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古不外才識學博物能通天地人是什麽意思
論古不外才識學。博物能通天地人。—南京夫子廟明德堂門口懸掛此楹聯,由國民黨元老於右任先生題寫,意思是說:評論古今離不開才情和學識修養,博覽萬物能通曉自然與社會規律。於右任先生曾為南京夫子廟明德堂作過壹聯曰:論古不外才識學,博物能通天地人。於老當時作此聯,是考慮到平仄和韻律關系的緣故,故把識字放置在學字之前。按照筆者的理解,若將才識學三字拆開單獨理解,識的分量和深度應該在學之上的。依個人淺見,才即才能,主要指各種領域的技巧部分,有人會畫畫,有人會書法,有人會寫作,有人會唱歌,有人會跳舞,有人會演講……這都屬於才的範疇。學指的是知識或者學問,它是對應到各種領域的理論支撐,比如有人不但會畫畫還具備深厚的繪畫理論、不但會唱歌還精通樂理、不但會寫作還深諳文學史和文化史……。至於識,就是見識、見解和悟性,它是前兩者的歸納和總結,更是體現壹個人才能和學問的最高思想境界。它是通過長期的才能(技巧)磨練,加上長期的學問(理論)滋養,最終才悟出壹套屬於自己的思想體系(見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