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行情 - 關於OPPO Reno5 Pro+藝術家限定版的8問8答

關於OPPO Reno5 Pro+藝術家限定版的8問8答

OPPO Reno5 Pro+藝術家限定版上市之後,在數碼圈引起了不少的轟動,畢竟這是手機行業首次實現電致變色技術的量產,屬於攻克技術的新鮮事物。

不過,大部分普通消費者對這個產品不太了解,很多網友通過私信的形式向我們提問。對此,我們整理了出現頻次較高的八個問題,以問答的方式全面剖析OPPO Reno5 Pro+藝術家限定版。

Q1:OPPO Reno5 Pro+的藝術家限定版和普通版有什麽不同?

OPPO Reno5 Pro+的藝術家限定版除了外觀工藝,配置和普通版(星河入夢、浮光夜影)完全壹樣。不過,藝術家限定版沒有加價,12GB+256GB的售價也是4499元,和普通版售價壹樣。

查看OPPO的 歷史 ,可以發現OPPO Reno系列的定制版、聯名款都不會加價,當初的OPPO Reno巴薩定制版也是和普通版壹樣的售價,算是給球迷朋友最真誠回饋。OPPO的宗旨,就是讓領先 科技 ,更接近每個用戶。

( 左為浮光夜影,右為藝術家限定版)

具體到工藝方面,星河入夢和浮光夜影這兩個普通版本都采用了Reno Glow星鉆工藝,屬於AG玻璃的壹種,表層材質是金字塔結構的多面錐體,啞光漫反射的表面積更大,反射更加通透,疏水性也更強,相對來說更不易吸附汗漬。

而藝術家限定版采用的是電致變色工藝,其采用第三代柔性電致變色材料,是壹種凝膠態的有機小分子材料,在外加電場的作用下發生電化學氧化還原反應,產生穩定、可逆的顏色變化的現象,在視覺上表現就是顏色和透明度發生了變化。

讓藝術家限定版變色很簡單,敲擊背殼兩次就行了。需要註意的是:兩次敲擊得有壹定間隔時間,不能敲太快,當敲擊之後能感受到微微震動,說明敲擊就成功了,此時機身背殼的顏色會慢慢發生變化。

兩部藝術家限定版可以互相綁定,綁定成功並開啟“咚咚傳情”後,敲擊壹部手機後殼兩次,另壹部手機屏幕會出現心形動畫效果。某種層面來說,我們可以把它當成壹款情(nüè)侶(gǒu)用品,想Ta的時候就敲兩次屏幕,把妳的思念傳達給對方,身處異地的兩個人也能有真正的“心電感應”。

所以,藝術家限定版的存在,並不是單純的炫技,這是壹項有溫度的設計,帶給用戶的是 科技 浪漫,通過“咚咚傳情”,身處異地的戀人們也能找到浪漫的感覺。

( 上為藝術家限定版,下為浮光夜影)

就藝術家限定版的背部圖案而言,有著濃郁的二次元風格,這與普通版年輕 時尚 的風格截然不同。該版本是OPPO和美國藝術家Joshua Vides聯手打造的,所以這也是這部手機被稱為“藝術家限定版”的原因。

OPPO認為,技術不能冷冰冰實現,所以要為電致變色做藝術家聯名,讓技術得以放大和延伸,真正發揮出技術本身的氣質和價值。而Joshua Vides的作品壹直給人壹種將二次元與三次元進行碰撞的感覺,會給人壹種出乎意料的審美體驗,他傳達出的“expect the unexpected”(想所未想)創作理念與電致變色這種色彩依據時間變化給人壹種未曾設想的視覺體驗不謀而合。

( 左為浮光夜影,右為藝術家限定版)

其他方面,攝像頭模組大小、排列完全壹致。

( 上為浮光夜影,下為藝術家限定版)

( 左為浮光夜影,右為藝術家限定版)

槽孔位置完全壹致,揚聲器、USB接口、卡槽都在底部,卡槽都是雙面卡槽,所以不能拓展內存。不過,個人覺得256GB沒有必要拓展內存,筆者之前使用的128GB手機下載了多個大型 遊戲 都沒裝滿,在我看來256GB完全夠用。

( 上為浮光夜影,下為藝術家限定版)

