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三國演義》中的武器
因刀背如鋸齒,又名“冷艷鋸”,重八十二斤。壹種刀刃部分為半月形,刀上鑄刻有龍的大刀。偃月,半弦月。偃月刀,出現於唐宋時代,用於操練,以示威武雄壯,並非實戰所用。
二,丈八點鋼矛
又明丈八蛇矛,長壹丈八(約4.14米)的長矛,名為蛇矛並不是矛頭象蛇形,而是指其長度似蛇不要以為象金蛇劍那樣)。歷史上張飛所使矛沒有名稱,而東晉的陳安曾用過丈八蛇矛。
矛長丈八尺曰俏,馬上所持,言其俏俏便殺也;又曰激矛,激截也,可以激截敵陣之矛也。(漢劉熙《釋名·釋兵》)
三,涯角槍
趙雲的槍,意思是“海角天涯無對”,出於《三國演義》前身《三國誌平話》。漢時的槍與矛的形制相似,多以長木桿或竹竿為桿,裝上銳槍槍頭,配以槍纓即制成。
四,方天畫戟
因其戟桿上加彩繪裝飾,又稱畫桿方天戟,是頂端作“井”字形的長戟。據《蕩寇誌》記載,呂布的畫戟重四十斤。在《三國誌平話》呂布之戟長壹丈二。歷史上,方天畫戟是壹種儀設之物,並非用於實戰。
五,倚天劍
曹操所有,取宋玉的《大言賦》中“拔長劍兮倚長天”的話命名。《三國誌通俗演義》稱曹操用倚天劍鎮威,青釭劍殺人。
六,青釭
砍鐵如泥,鋒利無比的寶劍。曹操交於夏侯恩佩之,後在長阪坡被趙雲殺其奪之。
七,雙鐵戟
典韋的兵器,重八十斤,於長刀等,後於宛城之戰被胡車兒盜走,致使典韋戰死。
夫事不可自謂己長,余少曉持復,自謂無對;俗名雙戟為坐鐵室,鑲為蔽木戶。後從陳國袁敏學,以單攻復,每為若神,對家不知所出,先日若逢敏於狹路,直決耳!(《典論·自敘》)
八, 諸葛連弩
諸葛亮在蜀時制造,稱為元戎,弩箭用鐵制,長八寸,將十枝箭放在壹個弩槽裏,扣壹次板機,就可由箭孔向外射出壹枝,弩槽中的箭隨即又落下壹枝入箭膛上,再上弦,又可繼續射出。
九,虎筋弦弓
呂布轅門射戟時的弓。因為是用老虎的筋作為弓弦的,所以能輕易的射到壹百五十步的距離。把個紀靈看得兩眼發直,人都傻了。
十,三尖刀
紀靈的兵器,重五十斤,又稱三尖兩刃刀。刀尖分為三支,"山"字形,中支形似劍狀略高,兩翼支稍低,兩面開刃,鋒利無比。刀柄後端有壹三棱形鐵鐏,其用法以紮、絞為主。紀靈曾用它兩度與關羽交戰。其主要打法為支、拿、架、別、削、刺。 (來源:專寫三國的博客 /zhangpeng19910627 )