找壹個創業導師,在團隊建設和磨合上可以給妳們經驗,甚至某些時候是團隊內部的和事佬。

92. 創業不要只找同事和熟人,壹個多元化和多層次的架構容易配合協調,減少某些原有的缺陷,有利於長期發展。

93. 按絕大多數的經驗,均分股權結構最容易散夥。沒有絕對的公平,最好的結構是金字塔,相對集中能提高管理效率。

94. 如果都是技術和業務合夥人創業,早期股權最佳方式是按投入金額和必要的資源貢獻大小而分配,不投入資金和資源的,只有技術入股的,盡可能通過期權激勵,特別是軟硬件創業需要的資金還不小的時候,更考驗決心和毅力。

95. 公司應該有各種聲音,多元化思維,但主旋律只有壹個,那就是創始人或大股東,如果沒有這樣的靈魂或領軍人物,那麽純民主決策的做法只能是危機重重。

96. 分配好早期股權,也預留好期權,團隊是需要不斷增長的,給以後留點想象空間。

97. 初期的團隊寧缺毋濫,缺壹個可以找人接替,多壹個人要離開,團隊容易離心離德。

98. 某些技術崗位,找個靠譜的人先兼職再入夥也不錯,在兼職期間還可以相互磨合壹段時間,合適的時候再全職合夥。

99. 如果自認為經驗不夠,最好的方式是參與到別人主導的創業中去,大多數創業經驗都是從合夥創業中學來的,壹下海就成功畢竟是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