( 上為浮光夜影,下為藝術家限定版)

( 上為藝術家限定版,下為浮光夜影)

屏幕都采用了單挖孔的設計,按鍵位置、天線條位置完全壹致,聲音鍵都采用了分離式設計。

雖然沒有拆機,但通過槽孔、按鍵、攝像頭模組、卡槽的分析,普通版和藝術家限定版的內部排線大致壹致。所以不用擔心藝術家限定版會在某些地方有閹割。

不過,因為背部材質不壹樣,所以勢必會影響到機身的厚度和重量,因此我們用專門的工具進行了測量。

( 浮光夜影)

( 藝術家限定版)

普通版的機身厚度是8.10mm,藝術家限定版的機身厚度是8.44mm。

( 浮光夜影)

( 藝術家限定版)

普通版的機身重量是187.2g(插了壹張SIM卡),藝術家限定版的機身重量是189.9g(插了壹張SIM卡)。

通過測量,我們可以發現使用了工藝更復雜的藝術家限定版並沒有特別明顯的加重、加厚,整體來說還是屬於輕薄手機。

Q2:藝術家限定版的變色原理是什麽?手機中很難應用這項技術嗎?

關於變色原理,在上壹問中筆者已經有簡單的提及,藝術家限定版采用的是電致變色技術,其核心是電致變色材料,這種材料有非常明顯的光學屬性,可以在外加電場的作用下發生電化學氧化還原反應,產生穩定、可逆的顏色變化的現象,在外觀上表現為顏色和透明度的可逆變化。

客觀的說,這並不是很高深的技術,因為它已經被引用到了很多行業,但如果要用到手機領域,讓手機實現變色效果,還有諸多需要攻克的難題,比如:重量、厚度、變色速度,材質安全與否……

目前,電致變色材料已經經過了三代演進。

第壹代電致變色材料為固態,多用於建築領域,因為有著強毒性、重量大、厚度大、變色速度慢、造價高等缺點,無法做到小型化和輕薄化,所以無法應用在輕巧便攜的手機產品上。

第二代電致變色材料為液態,它主要貢獻是解決了上代存在的變色速度慢的現象,但是又存在功耗高、顏色偏暗等新問題,加上容易漏液,可靠性較差,所以存在潛在的安全隱患,手機上也無法使用。

第三代電致變色材料為柔性材質,它解決了第壹和第二代材料的缺點,整體輕薄耐用,它的出現使電致變色技術有了能在手機上使用的可能性。

OPPO Reno5 Pro+藝術家限定版采用的變色材質正是第三代電致變色材料——壹種柔性材質的變色膜片,它是由壹種凝膠態的有機小分子材料構成,厚度只有0.15mm,重量也僅僅是1.5g左右,用戶在握持過程中幾乎感受不到手機在重量和厚度上的改變(上壹環節已經有實測)。同時,變色速度只需要5~8秒,相對於前兩代變色材質,變色速度有明顯提升。

不得不佩服OPPO的戰略眼光,該手機廠商在2017年以後就在電致變色這壹領域進行了布局,先後積累了壹百多項專利技術。很少有廠商會為了產品的外觀,布局三四年。

順帶也總結下OPPO手機的特色,他們的產品壹向重視手機的CMF工藝(CMF即Color Material Finishing的縮寫,也就是顏色、材料、表面處理的概括),無論是Find X上搭載的壹體式升降式結構,還是Reno4和Reno5系列上背蓋的晶鉆工藝,都是引領行業的創新CMF工藝。可以預見,OPPO Reno5 Pro+藝術家限定版采用的電致變色設計未來也會成為行業新風尚。

Q3:OPPO Reno5 Pro+首發的索尼IMX766,究竟有什麽不同?

