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型包圍圈的反制措施
中國如何突破‘C’型包圍:
1、 首先中國必須鞏固好和上合組織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吉爾吉斯斯坦的關系,最好建立軍事互助盟約,就像美國與日本、韓國、菲律賓建立的軍事條約壹樣,從而保證壹旦戰時中國可以從這些國家獲得各種幫助,保證與美國的持久戰。特別是俄羅斯,俄羅斯是壹個軍事強國,又是壹個資源大國,中國在戰時能夠獲得俄羅斯經濟、軍事上的支援甚至是‘核’保護(俄羅斯可以用核威脅美國,中國的核力量還不足與美國抗衡啊),將十分必要,如果中美發生全面戰爭,可以說還是中華民族生存的有效保障。總之,與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吉爾吉斯斯坦的聯合,可以保證中國在戰時得到有效的支援,又可以威懾美國。
2、 在‘C’型包圍線上尋找突破。本人認為,最有效的突破口應該在巴基斯坦、緬甸、阿富汗這三個方向上,其次可以選擇南海、泰國、臺灣方向上。通過巴基斯坦、緬甸的港口,就可以直接沖到印度洋,繞馬六甲對中國的堵截。通過阿富汗,可以到達伊朗,可以獲得伊朗的石油,也可以通過伊朗到達印度洋。在戰時,中國想穿過馬六甲基本不可能,之所以選擇南海方向是因為可以通過泰國狹長的陸地突破,據資料,南海如果走泰國狹長的陸地僅經過30多公裏的陸路就可以到達印度洋。如果讓臺灣回歸,那麽中國就可以直接進入太平洋,把美國堵截在第壹島鏈外面,決戰太平洋,而不是決戰在中國本土。南海、臺灣的方向主要的功效其實還只是牽制美軍,禦敵於國門之外,盡量不使決戰場所落在中國本土上,這個方向主要是守,戰略是能夠對美軍夠成攻擊的威脅,威脅日本島鏈、菲律賓、第二島鏈,戰時還可以攻擊美軍的補給線。
3、 中國壹定要先下手為強。由於美軍的強大及其對我目前包圍態勢,如果等著美軍先動手,等到全面戰爭爆發後中國再尋求對‘C’包圍線突破,那將晚矣,南海及臺灣的突圍方向將被封死,到那時想禦敵於國門外將不可能。所以必須先下手為強,致力經營南海,拿下臺灣。重中之重就是突破巴基斯坦、緬甸、阿富汗、伊朗這三個方向上,從現在開始必須打好基礎,修好關系,建好交通線、港口等等設施,同時逐步把美國擠出這些地區。
4、 經營好我們的威懾力量,形成長期對美國的有效反擊態勢。核彈要深埋且秘密,潛艇要常年保持在外海、深海巡航形勢,建立戰略空軍常年巡航,有效威懾美軍,使其不敢輕易動手或者動手時有所顧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