OPPO Reno5 Pro+全系都是采用索尼IMX766傳感器作為主攝,它有壹個綽號——獵光766,能夠大幅提升手機在暗光環境下的成像素質,拍出質量更為上乘的夜景照片,是新壹代的“暗夜補光者”。

為了讓大家對這顆主攝有深刻的體會,筆者專門設置了壹個場景。在沒有光線純黑的房間裏,將壹部手機屏幕設置為永不熄滅狀態,以亮屏的形式放在沙發上,用OPPO Reno5 Pro+、索尼IMX586為主攝的某部手機、iPhone 12 Pro Max對房間角落進行拍照。

拍攝時,三部手機都有用三腳架固定機身,其中OPPO Reno5 Pro+和采用索尼IMX586為主攝的某部手機都是用夜景模式拍攝,iPhone 12 Pro Max因為設置不同,采用的是自動夜景模式,三部手機拍攝時的對焦點完全相同,下面是具體的樣張對比。

( 采用索尼IMX586為主攝的某部手機)

( iPhone 12 Pro Max)

( OPPO Reno5 Pro+)

先問大家壹個問題:每天晚上睡覺前關了燈玩手機,緊靠屏幕那點光,能不能把房間壹角照得通亮?這顯示是不可能的。而采用索尼IMX586為主攝的某部手機和iPhone 12 Pro Max拍攝的照片,恰恰就是通亮的,所以這不是我們肉眼所見的真實世界,這兩部手機通過算法對畫面進行了提亮。

另外,觀察三部手機中的光源,采用索尼IMX586為主攝的某部手機和iPhone 12 Pro Max拍攝的照片已經嚴重溢光,iPhone 12 Pro Max甚至還有鬼影。對比之下,OPPO Reno5 Pro+拍攝的照片好太多,沒有在算法上過分提亮,高光不溢光,不會形成死黑,照片的寬容度好太多。

為什麽我要用這三個手機做對比?目前,很多安卓旗艦都在采用索尼IMX586作為主攝,iPhone 12系列也是熱門機型,但它們在采用了索尼IMX766的OPPO Reno5 Pro+面前是絕對的配角。

Q4:OPPO Reno5 Pro+拍攝視頻真的很穩嗎?

很多人都聽說OPPO Reno5 Pro+拍攝視頻很穩,所以私信來問我們這是真的嗎?多的不說,上對比吧。

( 左為iPhone 12 Pro Max拍攝,右為OPPO Reno5 Pro+“超級防抖”模式拍攝)

( 左為iPhone 12 Pro Max拍攝,右為OPPO Reno5 Pro+“超級防抖Pro”模式拍攝)

錄制過程中,兩部手機並排且始終保持在同壹平面,因此就算是人為因素的抖動,抖動的幅度都近似相同。可以發現OPPO Reno5 Pro+全程吊打,“超級防抖”模式已經夠穩的了,“超級防抖Pro”更穩,像是用穩定器等外設架著拍攝的。

不過,“超級防抖Pro”模式相對普通的“超級防抖”模式會犧牲壹定的畫質,這個缺點我們也得點明,有舍才有得。

看得出來,新升級的視頻超級防抖3.0算法很有效果,“超級防抖Pro”就是該算法的產物,該技術相對前代加入了場景判斷和運動趨勢判斷算法,能預判用戶拍攝時的運動軌跡、姿態和曝光情況,所以只要不是特別詭異的運鏡,輸出都會比較穩。

Q5:65W充電速度究竟是多快?多少分鐘能充滿?

現在的消費者也學機智了,知道官方海報上“XX瓦快(閃)充”是最大功率,實際充電過程不可能壹直保持在最大功率,所以紛紛問我們這部手機多久能充滿。

通過我們的測試,擁有4500mAh的OPPO Reno5 Pro+ 33分鐘就完成壹個完整的充電周期。就制作的充電曲線來看,沒有特別慢的地方,它3分鐘充10%,10分鐘充41%,30分鐘充97%。

就充電這方面,筆者覺得國產手機比國外品牌良心,不光充電功率更高,還直接送高功率的充電器,不會打著環保的旗號降低用戶的實際體驗。

Q6:手機電池經用嗎?能用多長時間?

手機電池經用嗎?充滿電能用多久?會不會在某個階段電池百分比有懸崖式下跌?此類問題很多,為此,我們讓OPPO Reno5 Pro+在滿電的狀態下,執行了壹個完整的耗電周期。為了計算平均功耗,整個周期壹直執行同壹項目。

在5G網絡下,把屏幕亮度調至最高,音量調至最高後,使用愛奇藝播放沒有加載也沒有下載《海賊王》(高清720p畫質),OPPO Reno5 Pro+堅持了434分鐘耗盡關機。

通過單位功耗公式“單位功耗=(電池容量/續航時間) 3.7V”,可得:

OPPO Reno5 Pro+的單位功耗=(4500mAh/434mini) 3.7V=38.36mW

觀察整個耗電曲線,OPPO Reno5 Pro+沒有特別明顯的懸崖式下跌的情況,大多數時間段,每30分鐘耗電7%~8%。

為了作對比,我們還用電池容量是3687mAh的iPhone 12 Pro Max在相同的條件下執行相同的項目,該機耗時296分鐘耗盡關機,通過耗電曲線,可知該機的電量百分比在20%以下的時候,耗電速度會加快。通過單位功耗公式,可得:

iPhone 12 Pro Max的單位功耗=(3687mAh/296min) 3.7V=46.09mW

也就是說,OPPO Reno5 Pro+的絕對續航時間比iPhone 12 Pro Max長,單位功耗比iPhone 12 Pro Max更低。

總體來說,OPPO Reno5 Pro+藝術家限定版並沒用因為采用了電致變色技術就變得特別費電,兩大耗電大項:5G網絡、屏幕在測試時都在運行,這樣的高負荷狀態都堅持了七個多小時,所以正常使用充滿電堅持壹天不是太大的問題。

Q7:OPPO Reno5 Pro+性能究竟怎麽樣?

很多朋友關心OPPO Reno5 Pro+的性能。其實性能最核心配置就是處理器,簡單來說,OPPO Reno5 Pro+采用的驍龍865是安卓系統的旗艦芯片,性能肯定是第壹梯隊。但若和iPhone 12系列的A14芯片相比,還是有壹定的差距。

考慮到安卓和蘋果是兩個系統,直接對比跑分不太公平,很多地方編程結構都不壹樣。所以我們進行了壓縮與解壓縮的測試,性能好的手機壓縮以及解壓縮放時間都更快。

首先,我們將測試用的文件夾(***計2.62GB,包含245個文件和37個文件夾)導入到兩部手機之中,然後使用第三方APP“ES文件瀏覽器”把該文件壓縮成zip格式的壓縮包,因為都是使用相同的軟件,所以壓縮率相同。壓縮這個過程,主要考察手機的浮點性能。

( OPPO Reno5 Pro+壓縮測試)

( iPhone 12 Pro Max壓縮測試)

OPPO Reno5 Pro+壓縮的時間約為1分43秒,iPhone 12 Pro Max壓縮的時間約為56秒。對比之下,確實有壹定的差距。

接下來,我們把導入手機中的測試文件夾刪除,將上壹環節壓縮的壓縮包解壓。此舉主要考察手機的整數性能。

( OPPO Reno5 Pro+解壓測試)

( iPhone 12 Pro Max解壓測試)

OPPO Reno5 Pro+的解壓時間是15秒,iPhone 12 Pro Max的解壓時間12秒,兩部手機的整數性能也有壹定的差距。

Q8:OPPO Reno5 Pro+ 遊戲 體驗怎麽樣?

就個人體驗來看,現在的 遊戲 發開速度跟不上本上手機芯片的開發速度,存在性能過剩的現象,旗艦芯片基本上都能Hold住主流 遊戲 。

目前,活躍用戶比較多、相對來說比較吃芯片性能的 遊戲 就是像《和平精英》這樣的FPS 遊戲 ,OPPO Reno5 Pro+都能輕松加載,包括近半年開放的、渲染非常高的“超高清”畫質都能流暢運行,建築密集區域的巷戰、多隊混戰都不會有體感上的卡頓和延遲。

( OPPO Reno5 Pro+正面最高溫度)

( iPhone 12 Pro Max正面最高溫度)

( OPPO Reno5 Pro+背面最高溫度)

( iPhone 12 Pro Max正面最高溫度)

遊戲 時的機身溫度不算燙, 遊戲 過程中感受不到明顯的發熱現象。最高規格畫質打 遊戲 壹局( 遊戲 時長二十多分鐘,進了決賽圈),正面最高溫度34.5 ,背面最高溫度39.8 ,比iPhone 12 Pro Max在相同條件下玩 遊戲 壹局後的機身最高溫度還要低壹些, 遊戲 體驗真的很棒。

寫在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